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克钧
-

-

- 所属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高传玉

- 作品数:455被引量:1,938H指数:1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 陈岩

- 作品数:100被引量:68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 牛振民

- 作品数:70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 朱中玉

- 作品数:93被引量:7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预后
- 张嘉莹

- 作品数:115被引量:6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白细胞介素6
- 脂蛋白(a)在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再通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04年
- 李牧蔚高传玉黄克钧牛振民朱中玉沈玉祥
- 关键词:脂蛋白A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再通
- 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治疗伴有心室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治疗伴有心室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病情,分别植入右心房、有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心室分支电极导线,以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分别记录治疗前后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试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QRS时限为(187±13)ms,对照组为(188±15)ms;观察组患者的NYHA分级为(3.7±0.5),对照组为(3.7±0.5),2组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QRS时限为(131 ±11)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0±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NYHA分级在治疗后为(2.3±0.5),对照组为(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64 ±6) mm、(34±7)%、(398±147)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 ±8) mm、(25±8)%、(256±13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多点组合再同步心脏起搏的方法治疗伴有心室传导阻滞的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脏射血分数增加.
- 李靖李莉王艳周帅卢志强黄克钧牛方卿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期效果的预测因素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长期临床效果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592例冠心病患者PCI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经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这些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96(3~57)个月。MACE的发生率为7.6%,全因性死亡率为2.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5%。MACE发生的预测因素有PCI方式、近段病变、参考血管的直径及氯吡格雷的应用时间,年龄、有心肌梗死史及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可预测全因性死亡,术后未戒烟及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增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结论:高龄、单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或置入金属裸支架、小血管病变、近段病变和对抗血小板治疗及戒烟的依从性差是预测PCI后不良预后的因素。
- 徐岩徐予朱中玉王宪沛高传玉牛振民黄克钧陈岩刘煜昊李牧尉
-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成形术长期预后
- 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0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以冠脉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与临床表现作对比分析。结果①30例中,冠脉正常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0±7.4岁;...
- 沈玉祥高传玉黄克钧陈岩牛振民李牧蔚朱中玉张静张嘉莹徐予周晗王现青刘晓宇
-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冠脉造影
- 文献传递
- 不稳定性心绞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探讨炎症及冠状动脉狭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0例UA患者(UA组),22例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以及 2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同时对UA及S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积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UA组患者血浆SIL-6R及GMP-140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01),而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S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UA组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UA组患者sIL-6R、GMP-140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 结论:结果显示UA患者体内存在着炎性反应,可能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有关;在判断预后方面,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较之冠状动脉狭窄可能更为重要。
- 张嘉莹张菲斐翟亚萍黄克钧王现青沈玉祥商保军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炎性细胞因子冠状动脉狭窄
-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 高传玉朱中玉杨宏辉梁首勤程兆云牛振民陈岩李牧蔚黄克钧陈保利
- 研究背景随着PCI器械的改进、价格的下降、技术的普及及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的增加,中国PCI量逐年增加。然而,大量的冠心病患者在经PCI治疗后长期效果如何,有那些因素会影响PCI术后的长期预后,国内尚无大规模研究系统探讨这...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
- 高敏C反应蛋白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hs-CRP水平分为A、B、C3组,A组(hs-CRP水平〈lmg/L)纳入患者45例,B组(hs-CRP水平为1~3mg/L)纳入患者41例,C组(hs-CRP水平〉3mg/L)纳入患者40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CIN的发病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7.1%和30%,且血清hs-CRP水平较高的患者CIN发生率也较高,3组总体差异和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论是将术前hs-CRP水平作为连续变量还是作为分类变量纳入回归模型,患者术前hs-CRP水平的显著升高都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发生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在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行PCI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hs-CRP水平与其术后CIN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关系,是CI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 李靖李莉王艳卢志强周帅牛方卿黄克钧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对比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其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20例,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64例,统计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及QRS波间期均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200 ms率及QRS间期>120 ms率也都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发热及心源性休克等症状,QRS间期延长与PR间期延长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
- 卢志强黄克钧王珂孔深柯乔博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影响因素
- 替格瑞洛序贯氯吡格雷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理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方法:入选河南省胸科医院2015-12-2016-12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96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替格瑞洛片90mg/次、2次/d,连续治疗1年;治疗组: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替格瑞洛片90mg/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然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PCI术后9、12个月时主要及次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及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9个月及12个月时,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86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9个月:4.60%∶5.82%;12个月:6.90%∶8.15%,P>0.05),次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9个月:5.75%∶4.65%;12个月:6.90%∶8.15%,P>0.05)。治疗9个月时,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3.80%∶5.81%,P>0.05);治疗12个月时,对照组的总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9%∶6.98%,P<0.05),其中颅内、消化道和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颅内:1.15%∶0.00%;消化道:6.90%∶2.33%;皮肤黏膜:2.30%∶1.16%,P>0.05),眼底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4%∶3.49%,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采用替格瑞洛序贯口服氯吡格雷可减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血管预后。
- 肖童刘媛黄克钧卫曼曼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老年氯吡格雷
- 脂蛋白(a)与血脂指标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比较和评价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脂蛋白 (a)及其联合其他血脂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38例怀疑冠心病患者 (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 4 10例 ,非冠心病 2 2 8例 )的临床资料 ,用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 ,比较各个血脂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 [(5 .0± 1.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3.0± 1.0 ) ]mmol/L、脂蛋白 (a) [(2 6 0± 2 2 6 )mg/L]水平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比值 (5 .2± 2 .0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4 .6± 1.1)mmol/L ,(2 .6± 0 .9)mmol/L ,(192± 174 )mg/L ,4 .5± 1.5 ,P≤ 0 .0 0 1],HDL C水平 [(1.0± 0 .3)mmol/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 [(1.1± 0 .3)mmol/L ,P =0 .0 4 5 ],而两组间其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中 ,血清总胆固醇、LDL C、脂蛋白 (a)及总胆固醇与HDL C比值的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其他血脂指标的异常率在两组无明显差别。脂蛋白 (a)对冠心病的预测值及似然比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联合LDL C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及似然比。在logstic多元回归中 ,冠心病的危险性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 ,脂蛋白 (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不优于其他指标。结论 脂蛋白p(a)
- 黄克钧朱中玉陈岩牛振民高传玉张嘉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脂蛋白类HDL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