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红
作品数: 41被引量:450H指数:14
  • 所属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建峰
作品数:1,315被引量:3,854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超重力 超重力反应器 旋转填充床 超重力旋转床 分散体
郑冲
作品数:68被引量:47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主题:旋转床 旋转填充床 重力场 超重力场 床层
朱万诚
作品数:73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水热 热转化 微球 硼酸盐 染料废水处理
郭奋
作品数:150被引量:1,211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米氢氧化铝 有序介孔氧化铝 表面改性 旋转床 氢氧化铝
李亚玲
作品数:71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印刷学院
研究主题:导电油墨 油墨 银 柠檬酸 钴盐
超重力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72
1999年
超重力技术是一种过程强化的新技术,在材料、化工、冶金、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玉红郭锴陈建峰郑冲
关键词:超重力技术超重机脱硫纳米级碳酸钙
纳米CaCO_3合成及原位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中合成了纳米CaCO3悬浮液,利用pH计跟踪Ca(OH)2碳化反应过程, 研究了碳化反应过程原理。结果表明:旋转填充床能极大地强化相间传质与微观混合,提高体系中CaCO3的过饱和度,增大其成核及生长速率。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对纳米CaCO3进行原位改性; 利用TEM照片研究了原位改性过程中纳米CaCO3的成核生长机理,并考察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刘春光朱开明王玉红陈建峰饶国英Harm Wiese
关键词:纳米CACO3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硫化锌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描述了以硝酸锌和硫化氢气体为原料,利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纳米硫化锌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纳米硫化锌比现有技术制备硫化锌成本更低,粒径均匀,粒度分布窄,晶型更完整...
陈建峰王玉红李亚玲吉米·云
文献传递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硫化锌被引量:14
2003年
以硝酸锌和硫化氢为原料,在超重力旋转床(RPB,Rotating Packed Bed)中首次制备了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较好的闪锌矿纳米硫化锌粒子,平均粒径为30nm,转化率97.5%;研究了陈化时间对粒子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采用TEM、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XRD等手段对产品的形貌、紫外吸收性能及晶相进行了表征.
李亚玲王玉红陈建峰甄崇礼
关键词:超重力旋转床纳米硫化锌
纳米体材料超重力法工业制备新技术
陈建峰王玉红郭奋郭锴郑冲
纳米粉体工业化制备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的热点之一。研究小组基于分子混合反应理论,在国际上率先原创性地提出了超重力反应沉淀法(简称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粉体的新方法,利用旋转产生的比地球重力加速度高得多的超重力环境,在分子...
关键词:
关键词:超细粉生产线碳酸钙纳米粉
超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超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由在旋转床超重力条件下的碳分分解和水热处理两道工序组成,本发明的碳分分解反应在旋转床的多孔填料层中进行,极大地强化了反应的传质及微观混合过程,随后的水热处理过程使得到的氢氧化铝凝胶进一...
陈建峰郭奋王玉红王星明
文献传递
改性纳米CaCO_3悬浮液流变行为及填充聚酯氨基清漆性能研究被引量:25
2000年
改性纳米CaCO3稀悬浮液基本表现为牛顿流体行为,浓悬浮液表观粘度曲线存在低剪切速率剪切稀化幂律特征区和高剪切速率牛顿区两个区域,并具有明显触变性。改性CaCO3填充聚酯氨基清漆,在柔韧性、硬度、流平性及光泽等方面均优于未改性纳米CaCO3填充清漆。
贾志谦杜振霞陈建峰饶国瑛王玉红
关键词:悬浮液流变性质纳米碳酸钙
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中合成纳米CaCO_3过程特性研究被引量:32
1997年
利用pH计及电导率仪跟踪Ca(OH)2在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中的碳化过程,并探讨了G/L、N、T、Ca(OH)2初始浓度等操作参数对碳化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a(OH)2与CO2碳化反应生成CaCO3过程中,反应前期,过程速率受CO2吸收传质控制,反应后期受Ca(OH)2的溶解控制,且吸收传质控制为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G/L、N、T、Ca(OH)2初始浓度等操作参数均影响碳化反应时间、产品粒径及粒径分布;利用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制备出平均体积当量直径为15~40nm。
王玉红陈建峰贾志谦郑冲
关键词:旋转填充床反应器粒径分布纳米级
纳米碳酸钙湿法表面改性的研究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78
2002年
研究了脂肪酸盐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湿法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改性时间(30~40min)、改性温度(40~50℃)和改性剂用量(3%~5%)。同时,采用红外光谱、TEM对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征,红外谱图表明脂肪酸盐通过离子键形式吸附在碳酸钙表面;TEM表明改性前后碳酸钙粒子尺寸基本没有变化。最后,简要分析了其改性机理,认为二阶段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吸附历程。
章正熙华幼卿陈建峰王玉红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湿法工艺
油田注水脱氧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旋转床进行油田注水脱氧的方法。本方法将油田现场不含氧的气体(天然气)通入旋转床的进气口,含氧水引入旋转床的液体进口,气液两相在床层进行传质后,气体从排气口排出送回原管路,脱氧水送入储罐备用或直接注入地下。...
冯元鼎艾大刚郑冲杨村王玉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