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作品数: 114被引量:1116H指数:18
  •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倬
作品数:110被引量:710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价值观 高校 自我实现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齐治国
作品数:20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聚丁二酸丁二酯 共聚酯 共聚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甘油醚
张再兴
作品数:46被引量:706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 虚拟现实 高校德育
郭宝华
作品数:350被引量:985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研究主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丁二酸丁二酯 聚酯 尼龙1010 共聚酯
徐军
作品数:272被引量:525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研究主题:聚丁二酸丁二酯 共聚酯 聚酯 尼龙1010 共聚物
共同体理论视阈下的自由平等观——基于马克思《大纲》的探求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图景,从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再到未来共同体,与此相对应的是偶然的个人、抽象的个人、具体的个人,个人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也从相互依存到相互对立,到最后个人的再生产获得了全面的规定性乃至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关系的实现,共同体形式在根本上与所有制形式相一致,共同体范畴中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也在个人与群体的辩证演化中获得新的规定性。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构成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基础"自我所有原则"及其对自由平等观的有力批判,并最终破解了自由主义学说中个人与群体相对立,自由与平等不可兼容的理论难题。
张瑜刘礼
关键词:共同体所有制
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虚拟网络所建构的社会交往空间成为高校德育活动的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文明的影响下具有新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吴倬张瑜
关键词:网络德育主体性渗透性
网络空间精神交往:本质内涵、生成动因与价值意蕴
2024年
互联网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空间的建构为人类精神交往实践提供了新的活动场域,促使现实社会的精神交往活动向网络空间延伸,催生出网络空间精神交往这一交往实践新形态。网络空间精神交往是以虚拟实践为基础、以数字关系为连接、以意义共享为主导、以网络意识形态为产物的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生产方式变革、网络媒介技术革新、网络生存实践演进以及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共同促进了网络空间精神交往的生成发展。面对人的精神交往实践的深刻变革,应科学把握网络空间精神交往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蕴,积极开创网络空间精神交往实践新局面。
张瑜蒋婷婷
关键词:价值意蕴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对策的探讨被引量:26
2000年
杨振斌张瑜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对策德育工作网络信息
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被引量:24
2009年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虚拟网络所建构的社会交往空间成为高校德育活动的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文明的影响下具有新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吴倬张瑜
关键词:网络德育主体性渗透性
论高校网络德育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产物,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殊的矛盾关系逐渐凸显出来,知识性与价值性、虚拟性与现实性、开放性与凝聚性、主导性与互动性、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五个重要的关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处理好这五个关系才能不断提高其实效性。
吴倬张瑜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演变被引量:21
2007年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变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也经历着动态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工作模式和实践发展阶段,即"内容阵地建设"阶段、"网络群体建设与引导"阶段和"个性化沟通"阶段,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规律以及工作难点和理论研究重点有所不同。
张瑜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12
2005年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指在高校网络发展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逐渐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高校应在把握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校园网络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提高运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张瑜
关键词: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客体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结构变化研究——基于北京市1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1
2016年
本文基于一项北京市15所高校3000名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当前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基础之上的大学生信息获取与传播的"三明治型"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模式的最底层结构是信息技术网络,中间层是人际关系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交网络,最上层是复杂多样的信息流。
张瑜欧阳沁王光海
关键词:信息获取社交网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被引量:11
2008年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教学方法创新中的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并从多个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其效果进行了具体阐述。
张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