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龙承
-

-

- 所属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姜宏伟

- 作品数:60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金刚石膜 PCVD 热阴极 旋转电极 电极
- 彭鸿雁

- 作品数:170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金刚石膜 全固态 势垒层 隧道结 类金刚石膜
- 郑友进

- 作品数:125被引量:164H指数:5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金刚石 高温高压 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 ALN陶瓷
- 黄海亮

- 作品数:48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高温高压 微观形貌 金刚石聚晶 性能研究 金刚石
- 陈玉强

- 作品数:40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金刚石膜 类金刚石膜 金刚石 电子性质 第一性原理
-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和使用这种方法的空气净化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方法是利用多孔导电金刚石膜阳极在电解液中产生的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将空气中溶解或分散于水的甲醛、苯、一氧化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病毒、细菌氧化灭活,达到净化空气的...
- 尹龙承赵立新郑友进姜宏伟黄海亮王丹
- 一种低温液相扩渗提高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
- 一种低温液相扩渗提高钢表面耐腐蚀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钢表面强化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金属表面扩渗方法的温度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钢表面纳米化;二、由无水硼砂、V<Sub>2</Sub>O<Sub>5</S...
- 郝国栋李聪郝春丽尹龙承邵长斌
- 文献传递
- 纳米钒酸铋的制备及表面特性研究
- 2013年
- 采用水热合成法,无需任何添加剂,以NaVO3溶液和Bi(NO3)3·5H2O的硝酸溶液为反应物。在90、120、150、180℃下合成了不同纳米钒酸铋粉末。利用XRD、SEM等手段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纳米BiVO4材料。由SEM照片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BiVO4的形貌不同。
- 朱丽伟郑浩心郑友进朱瑞华姜宏伟尹龙承黄海亮
- 关键词:水热法
- 新时代背景下原子物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原子物理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原子物理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原子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实现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
- 刘艳凤左桂鸿尹龙承
- 关键词:原子物理学
- 基于MATLAB的单色仪定标实验数据处理被引量:4
- 2011年
- 研究MATLAB在普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探讨普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通过计算机执行MATLAB语言设计的程序,由实验数据得到单色仪定标曲线,实现由某一鼓轮读数N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出射光波长λ.该曲线比传统手工作图的人为误差减小,充分体现了MAT-LAB对普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辅助作用.
- 赵立萍张梅恒杨昕卉郑友进左桂鸿尹龙承刘凤举张军
- 关键词:MATLAB普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2012年
- 采用热阴极直流辉光等离子体CVD技术制备了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电极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苯酚降解实验证明所制备的BDD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
- 赵立新胡巍祁文涛王明磊彭鸿雁陈玉强姜宏伟尹龙承黄海亮
- 关键词:BDD电催化苯酚降解
- 热稳定金刚石聚晶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 2011年
-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5.6GPa,1200℃~1480℃),以含硼金刚石微粉为原料,镍基合金为烧结助剂,采用熔渗法成功制备了热稳定金刚石聚晶(Thermally stable PCD)。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热稳定金刚石聚晶的物相成分、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并与普通金刚石聚晶进行了差热(DTA)、热重(TG)的对比分析测试,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给出了相应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强为5.6GPa条件下,温度在1300℃~1450℃区间内,才能实现热稳定PCD的烧结;此时形成的热稳定PCD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相比普通PCD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 黄海亮贾晓鹏马红安王丹刘艳凤尹龙承左桂红
- 关键词:金刚石聚晶熔渗法热稳定性
- 直流热阴极PCVD法掺氮纳米金刚石薄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 2011年
- 采用直流热阴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通过在CH4/H2的混合反应气源中通入不同流量的N2,合成了掺氮纳米金刚石薄膜。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晶粒细化,晶界和缺陷有所增多,膜层由尺寸较大微晶颗粒转向纳米级菜花状结构,并且薄膜表面粗糙度相应变小。同时薄膜中非金刚石组份相对逐渐增多。氮气的引入可以促进金刚石二次形核,抑制金刚石大颗粒生长,对薄膜的生长取向、形貌及结构都产生一定影响。
- 王明磊彭鸿雁尹龙承祁文涛姜宏伟
- 关键词:PCVD掺氮
- 一种用于生长金刚石厚膜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长金刚石厚膜的装置,适用于直流辉光等离子体沉积法制备金刚石膜工艺。它包括金刚石膜生长的基底本体,所述基底本体是由一圆柱形金属内盘(1)和一金属外环(2)构成,金属外环(2)套在金属内盘(1)外,二...
- 尹龙承孙芳刘红玉
- 文献传递
- 直流热阴极PCVD法间歇生长模式间歇周期的研究
- 2011年
- 采用直流热阴极PCVD方法间歇生长模式,在CH4-H2气氛常规制备微米晶金刚石膜的参数条件下,利用人工干预二次形核工艺,研究了间歇周期变化对制备纳米晶金刚石膜的影响。人工干预二次形核是指通过生长温度的周期性改变而诱发二次形核行为,从而实现金刚石膜的纳米晶生长。金刚石膜周期性生长过程分为沉积阶段和干预阶段,沉积阶段主要完成金刚石膜的生长,干预阶段将沉积温度降低到600℃,然后恢复到生长温度,即完成一个生长周期。间歇周期研究主要是考察在不同间歇时间里人工干预诱导二次形核的效果,间歇时间设定为1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生长时间设为20 min,总的沉积时间为6 h。采用拉曼光谱仪、SEM和XRD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直流热阴极PCVD方法间歇生长模式,间歇周期的变化,对二次形核的发生有诱导作用,适当选择间歇周期,有利于二次形核基团的生成。
- 陈玉强姜宏伟彭鸿雁尹龙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