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雪梅
-

-

- 所属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欧阳建

- 作品数:409被引量:7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 朱学军

- 作品数:108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CAR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 许景艳

- 作品数:152被引量:2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造血干细胞移植 藤黄酸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 杨永公

- 作品数:123被引量:20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 陈兵

- 作品数:283被引量:3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
- 加味犀角地黄汤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热毒阴虚型重再障的临床研究
- 孙雪梅廖辉李东陈健一代兴斌于慧李璘李峻冯慧环亚红徐祖琼孔祥图倪海雯张文曦朱学军
- 以病案为导入的逆向思维与点面结合的联系思维模式培养中医临床实践能力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医病案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临床典型的病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研究,做出病名诊断、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治疗方案,然后组织讨论,带教老师做适当的指导与引导,并对病案的分析研究过程、讨论情况和方案进行评论的中医临床教学方法,即所谓的“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中医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临床实践规律的总结,其理论融合了古代哲学文化的底蕴,较为抽象,只有通过接触具体的患者和病证的结合(即病案)才会发现问题,才能体会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并指导进一步临床实践。而要有序地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季建敏沈群朱光荣孙雪梅孔祥图
- 关键词:中医病案逆向思维点面结合临床实践能力
- 血液病远程多媒体医疗系统的体系结构被引量:3
- 2002年
- 根据血液病诊断的特点 ,以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核心专家系统 ,并且利用现有的多种通信网络平台及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方便迅速的血液病远程多媒体医疗系统 ,实现诊断过程的自动化。
- 许景艳谢品浩欧阳建范询楠孙雪梅陈兵杨永公张启国韩雪莲
- 关键词:血液病模式识别多媒体数据库动态服务器网页
- 加味犀角地黄汤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热毒阴虚型重再障的临床研究
- 孙雪梅廖辉李东陈健一代兴斌于慧陈晓丽庞洁李峻冯慧环亚红徐祖琼孔祥图倪海雯张文曦朱学军
- 预处理前输血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功能恢复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其中8例于预处理前3个月内有输注血制品史,15例未输。移植过程中常规行aGVHD防治,观察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恢复及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前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1.5d(11-16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2.5d(11-16d);预处理前未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11-17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9-35d);两组的造血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处理前输血组有75%(6/8)的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Ⅲ度1例,超急性(hGVHD)2例;未输血组有60%(9/15)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Ⅱ度3例,Ⅲ度2例,Ⅳ度1例;两组aGVH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aGVHD的患者经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前短期内输血对造血干细胞的植人及造血功能恢复未产生明显影响,但会增加aGVHD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患者应加强aGVHD的防治。
- 刘宴成陈宝安高冲孙雪梅丁家华孙耘玉赵刚王骏宋慧慧鲍文马燕Schmitt ASchmitt M
- 关键词:输血预处理造血恢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AML中N-ras基因点突变及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的研究
- 背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目前认为是由于二次打击所致,而 Ras 基因突变是通过激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受抑,从而导致 AML 发生。研究表明约15%-30 %的 AML 患者有 N-Ras 和 K...
- 杨建刚孙雪梅顾香芳徐祖琼
- 关键词:AMLN-RAS基因点突变信号传导通路
- 文献传递
- PHA对CIK细胞体外扩增影响的研究
- :观察植物血凝素(PHA)对CIK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方法: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CIK细胞时加或不加PHA,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测定细胞的杀伤活性。 结果:PHA...
- 杜娟钱晓萍邹征云孙雪梅刘宝瑞
- 关键词:植物血凝素CIK细胞体外扩增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类胰酶阳性肥大细胞与血管生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激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在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数与微血管密度明显相关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组织中类胰酶阳性肥大细胞数与血管生成水平的关系研究国内外目前鲜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检测。
- 张启国欧阳建吴鸿雁周敏杨永公孙雪梅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肥大细胞脱颗粒白血病患者血管生成阳性胰酶
- 雷公藤红素阻断LP-1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及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细胞周期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考察雷公藤红素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划痕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采用碘化吡啶(PI)染色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LP-1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雷公藤红素作用浓度为2μM时即可引起细胞生长停滞,雷公藤红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的生长曲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雷公藤红素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对划痕损伤的修复能力,雷公藤红素1μM作用24 h即可引起划痕修复停滞,并引起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在作用48 h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活性。雷公藤红素以不同浓度作用24 h后随着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入G1期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骨髓瘤细胞株的生长,并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雷公藤红素可将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周期阻断于G1期,从而抑制其后续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
- 倪海雯孔祥图孙雪梅
-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血管生成
- 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受者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受鼠。BALWc小鼠(H-2^d)为供鼠。建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当天受者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以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行γ射线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实验组存活小鼠在移植后第28天分别接受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未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另有6只不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移植后检测受者异基因嵌合率。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行供受者间以及供受者与第三方小鼠(昆明鼠)间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实验组受鼠SRY基因均为阳性。嵌合率为(30.881±3.962)%。DLI后。接受未致敏DLI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死亡3只(7.5%,3/8)。而接受致敏DLI者无明显GVHD及死亡者。移植后45d。接受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C57BL/6小鼠(P〈0.05)。而接受未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60d。接受DLI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接近正常(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持续低于正常对照(P〈0.05)。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均下降(P〈0.01)。以接受致敏DLI者最明显。而对昆明鼠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维持正常水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致敏供者的淋巴细胞能促进受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并可减少GVHD的发生。
-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孙雪梅毕延智曾冬香高冲赵刚高峰王骏程坚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