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立波
-

-

- 所属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俊

- 作品数:59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程甲本 《红楼梦》 程本 庚辰本 中学生
- 谭君华

-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红楼梦》 评点 评点研究 校改 文字
- 杨健

- 作品数:24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古籍 古籍修复 北师大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
- 耿晓辉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后四十回 建安七子 集释 列子 注本
- 张锐

-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程甲本 后四十回 王希廉 程本 回中
-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雪芹残稿和程高补笔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后四十回中珍珠与袭人、鹦哥与紫鹃、大姐与巧姐,以及贾珍协理荣国府、鲍二与荣宁二府的关系等疑团,认为后四十回中应有曹雪芹残稿。而吴贵夫妇、柳五儿复活和一些回忆性文字等迹象表明,后四十回中存在疑似程高补笔的成分。带有曹雪芹残稿特征的文字主要集中在第八十四回至第一百十二回;而不符合前八十回伏线的情节多集中在全书后几回,因其缺失或不全,为程高所补的可能性较大。程伟元和高鹗虽非续书人,但作为一百廿回《红楼梦》的整理和刊行者,也可能修补某些章回。
- 曹立波曹明
- 关键词:红楼梦后四十回程伟元
- 《红楼梦》佳人形象的文学基因探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创新中亦不乏继承,这一点在林黛玉、薛宝钗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因而,无论是汉唐以降诗文中淑女的形貌,还是元明清戏剧中多情旦角的至情,抑或是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才女的文采,红楼佳人身上都带有显性的前代文学的基因特征。在形貌上,古代四大美女中杨贵妃、西施的意态给钗黛形象的塑造以启示;在情韵上,《西厢记》和《牡丹亭》等戏曲中的佳人与佳句为《红楼梦》增添了抒情效果;在文才上,红楼佳人形象对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女内涵有所沿革,吸纳了佳人的诗文才气,摒弃了借美人所寓托的男权理想,凸现了女儿的独立审美价值。红楼女子身上的貌、情、才,兼容了历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美的基因特征,林黛玉和薛宝钗,已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升华为红楼佳人的文学意象。
- 曹立波
- 关键词:红楼梦佳人形象
- 《红楼梦》律诗出韵现象与小说的补遗订讹——兼谈三个版本组的演变关系被引量:5
- 2020年
- 现知的《红楼梦》抄本和早期刊本存在大量异文,展现出成书过程的复杂性。本文据题名的不同,将15个有关版本分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石头记》《红楼梦》三个版本组。通过小说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的灯谜诗、第四十九回香菱的咏月诗,对十几个版本中分别呈现的出韵、改韵,以及署名等复杂异文细致梳理,归纳分析出相应的版本关系。进而推知,《更香》和《竹夫人》等灯谜恐非曹雪芹手笔;与贾雨村《咏月》首句可押邻韵相比,香菱《咏月》末句"圆"字,明显出韵。其原因不排除"团圆"一词习惯性表达的疏忽,但也可视为作者为香菱学诗情节而特意设置。出韵现象成为考察成书过程的可寻路径。前人有《石头记》和《红楼梦》两个系统的提法,现就出韵现象而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系统亦独具特色,《红楼梦》三个版本组之间的承传关联,透过每两组中某些版本的藕断丝连迹象凸显出来。
- 曹立波
- 关键词:《红楼梦》律诗出韵
- 北师大图书馆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考辨被引量:2
- 2012年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题名为《红楼梦》的手抄本,钤有近代学者孙人和的藏书章,是目前仅知的带有24幅手绘彩色绣像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虽有程伟元和高鹗的序言,但与程甲本、程乙本有别。从序言题目、绣像题名、行款格式等特征,以及同正文的比对来看,此本与乾嘉之际的东观阁白文本相同,与嘉庆十六年的东观阁评点本差异较大。应是乾嘉之际,东观阁书坊照程甲本翻刻其白文本之前,在一部程甲本(手书题名"东观阁原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上挖改修订,然后再抄录正文、手绘绣像的一个誊清本。现知的几种每面10行、每行22字的一百二十回抄本,皆与东观阁本存在渊源关系,但北师大这部抄本更为完整。可以说这是东观阁白文本刊刻之前的一部誊清的工作底本。在纪念程甲本刊行220年时,这一抄本的披露,使《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系统的队伍有所壮大,让《红楼梦》东观阁系统的版本增加了新成员。它为我们探寻《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修订历程和传播形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版本资料。
