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
作品数: 129被引量:285H指数:8
  • 所属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所在地区:海南省 儋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曾凡云
作品数:89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 枯萎菌 小RNA 基因
谢艺贤
作品数:232被引量:1,03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蕉 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枯萎病 枯萎菌 小RNA
漆艳香
作品数:189被引量:74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蕉 香蕉枯萎病菌 枯萎菌 香蕉枯萎病 小RNA
丁兆建
作品数:40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 枯萎菌 小RNA 功能分析
黄俊生
作品数:339被引量:1,39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枯萎病 香蕉 镰刀菌 淡紫拟青霉
一种香蕉枯萎菌milRN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枯萎菌编码内源milRNA。本发明通过Deep sequencing深度测序获得了香蕉枯萎菌编码的内源milRNA,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利用小RNA在香蕉枯萎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前期工作铺垫。
漆艳香丁兆建彭军张欣谢艺贤曾凡云刘远征孟春亮
文献传递
芒果炭疽病菌多重巢式PCR检测体系建立及田间快速检测被引量:8
2013年
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rDNA-ITS为靶标,建立并完善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结合常规形态学特征分析,对中国华南地区1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达2 fg/μL、重复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同时检测、区分2种病原菌,能够应用于田间炭疽病害的检测工作,也是常规形态学鉴定的补充。利用该技术检测到田间芒果炭疽病存在胶孢、尖孢2种病原菌的复合侵染,该结果为后续开展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张贺彭军喻群芳漆艳香谢艺贤蒲金基
关键词:芒果炭疽病胶孢炭疽菌
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被引量:11
2009年
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了4株绿僵菌对荔枝椿象3~4龄若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绿僵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荔枝椿象若虫致病力的强弱顺序为J813﹥MA4﹥J86C﹥MA3。在接种菌株J813孢子浓度为1×108个/mL的情况下,对荔枝椿象若虫的LT50为7.63 d。J813菌株对荔枝椿象若虫具有很强的二次侵染能力。
梁昌聪黄志彭军黄生精陆红霞黄俊生
关键词:绿僵菌致病力测定
一种香蕉花叶心腐病毒恒温基因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蕉花叶心腐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恒温基因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其试剂包括:由两对引物构成的引物混合液;浓度为8U/μl的Bst DNA聚合酶;8U的反转录酶;RNA提取液...
黄俊生彭军郭建荣郭立佳杨腊英王国芬梁昌聪
文献传递
一种热带植物多糖多酚小RNA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带植物多糖多酚小RNA提取方法,该热带植物多糖多酚小RNA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样热带植物叶片,冻入液氮,‑80℃保存;准备小RNA提取的试剂,CTAB裂解缓冲液、PEG8000沉淀缓冲液、EDC交联...
张欣彭军张贺蒲金基谢艺贤漆艳香
文献传递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中性海藻糖酶NTH1基因敲除和功能分析
2020年
为了研究中性海藻糖酶在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37)致病和耐受不良环境中的作用,笔者构建了中性海藻糖酶编码基因敲除突变体Δnth1,并对敲除突变体的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开展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Δnth1菌落生长缓慢、孢子萌发率下降,对巴西蕉苗致病力明显减弱,但产孢量没有显著差异,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EC50=6.07 mg·L^−1)也无明显变化。由此推断NTH1基因参与调控香蕉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生长,参与细胞壁合成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应答,不参与FOC对渗透压力、高糖和高低温胁迫的应答。
梁峻玮曾凡云漆艳香彭军张欣谢培兰谢艺贤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基因敲除致病力
海南几种重要蔬菜炭疽病病原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致病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炭疽菌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的植物病原菌,该菌可引起多种作物采收前及采收后炭疽病,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冬季瓜菜是海南短平快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在2013年-2015年冬、春季对海南文昌、...
曾凡云裴月令龙海波彭军郭建荣
关键词:蔬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致病相关基因
文献传递
9种杀菌剂对香蕉灰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测定不同化学杀菌剂对香蕉灰纹病菌的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3株香蕉灰纹病菌(Neocordana musae)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氟环唑悬浮剂毒力最强,平均EC_(50)均小于1 mg/L;25%丙环唑乳油、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戊唑醇乳油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次之,平均EC_(50)在1~3 mg/L之间;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24%腈苯唑悬浮剂的毒力一般,平均EC_(50)在9~20 mg/L之间;40%百菌清悬浮剂毒力最弱,平均EC_(50)为46.5724mg/L。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戊唑醇乳油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可有效抑制香蕉灰纹病菌菌丝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张欣扶艳萍谢艺贤彭军曾凡云漆艳香
关键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香蕉黑星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4年
由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多个种引起的香蕉黑星病是香蕉产区常见的叶部和果实病害之一。受害叶片及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斑,可致叶片早衰,果实外观品质变劣,耐贮性及商品价值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基于国内外香蕉黑星病研究报道,概述了香蕉黑星病症状、分布与为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检测技术与防治方法等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香蕉黑星病相关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漆艳香谢艺贤彭军曾凡云张欣
关键词:香蕉黑星病真菌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褐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病原鉴定
2013年10月在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花卉苗圃中栽培的红掌叶片上发现初期为黄褐色水浸状斑点,大小2~3mm,近圆形的病斑。病斑后期呈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为灰白色至浅黄褐色,而中央或者近中央仍有直径2~3mm的黄...
曾凡云龙海波裴月令彭军郭建荣
关键词:红掌褐斑病病原鉴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