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小京
-

-

- 所属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无锡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薄小萍

- 作品数:70被引量:2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地高辛浓度 心肌梗死
- 陆卫红

- 作品数:14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血清可溶性 预后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
- 陆卫红

- 作品数:19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关炎症因子
- 杨传高

- 作品数:16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血清可溶性 预后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磺达肝癸钠 老年
- 羊镇宇

- 作品数:149被引量:5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B型利钠肽
- 内皮细胞微粒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分析内皮细胞微粒水平(EMPs)与冠心病(CA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的CAD患者共107例为CAD组,同期就诊的非CAD患者107例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EMPs、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分析EMPs与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CAD组患者EM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0.251,P<0.01);(2)中高危CAD亚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低危亚组(t=3.443,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EMPs与Gensini积分为正相关关系(r=0.582,P<0.05);(3)多支病变亚组患者EMPs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t=6.696,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MPs是多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优势比[OR(95%CI)=3.082(2.124~5.06),P<0.05]。结论EMPs与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关系,EMPs是多支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煜龚杰李坚鲍小京冯健张能曹华明
- 关键词:内皮细胞微粒冠心病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狭窄
- 双胎妊娠分娩后肺动脉高压诊断、救治一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27岁.孕2产3,以“胸闷、气喘2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妊娠期间出现气喘,活动后明显,自认为与妊娠(双胞胎)有关,未诊治.1个月前患者剖腹产后觉气喘症状无缓解,并渐加重,穿衣等日常活动即可出现气喘,尿少,无水肿,夜间尚可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发热,无胸痛.
- 张涛杨传高鲍小京薄小萍
- 关键词:双胎妊娠肺动脉高压分娩后阵发性呼吸困难救治剖腹产后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 10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结果实验组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减少,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少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心脏X综合征安全有效。
- 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陆卫红杨传高马兵兵
-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丹红注射液
-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作用。方法 7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成培哚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以血压<140/90 mm Hg为降压达标,检测用药前和降压达标后4、12周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培哚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后4、12周的cfPWV均明显下降[(12.9±2.3)m/s vs.(11.1±2.1)m/s、(9.6±1.7)m/s和(13.3±2.6)m/s vs.(11.4±2.2)m/s、(9.4±1.6)m/s](P<0.01)。结论运用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降压达标,均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
- 薄小萍陈茂华吴小庆李晓燕张常莹陆卫红鲍小京
- 关键词: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动脉弹性
- 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对PCI围术期相关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相关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心脏中心收治的91例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术前血肌钙蛋白1(cTnI)水平均小于0.01ng/mL,根据PCI术后血清cTnI水平将患者分为阳性组(血清cTnI水平≥0.05ng/mL,且经临床诊断为PCI相关性心肌梗死)和阴性组(血清cTnI水平〈0.05ng/mL未发生PCI相关性心肌梗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CI围术期血清sLOX1、cTnI水平,分析血清sLOX-1水平与cTnI的相关性。【结果IPCI相关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2.1%。阳性组PCI术前血清sI。0X-1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150.1±65.9)ng/L vs(66.1±28.7)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组PCI术后血清sLOX-1水平也明显高于阴性组[(154.6±64.3)ng/[。VS(67.0±28.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纽PCI术前血清sLOX-1水平与PCI术后cTnI呈显著正相关(r=0.668,P〈0.05)。【结论】血清sLOX-1水平在-定程度上可预测PCI围术期相关性心肌梗死。
- 杨传高陆卫红张涛鲍小京薄小萍
- 关键词:凝集素类手术期间
- 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的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对于心肌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赵晓溪薄小萍鲍小京马兵兵
-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0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功能KillipⅢ级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rhBNP组(32例)和多巴酚丁胺组(31例),在标准抗缺血治疗和静脉用呋塞米针剂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1.5μg.kg-1静脉推注后,以0.007 5~0.01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和多巴酚丁胺(2.5~10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在用药前及用药72 h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EF)值,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观察患者72 h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用量及血压的变化,并观察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两组血BNP均下降,rhBNP组更加明显(P<0.01);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rhBNP组EF及心功能Killip分级均改善(P<0.01),利尿剂用量减少(P<0.01);两组患者30 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 薄小萍李明秋陈茂华张常莹鲍小京陆卫红吴小庆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多巴酚丁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西洛他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用不同浓度的西洛他唑(0μg/L、0.05μg/L、0.1μg/L、1.0μg/L、10μg/L)溶液处理1小时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μg/L诱导24小时。半定量复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能上调VCAM-1和ICAM-1的表达,西洛他唑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上述作用,随着西洛他唑浓度的增加,ICAM-1mRNA表达水平逐步下降,分别为0.239±0.012、0.205±0.012、0.166±0.010、0.136±0.008,VCAM-1mRNA表达水平也逐步下降,分别为0.114±0.048、0.093±0.051、0.083±0.045、0.068±0.039。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s的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mRNA表达,提示西洛他唑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止血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聚集和黏附实现的。
- 薄小萍陈茂华张常莹鲍小京陆卫红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黏附分子
- 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早期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早期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的价值。方法入选STEAMI组患者65例,对照组30例为稳定性冠心病或非冠心病的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立即抽血测定血清sLOX.1。结果STEAMI组血清sLOX.1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中位数(P25,P75)表示:210.0(130.0,356.0)ng/L与65.5(55.2,85.2)ng/L,Z=6.17、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sLOX-1与STEAMI独立相关(回归系数值为0.036,P〈0.001)。血清sOX.1诊断STE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31—0.959,P〈0.001。以87.5ng/L为截断值,敏感性84.6%,特异性80%。结论sLOX一1在STEAMI时明显升高,具有早期诊断STEAMI的价值。
- 杨传高鲍小京陆卫红薄小萍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LOGISTIC回归分析
- 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91例,术前使用临时起搏电极在右心室底部、游离壁和流出道分别测定心脏起搏阈值,取三者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分为正常起搏阈值组55例(起搏阈值≤1V)和高起搏阈值组36例(起搏阈值>1V),术中测得中心静脉压力(CVP),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均行B型脑钠肽(BNP)和心超检查测定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射血分数(EF值)]。结果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前CVP、BNP、LVEDD和EF分别为(10.13±1.12)mm Hg、(103.42±10.12)pg/m L、(42.56±5.67)mm和(51.21±6.43)%,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13.36±1.45)mm Hg、(121.42±12.24)pg/m L、(45.68±5.89)mm和(48.02±5.89)%,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后BNP、LVEDD和EF分别为(81.36±8.07)pg/m L、(40.12±5.18)mm和(53.87±7.09)%,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98.79±9.81)pg/m L、(44.51±5.32)mm和(50.83±6.15)%,术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有不利影响。
- 陆卫红鲍小京薄小萍杨传高张涛
- 关键词:起搏阈值右心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