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翼奋
-

-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 梁再群

-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玉米 枯萎菌 灭菌 植宝素 增产效果
- 黄洪

-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茎腐病 南繁玉米 枯萎菌 灭菌技术
- 卢公器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进口小麦 灭菌 植物检疫 植物病害防治
- 谢北春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进口小麦 灭菌 植物检疫 植物病害防治
- 陈东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进口小麦 灭菌 植物检疫 植物病害防治
- 环氧乙烷熏蒸玉米枯萎病菌应用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环氧乙烷熏蒸带有植物检疫病原的进口玉米,已获得满意的杀菌效果。熏蒸期间粮温在15—25℃,密闭熏蒸3—5天,熏蒸玉米枯萎病细菌的有效杀菌剂量为50—75g/m^3。同时还表明对该菌有一定的持续杀菌效应。环氧乙烷熏蒸,玉米仓内气体分布情况测定明确了仓内气体浓度的持续时间和投药部位的选择。一般熏蒸以3—5天为宜;在投药点的选择上要考虑贮粮温度的高低。用50—75g/m^3的剂量熏蒸玉米,对种子的发芽有影响,与对照比较,降低发芽率4.5—79%,因此只能作口非种植玉米的处理,而不宜用以熏蒸作种的引种繁殖材料。
- 梁再群郭翼奋朱宝琨卢公器谢北春
- 关键词:玉米
- 引种材料玉米枯萎菌持续恒温灭菌技术被引量:1
- 1990年
-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rwinia stewartii(E.F.Sm.)Dye是一种重要的种传病害,为确保我国玉米稳产高产,对进口玉米种子实施检疫,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防止此病害传入我国的重要环节。玉米枯萎病菌种子消毒处理,国外曾研究干热灭菌法(60—70℃处理1小时)(Rand,F.V.et al,1921)也有人用温浸法(60℃温浸15分钟)。我国70年代曾采用干热灭菌法处理进口商品玉米,但效果不理想。
- 郭翼奋梁再群黄洪
- 关键词:玉米枯萎菌种子灭菌
- 黄瓜喷施植宝素的增产效果
- 1990年
- 各地试验表明,植宝素喷施多种作物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黄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为人们所喜食。采用植宝素喷施黄瓜提高黄瓜产量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植宝素(广东省佛山市化工产品技术开发公司产品);细胞分裂素(浙江省嘉善县微生物厂产品)。二、试验作物黄瓜品种新4号。
- 梁再群郭翼奋
- 关键词:黄瓜植宝素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 利用工程重组草生欧文氏菌CSH1065防治作物真菌病害herbicolin质粒基因组接合转移及抗真菌活性测定
- 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CSH1065是比利时PGS公司从苣菊(Chicory)种子上分离到的一个菌株,它能分泌一种抗真菌物质herbicolin,PGS公司利用Tn5诱导突变、DNA分子杂交克隆...
- 郭翼奋梁再群黄洪武东繁赵扬
- 关键词:欧文氏菌真菌病害玉米小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抗真菌活性
- 文献传递
- 植宝素对作物的增产效果被引量:1
- 1989年
- 植宝素是新研制的一种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经全国10个省(区)农科单位3年的田间试验。
- 梁再群郭翼奋王兆良
- 关键词:农作物植宝素增产效果
- 进口小麦矮腥黑粉菌的鉴定和灭菌新技术
- 梁再群郭翼奋朱宝琨卢公器初孟林谢北春朱颖初陈东
- 小麦矮黑穗病是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以往口岸对该病的鉴定多沿用国外方法。但小麦矮腥和网腥孢子形态相似,不易明确区分,在口岸难以做到准确鉴定,成为国内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小麦腥黑粉菌冬孢子形态测量观察...
- 关键词:
- 关键词:植物病害防治植物检疫
- 南繁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被引量:7
- 1994年
- 海南省南繁基地玉米茎腐病发生普遍,损失率达20.8%—42.7%,造成减产的原因是千粒重下降,籽粒出产率降低。该病害流行与玉米生育期、品种抗病性、降雨量和施肥水平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
- 郭翼奋梁再群黄洪卢锦钊冯克珊陈崇森
-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
- 抗菌剂温浸引种材料玉米枯萎菌消毒技术研究
- 1991年
- 试验证明,抗菌剂变温浸种灭菌法是铲除潜伏在种子内部病原细菌的一种有效技术。采用新植霉素300ppm或武夷菌素120ppm、农抗“120”1:20,药温47℃,浸种1.5小时,均可获得彻底灭菌效果。并且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发芽率比对照增加2.0~7.4%。常温抗菌剂浸种,浓度与变温浸种相同,而浸种时间需延长至18小时。其结果无论哪种抗菌剂处理均有病原细菌存活8.4×10~25×10~2CFU/ml。同时种子发芽率也有所下降。因此,常温浸种不能用于引种玉米的消毒处理。
- 郭翼奋梁再群黄洪
- 关键词: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抗菌剂浸种
- 环氧乙烷熏蒸小麦矮腥黑粉菌应用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 1989年
- 应用环氧乙烷熏蒸进口小麦矮腥黑粉菌取代干热灭菌法获得成功,为进口小麦灭菌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试验表明环氧乙烷熏蒸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有效剂量为175—200克/米~3,熏蒸期间粮温15—25℃,密闭熏蒸3—5天。同时还对矮腥黑粉菌有一定的持续效果。每立方米用150—200克的环氧乙烷熏蒸小麦,对种子的生活力有影响,不宜用于少量引种繁殖材料的熏蒸,只能作进口小麦灭菌处理。
- 梁再群郭翼奋朱宝琨卢公器
- 关键词:小麦环氧乙烷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