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钟麟
作品数: 67被引量:972H指数:16
  • 所属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刘定辉
作品数:141被引量:1,082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秸秆还田 免耕 稻田 旱地
涂仕华
作品数:144被引量:2,158H指数:28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镉 紫色土 土壤 平衡施肥 水稻
陈尚洪
作品数:124被引量:783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 玉米 油菜
陈一兵
作品数:62被引量:634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侵蚀 植物篱 经济植物篱 紫色土 英文
郑家国
作品数:200被引量:1,2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成都平原 机插秧 杂交稻 栽培技术
紫色土无机—有机肥配施下作物生物效应及土体NO_3^-N运移特点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研究了无机—有机肥配施下紫色土土壤NO-3 N在剖面的运移特征,同时对作物N吸收、N肥利用率及各施肥处理的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剖面NO-3 N含量分布差异显著,各处理NO-3 N向下移动量顺序为:纯化肥>鸡粪+化肥>猪粪+化肥>秸秆+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对土壤NO-3 N累积的影响则明显的反映了纯化肥处理土壤NO-3 N移动较快,鸡粪矿化强烈、释放快,猪粪释放缓慢特点,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对NO-3 N的滞留作用较为显著,证实了某些有机肥的施用对NO-3 N的淋失有一定的固持作用,阻碍了NO-3 N向下迁移;结合N肥的利用率、产量和农艺性状等特点分析,建议当地采用秸秆或猪粪的有机+无机施肥制度。
谢红梅朱波朱钟麟
关键词:紫色土运移
季节性干旱丘区稻田麦秸覆盖的节水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2004—2005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对麦秸覆盖稻作的节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态区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多蘖壮秧,旋耕后采用宽窄行移栽,田间苗数达到225×10^4·hm^-2时用等面积的4、麦秸秆全量覆盖宽行的技术模式,可节水30.04%,增产5.88%,水分生产率提高0.52kg·m^-3,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提高1.24kg·m^-3;全程节本增效1129.70元·hm^-2。稻田麦秸覆盖的节水效果与秧苗栽插方式有关,与麦秸还田量成正相关;翻耕比免耕节水、高产高效。
姜心禄袁勇郑家国朱钟麟
关键词:麦秸覆盖节水效应
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被引量:29
2005年
地质破碎,生态脆弱,以坡地农业为主,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典型特征。很多专家认为,水土流失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冲走了植物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流走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利用经济植物篱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防止长江上游坡耕地的水土流失,证明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增加作物的产量,显著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保证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利用。
涂仕华陈一兵朱青郭云周朱钟麟
关键词:经济植物篱坡耕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四川省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全省21市(州)为基本单元,评估四川省水资源紧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有12个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m3,属缺水区,其中有4市属严重缺水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的人口占全省90·7%,GDP总值占全省93·2%,耕地占全省87·6%。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的紧缺类型、紧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紧缺原因后,就四川省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朱钟麟侯鲁川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平衡施肥与水土保持
<正>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业的主体区域,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由于森林覆盖率低,降雨分布不均,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下降。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面积约为14~17万...
林超文陈一兵涂仕华朱钟麟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2
2008年
在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4年7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但各个处理间土壤磷素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秸秆还田免耕、旋耕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4.33%-52.88%、8.69%-86.62%、20.64%-60.79%和18.41%-57.12%。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陈尚洪朱钟麟刘定辉舒丽王昌全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养分碳库管理指数
经济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61
2002年
研究了用经济植物篱的形式对四川丘陵坡耕地的治理方法 ,提出了经济植物篱农作模式 ,并研究出了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经济植物篱模式 ;对四川丘陵农区坡耕地农作物的平衡施肥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作物高产施肥的配方 ,为四川丘陵坡耕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陈一兵林超文朱钟麟何国亚
关键词:经济植物篱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坡耕地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探讨了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油菜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明显的抑蒸保墒作用,其效果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稻草覆盖对小麦的保墒效果大于油菜的保墒效果.小春阶段与对照相比,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土壤储水量增加13 560~33 360 m3·hm-2,麦油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5.9 %~26.9 %.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土壤水库水分利用效率
蓑草根系特征及蓑草经济植物埂的水土保持功能被引量:16
2006年
朱钟麟卿明福刘定辉孙松国曹均成
关键词:蓑草根系水土流失
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理,以冲积土和紫色土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活性碳(CA)、微生物碳(CMB)、矿化碳(CM)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土壤NPK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及养分含量;旋耕比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CA、CMB、CM和CPMI分别提高5.81%-31.76%、33.87%-39.33%、15.42%~21.56%和4.03%-21.13%。
刘定辉蒲波陈尚洪朱钟麟舒丽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养份碳库管理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