- 曹立波耿晓辉
- 关键词:《红楼梦》
- 《红楼梦》中元春形象的三重身份被引量:7
- 2008年
- 金陵十二钗中,贾元春位列黛钗之后,这一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近年关于她的判词、身份等问题也引发了一些争论。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再探讨,认为贾元春在小说中的戏份并不多,她只是在元宵之夜亲临大观园,但这一角色的意义却至关重要。《红楼梦》的悲剧故事主要由三重因素构成,即家族、人生和婚恋的悲剧。在家族悲剧中,元春是贾家兴盛的造福者;她既带来了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也成为由盛转衰的肇事者。在人生悲剧中,她是诗意人生的倡导者;她让宝黛钗等入住大观园,为他们提供了吟咏青春和诗情的场所。作为凤藻宫尚书,她本人的睿藻之才和宫怨之情也为十二钗的命运之悲增添了色彩。在婚恋悲剧中,她是金玉良缘的支持者;作为长女和贵妃,她对宝钗的偏爱,促使宝玉的婚姻向金玉良缘倾斜。
- 曹立波
- 关键词:红楼梦元春宫怨
- 清代《红楼梦》续书中贾宝玉及其替身形象的空间行迹与心路历程——以京杭大运河为考察视域
- 2024年
- 清代《红楼梦》续书中,京杭大运河为贾宝玉形象塑造提供较为广阔的人物活动空间。宝黛二人在运河区域的空间行迹,以京城为起点或终点,以苏州、扬州等地为中心,南下或北上多沿循运河路线。运河见证宝黛爱情的发展历程,其中,或是两人的空间行迹并不相同,甚至未相遇;或是两人在江南运河区域相逢却存在情感隔阂。但受宝玉痴情的感化与圣旨的影响,宝黛情缘由百廿回本中的爱情悲剧,转变为团圆的结局。宝玉在运河区域多有游赏活动,一是在泛舟中陶冶性情,并结交知己,传达出闲适的心境;二是在饱览风光的过程中赋诗抒怀,与古人神交,营造出诗画的意境。续书中贾宝玉形象在毗陵驿选择积极入世的人生道路,追逐功名勋业;其在运河区域的为官经历中,力行善政,令官清吏肃、岁稔民安,体现出济世惠民的政治抱负。
- 曹立波张国栋
-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红楼梦》续书
- 《增评补图石头记》的传播盛况述评被引量:11
- 2004年
- 在《红楼梦》传播史上,正式付梓的版本中,有以程甲本(1791年)为代表的木活字白文本,以东观阁评本(1811年)为代表的木刻评点本。七十多年之后,王希廉。
- 曹立波
- 关键词:《红楼梦》王希廉姚燮印刷技术东观阁本
- 明代科举对徐霞客著述成就的影响
- 晚明徐霞客以六十万字的游记著称,其身份始终是一位布衣。有关他的志传也是这样记载的:"徐弘祖,字霞客,江阴老布衣。"他自己也常以"老布衣"自居,常言:"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陈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
- 曹立波
- 关键词:徐霞客明代科举科举文化黄道周
- 文献传递
- 北师大藏程乙本及乾隆壬子初刊图版考溯——兼谈绍兴蘭藏本、津图本等程乙本的印行次序被引量:2
- 2018年
- 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和高鹗校订整理再版的《红楼梦》木活字本,就目前采集到的书影资料加以比较,从封面题签、书首书尾,到序言、绣像、目录,以及正文特征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程乙本,以及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的"蘭藏"程乙本,应为现存完好且刊行较早的两部程乙本。目前可见,程乙本初刊时缺少第四十七回第十二叶,北师本以两叶东观阁嘉庆十六年评点本增补,天津市图书馆藏程乙本此叶不缺,但经考辨,其与程甲本书叶相同。北师程乙本与绍兴蘭藏本上,缺页现象、补摆异体字,以及天头漏油墨等特征显示,二者应为乾隆五十七年萃文书屋《绣像红楼梦》的初印版本。相较而言,津图本、浙桐本等本上存在再度调补木活字的痕迹,构成"重订"程乙本的特征。通过与程甲本以及版内微调的三类程乙本综合比对得知,上图本兼有程甲和程乙,亦存在某些独立性,称其为程丙本相对准确。
- 曹立波
- 关键词:《红楼梦》
- 《红楼梦》张汝执评点述论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对于《红楼梦》评点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刊刻本上的评点研究往往起于嘉庆十六年的"东观阁"重刊本,而对早于此本署名张汝执的萃文书屋活字印本却重视不够。经过系统梳理后发现,此本批语较为密集;与之前的"脂批"和之后出现的诸家评点相比,评点形态也更为完整,主要包括了眉批、侧批、回后批和圈点;从批语内容看,尽管张汝执评与之前、之后的评点并无直接联系,但因其小说评点方法上比较的视野,文学性的强调,评点的全局性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又使得此套批语具有独特的文论价值。
- 曹立波谭君华
- 关键词:《红楼梦》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