韩晨平
作品数: 35被引量:25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资助

相关作者

邹广天
作品数:152被引量:5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可拓 可拓学 建筑设计创新 养老设施 建筑策划
顾贤光
作品数:36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 历史街区 街区 大空间公共建筑 意念
姚刚
作品数:44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救生舱 防护密闭门 装配式 教学实验 联合教学
田国华
作品数:243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相变储能 太阳能 相变 相变材料 节能墙板
王新宇
作品数:81被引量:64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分位数回归 过度自信 矿产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 煤炭企业
伸缩三角锥拼接的微建筑
伸缩三角锥拼接的微建筑,包括拼接单元,拼接单元包括四面体框架和表皮,四面体框架由3根底杆和3根侧杆组成,底杆和侧杆的两端各具有一个连接器,表皮覆盖在四面体框架的3个三角形侧面上,表皮的侧边固定在侧杆上,底杆和侧杆均为伸缩...
韩晨平甄梓童巩永康宋晗张振
文献传递
建筑设计创新适合策略的数理推导与相关结论被引量:6
2013年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中空间形象、功能、经济等建筑要素与设计手段的适合关系,并且借鉴经济学一般均衡框架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证明了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即建筑设计创新要素适合状态的存在,并由此提出了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与可能途径.
韩晨平邹广天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建筑要素设计手段
一种拼接式临时路桥
一种拼接式临时路桥,包括桥梁系统、支承系统和引桥系统,桥梁系统包括若干模块化单元体和单元间连接系统,模块化单元体之间通过单元间连接系统连接,模块化单元体包括单元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和能源系统,桥梁系统和引桥系统架设在支...
姚刚段忠诚韩晨平谭文龙肖一鸣杨天浩然邵泽彪彭晗青孙紫涵
文献传递
一种变形移动休闲小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移动休闲小屋,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变形机构和变形座椅,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圆形角为90°的扇形,内壳体套嵌在外壳体内,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圆心处通过固定轴铰接在一起,内壳体的两侧卡在外壳体两侧的轨道内并...
韩晨平耿鸣若马明康甄梓童陈希郭京喻
文献传递
一种套嵌抽拉式快房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嵌抽拉式快房系统,包括由外至内体积依次变小的长方形房屋一、房屋二、房屋三和房屋四,体积最大的房屋一下端四角安装有液压升降底座;房屋一、房屋二、房屋三、房屋四均是通过滑轮和滑槽相互套嵌相连;房屋二、房屋三...
韩晨平陈希朱蕴兰袁碧莹巩永康
文献传递
建筑设计创新的外部有效激励与监管分析
2016年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中,实现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建设投资单位(客户)与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建筑师面对创新风险的态度是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设投资单位一般通过外部的激励和监管两种手段促使设计者能够克服创新风险并保证建筑设计创新的有效实现.利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法对建筑设计创新风险、外部激励与监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究,揭示了有效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和促进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指导性建议.
韩晨平王栋顾贤光田国华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
一种折叠可移动中式亭
本发明涉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叠可移动中式亭。包括亭基和亭主体,所述的亭基包括台阶、桁架、地板和柱础,所述的亭主体包括柱、梁、屋脊、宝顶和屋面;所述的亭基和亭主体通过柱础和柱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
韩晨平巩永康马明康何真卓耿鸣若甄梓童陈希
文献传递
建筑设计创新的适合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建筑设计创新必然面对社会的评判。在这些评判中,"适合"是一个复杂的、重要的评判依据,并影响着建筑设计创新的方向和历程。该文从功能与形式"适合"理论的历史起源开始,描述了在建筑设计创新的历程中,"适合"理论所经常面对的混乱状态,并进一步解析了在这一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以及"适合"理论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所产生的影响。
韩晨平邹广天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设计手段
一种可拆卸的海边临时售卖亭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海边临时售卖亭结构,包括小立方单元体,所述小立方单元体可展开并拼接成具有超大容量的单元,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榫卯技术和搭接技术装配,通过正确的安装步骤,可以将一个独立的小立方单元体展开并拼接成具有...
韩晨平翟羽佳袁宇平
文献传递
跨学科多角度研究中国古亭功能演变史被引量:1
2019年
由商周至清,中国古亭功能不断演变,最终成为最重要的风景园林建筑之一。文章从文字学、史学、文学角度出发,运用跨学科研究法考证和梳理中国古亭功能的演变史,指出中国古亭的原始功能,归纳了中国古亭最主要的四种类型:军事防御亭、政府治安亭、官商旅宿亭、休闲观景亭,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亭主要功能的演变脉络、中国古亭功能演变史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以及中国古亭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风景园林建筑的原因。
韩晨平耿鸣若巩永康
关键词:演变史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