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向阳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
相关作者
- 张连斌

- 作品数:47被引量:5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操作孔 外科治疗 肺肿瘤 胸腔镜 外科手术
- 孙玉鹗

- 作品数:177被引量:1,16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食管肿瘤
- 薛志强

- 作品数:61被引量:5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胸部开放伤 操作孔 海水浸泡 心脏移植
- 戴为民

- 作品数:40被引量:24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胸外科手术 肺肿瘤 胸腔镜检查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 刘阳

- 作品数:297被引量:1,31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腔镜 肺癌 鼓室成形术 肺肿瘤 外科治疗
- 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恶性胸腔积液被引量:4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按肺癌TNM国际分期标准,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属于ⅢB期,既往一般采取非手术疗法,但疗效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本研究通过观察胸膜全肺切除的临床应用,来评估治疗ⅢB期肺癌伴胸膜转移和癌性胸水的注意事项和远期效果。方法对1978年12月至2003年2月间采用该术式治疗的55例肺癌伴有胸膜转移、癌性胸水的患者进行总结,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计算术后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本组患者中手术死亡2例。患者术后胸闷、呼吸困难、胸腹壁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恶病质迅速消失,未见胸水复发,但后期绝大部分患者发生远处脏器转移。随访至2003年8月,出院患者中已死亡48例,生存时间5~40月,平均生存期15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仍健在的5例患者术后时间均未超过1年。结论①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②手术中要注意肿瘤切除的彻底性;③术中要重视对切口的保护;④手术打破免疫封闭状态,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⑤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中位生存期;⑥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还不尽如人意。
- 周乃康梁朝阳张竞刘阳初向阳孙玉鹗黄孝迈
- 关键词:胸膜胸水胸膜全肺切除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共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6例.其中右肺上叶切除28例,右肺中叶切除7例,右肺中、下叶切除3例,右肺下叶切除19例,左肺上叶切除12例,左肺下叶切除27例.结果 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中常见问题包括:手术切口及血管出血、胸膜腔广泛粘连、支气管断端漏气.中转开胸4例.手术平均(180±59)min,出血量平均(191±92)ml,2例输血.术后平均胸腔引流(4.6±2.4)天,术后平均住院(8.0±3.2)天.术后病理原发性肺癌8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支气管扩张3例,结核球2例,隔离肺2例,霉菌球1例.结论 熟练掌握术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有助于开展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 戴为民杨博初向阳孙玉鹗王钰琦汪涛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肺切除术
- TUBB3/STMN1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通路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分子标志物在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抗微管类药物靶点TUBB3(tubulin,beta 3 class III)/STMN1(stathmin1)基因表达水平与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BRAF(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PI3K(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为NSCLC预后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46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通过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TUBB3、STMN1基因mRNA表达水平,通过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KRAS、BRAF、PI3K基因突变,对检测结果应用SPSS 19.0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分析基因表达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抗微管靶点TUBB3和STMN1存在很强的共表达性,TUBB3基因高表达时,STMN1趋向于高表达(P=0.006)。EGFR E21突变与TUBB3存在负相关关系:EGFR E21无突变时TUBB3趋向于高表达(P=0.004,6)。KRAS E2突变与STMN1存在正相关关系:KRAS E2突变时STMN1趋向于高表达(P=0.038,6)。结论抗微管耐药相关因子TUBB3和STMN1与EGFR通路的关键因子突变相关,提示了EGFR突变和KRAS突变是调控TUBB3/STMN1表达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化疗药物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素。
- 王波王彬张连斌初向阳余刚
- 关键词:肺肿瘤
- 微创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普胸外科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方法:我科自99年7月至2001年6月施行了124例MT,其中采用后外侧小切口82例,腋下小切口17例,前外侧小切口25例.行肺叶切除46例,全肺切除8例,...
- 周乃康田晓东崔忠厚刘阳梁朝阳张连斌王云喜初向阳柳曦朱伯锁于长海戴为民
- 关键词:微创外科小切口开胸术美容效果外科手术手术切口
- 文献传递
- 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伤后血液高凝状态对肺脏等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5、30分钟、1、3、6小时5个时相点致伤组,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肺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结果兔胸部爆炸伤后5分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0分钟以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3小时后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小时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兔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变,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黏滞性显著增加,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 初向阳侯晓彬张连斌薛志强马克峰
- 关键词:爆炸伤胸部损伤高凝状态微循环
-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总结肺癌全肺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施行全肺切除手术的15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术前夹杂病史、肺功能、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51例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占32.90%,其中心律失常31例,肺部感染13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肺栓塞3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术后胸腔内活动性出血1例。全组围术期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3.23%,其中3例考虑为肺栓塞引起死亡,其余2例为术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肺癌全肺切除是一种高风险术式,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及肺栓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拟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应更加全面准确;术后加强围术期管理,严密监护,做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 张竞王云喜初向阳薛志强刘毅
- 关键词:肺癌全肺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 电视胸腔镜在食管外科的应用
- 目的:随着电视监视器的出现和光导纤维技术的成熟,电视胸腔镜外科对食管疾病的诊治已成为可能.作者通过对1992年10月~2001年9月12例VATS食管手术的分析,总结VATS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12例病人中男性...
- 周乃康崔忠厚郑梦利梁朝阳柳曦刘阳初向阳戴为民丁保国王云喜孙玉鹗
- 关键词:食管疾病手术治疗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疗效评估
- 文献传递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404例早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操作孔组(203例)和开胸组(201例),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清扫淋巴结数及淋巴结转移例数与开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119±50)ml比(166±78)m1],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4.9±2.2)d比(5.5±2.7)d,(10.1±2.6)d比(12.9±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7.4%(15/203)比13.9%(28/2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其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
- 王光宇初向阳李国薛志强张连斌侯晓彬
- 关键词:电视辅助淋巴结清扫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20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5组(A、B、C、D、E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5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时间A组(210±11)min、B组(169 ± 11)min、C组(163±8)min、D组(174 ±8)min、E组(15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5 ±0.6)d、B组(9.5±0.4)d、C组(10.1±0.4)d、D组(10.4±0.4)d、E组(9.6±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是40例.
- 王光宇初向阳李国薛志强张连斌侯晓彬
- 关键词:肺肿瘤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将25例肺癌患者术中获取的淋巴结标本进行石蜡包埋,然后连续切片,6~10张不等,切片厚为5μm。选择第1和倒数第2张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剩余切片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所选抗体为鼠抗人细胞角蛋白19单克隆抗体。结果 195枚淋巴结接受了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9例患者共30枚淋巴结中发现有显性转移,无一例患者的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135枚苏木精伊红染色阴性的淋巴结又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31枚淋巴结病理切片中显现出了癌微转移。16例常规病理PN_0期患者中,5例患者肺门淋巴结出现了微转移;另9例常规病理 PN_1期患者中,4例出现了纵隔淋巴结的微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00,P=0.0193)。结论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能准确地检测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的显性转移灶,而不易发现隐匿性微转移灶。免疫组化染色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可对部分Ⅰ、Ⅱ期患者重新进行 TNM 分期。
- 王云喜初向阳孙玉鹗王湛博李向红张高魁
- 关键词: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微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