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作品数: 28被引量:68H指数:5
  • 所属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东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高照猛
作品数:21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甲襞微循环 类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张旗
作品数:25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 甲襞微循环
徐建
作品数:14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甲襞微循环 类风湿 骨质疏松 积分
杨西瑞
作品数:13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类风湿 肺泡灌洗液
于春艳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甲襞微循环 骨质疏松 积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
益赛普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研究
伊心浩张旗荆雪杨西瑞张磊于春燕
该课题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科研实验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益赛普治疗前后RA患者MMP-3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对RA治疗效果、作用机制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疗效判断指标。研究选择处于疾病活动期、排除合并有其他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关键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益赛普治疗临床疗效
健康人群与系统性硬化症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及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T)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及甲襞微循环检查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SSc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根据PHT诊断标准将其分为PHT组(35例)和非PHT组(60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抗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Ku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PM-Scl抗体)检测和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Sc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所有人选者总积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非PHT组0.05),毛细血管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以及总积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HT组抗RNP抗体及抗Sc1-70阳性例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PH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抗核抗体谱指标及抗核抗体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c合并PHT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异常,甲襞微循环改变特征明显,因此SSc患者应给予抗核抗体谱检测及甲襞微循环检查,为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做好筛查工作。
于春艳徐建张磊张旗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甲襞微循环系统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
少见消化道部位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其中消化系统受累并不少见,多与血管炎、肌炎等有关,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当出现以消化系统少见部位受累为首发表现时,医师常认识不够,易导致延误诊治.现将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典型病例加以汇报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
张磊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老年女性系统受累首发表现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腕关节骨侵蚀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腕关节骨侵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就诊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甲襞微循环积分数值分为轻度异常组、中度及重度异常组。总观察随访期52周,基线时记录患者有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行甲襞微循环及超声检查,此后按观察随访计划定期复查腕关节超声,发现新发超声下腕关节侵蚀后终止该患者随访并记录时间。结果纳入180例患者骨侵蚀总的危险度为4.11(95%CI:1.299,13.016);以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组为对照,计算中、重度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22[(95%CI:0.934,11.087),P=0.046]和4.98[(95%CI:1.532,11.169),P=0.002];提示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越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腕骨侵蚀相对危险度越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O^R=18.85,(95%CI:1.021,34.029)]、微循环积分[O^R=21.08,(95%CI:1.802,24.364)]及关节超声积分[O^R=26.04,(95%CI:2.663,25.838)]是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骨侵蚀发生相关的因素。结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腕关节骨侵蚀发生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甲襞微循环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技术可有效监测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微循环异常,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张磊高照猛徐建张旗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超声检查骨侵蚀
来氟米特治疗银屑病关节炎1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张旗杨西瑞张磊荆雪
关键词:银屑病来氟米特关节炎疗效观察PA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病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早期RA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酶联免疫法测定其25(OH)D浓度,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RA患者骨密度,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A患者甲襞微循环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1.92)与(4.70±1.54),t=3.174,P=0.018];(2)甲襞微循环积分分别与RA患者DAS28积分、ESR、CRP、抗CCP抗体滴度相关(r=0.515、0.579、0.422、0.473,P均<0.05)同时,甲襞微循环积分在不同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A患者血清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β=0.376,P=0.013);(4)VEGF水平随25(OH)D减低表现出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积分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593,P<0.001);(5)34例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均给予2周的阿法骨化醇补充治疗,血清25(OH)D水平从(14.0±3.4)ng/m L增加到(18.0±4.2)ng/m L,同时甲襞微循环评分由(6.68±2.06)下降到(4.62±1.69)。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P<0.001和t=14.742,P<0.00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襞微循环、年龄和DAS28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32、1.257和1.506;P分别为0.003、0.015、0.047),而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65,95%CI 0.44~0.96,P=0.032)。结论早期RA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维生素D不足的RA患者,补充维生素D或许有助于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张磊高照猛徐建于春艳张旗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襞微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襞微循环与BASDAI积分和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甲襞微循环与毕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积分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AS患者60例(观察组),其中病情活动者38例、病情稳定者22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与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采用TR8000D型微循环检测仪检测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测量毛细血管密度、长度、袢直径及动脉支、静脉支直径,并计算甲襞微循环积分和BASDAI积分;采集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结果观察组甲襞微循环积分、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甲襞毛细血管密度、长度和动脉支、静脉支直径均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袢直径高于对照组(P均<0.01)。AS病情活动者甲襞微循环积分、BASDAI积分、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病情稳定者(P均<0.01);AS病情活动者毛细血管密度、长度和动脉支、静脉支直径均低于病情稳定者(P均<0.05),而二者毛细血管袢直径比较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BASDAI积分、血清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47、0.809,P均<0.01);AS患者甲襞微循环血管形态中毛细血管密度、毛细血管长度、动脉支直径、静脉支直径与血清VEGF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417、-0.664、-0.363、-0.397,P均<0.05),毛细血管袢直径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34,P<0.01)。结论AS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BASDAI积分、血清VEGF水平有关,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的一个有效指标。
杨西瑞张磊张旗于春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甲襞微循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少症与甲襞微循环、血清25-(OH)D_(3)及IL-17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肌少症与甲襞微循环、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及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130例RA女性患者作为RA组,同期选取该院8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NFCS),生物电阻抗测试法(BIA)测定骨骼肌质量,光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_(3)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RA患者各项相关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A组ESR、CRP、NFCS、IL-17高于对照组(P<0.05),25-(OH)D_(3)、SMI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MI与25-(OH)D_(3)呈正相关(r=0.515,P<0.05),与IL-17和NFCS呈负相关(r=-0.468和-0.22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5-(OH)D_(3)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92(95%CI:0.183,0.841)],IL-17[O^R=1.516(95%CI:1.001,2.297)]、NFCS[O^R=3.497(95%CI:1.562,7.892)]、CRP[O^R=1.469(95%CI:0.992,2.175)]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RA伴肌少症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NFCS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与肌少症相关。
张磊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白细胞介素-17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2018年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表现为抽搐发作、精神改变、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等,并伴随特征性神经影像学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常表现为双侧对称的白质水肿,主要位于枕叶和后顶叶。
张磊徐建高照猛于春艳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免疫抑制剂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2~2013年收治于该院的 RA患者46例,口服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w,经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2次/w,经12个月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环氧合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和 IL-10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RA 患者血清中 IL-1、COX-2、TNF-α浓度显著下降,IL-4和IL-10的浓度增高。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与下调IL-1、COX-2、TNF-α的表达量、上调IL-4和IL-10的水平有关。
张磊
关键词:益赛普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