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坚
作品数: 248被引量:404H指数:10
  • 所属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宝安
作品数:757被引量:1,80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汉防己甲素 多药耐药 K562/A02
丁家华
作品数:286被引量:60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移植后 多药耐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K562/A02细胞
高冲
作品数:225被引量:53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多药耐药 汉防己甲素 K562/A02细胞 K562/A02
赵刚
作品数:236被引量:289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移植后 恶性血液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王骏
作品数:168被引量:277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移植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恶性血液病 K562/A02细胞 多药耐药
H11.五种血液系统肿瘤细胞株中的XPC、ERCC5基因及DPY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菅子莹陈宝安鲍文程坚许佩佩张孝平彭苗新夏国华
文献传递
Sorein表达的变化在汉防己甲素逆转K562/A02细胞株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在逆转 K562/A02细胞耐药中与 sorcin 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 MTT 法筛选出所需浓度 TET,与 K562/A02细胞或 K562细胞株孵育培养48/72小时后,通过 RT-PCR 方法...
李静陈宝安高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赵刚王骏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细胞株K562/A02
文献传递
超声空化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本研究观察低频低功率超声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02)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影响,寻找合适的干预参数,探讨耐药细胞耐药逆转的可能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将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单纯阿霉素组(A02)、单纯超声组(US)、阿霉素加超声组(A02+US)共4组。细胞在24孔培养板上受低频低功率超声作用,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应用瑞氏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药物浓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变化。结果显示,频率20 kHz、声强0.25 W/cm2、作用时间60秒的超声,可显著降低阿霉素的LC50;当声强0.50 W/cm2、作用时间大于30秒的超声,对细胞有急性杀伤作用。细胞经低频超声作用后细胞膜表面出现直径大约1-2μm的小孔,细胞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增强。结论:适当参数的超声辐射通过超声空化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声孔效应,使阿霉素对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逆转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
陈宝安孟庆齐吴巍高峰邵泽叶丁家华高冲孙新臣成红艳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宋慧慧鲍文马燕王雪梅
关键词:超声空化阿霉素耐药逆转K562/A02细胞株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共聚合阿霉素和汉防己甲素逆转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及方法:为了研究磁性纳米 FeO颗粒 (FeO-MNPs)共聚合阿霉素(ADM)和汉防己甲素(Tet)能否逆转 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本实验通过机械吸附聚合法在不同的聚合条件(温度、时间、药球比)下制备载药...
孙茜陈宝安王雪梅高峰戴永援尹琰丁家华高冲程坚李景源
关键词:阿霉素汉防己甲素共聚合多药耐药
文献传递
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免疫功能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受者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受鼠。BALWc小鼠(H-2^d)为供鼠。建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当天受者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以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行γ射线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实验组存活小鼠在移植后第28天分别接受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未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另有6只不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移植后检测受者异基因嵌合率。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行供受者间以及供受者与第三方小鼠(昆明鼠)间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实验组受鼠SRY基因均为阳性。嵌合率为(30.881±3.962)%。DLI后。接受未致敏DLI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死亡3只(7.5%,3/8)。而接受致敏DLI者无明显GVHD及死亡者。移植后45d。接受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C57BL/6小鼠(P〈0.05)。而接受未致敏DLI者的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60d。接受DLI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接近正常(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持续低于正常对照(P〈0.05)。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均下降(P〈0.01)。以接受致敏DLI者最明显。而对昆明鼠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维持正常水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致敏供者的淋巴细胞能促进受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并可减少GVHD的发生。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孙雪梅毕延智曾冬香高冲赵刚高峰王骏程坚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
丙戊酸钠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探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VP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VPA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VPA作用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VPA对MUTZ-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4mmol/LVPA处理MUTZ-1细胞72小时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胞体固缩、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核染色质边集、胞浆浓缩、密度增加,胞浆内大小不规则的染色质团块;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细胞凋亡率随着VPA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VP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多,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VPA通过G0/G1期阻滞诱导MUTZ-1细胞凋亡,从而抑制MUTZ-1细胞增殖。
赵慧慧陈宝安高冲邵泽叶夏国华丁家华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Dohner KDonher H
关键词:丙戊酸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
携载阿霉素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的制备及逆转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建立一种磁性纳米Fe3O4颗粒携载聚合阿霉素的制备方法,探讨载药纳米颗粒对K562及其耐药株K562/A02的作用,用机械吸附聚合法在4℃、37℃下以不同药球比聚合24、48小时合成载药纳米颗粒,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与载药纳米颗粒悬液孵育48小时后的生存率,并计算细胞抑制率。结果表明:随着磁性纳米Fe3O4颗粒浓度增加,两种细胞抑制率均提高,聚合在4℃、48小时时的细胞抑制率分别高于37℃、24小时的细胞抑制率。结论:磁性纳米Fe3O4颗粒可通过机械吸附法携载阿霉素,聚合具有温度、时间依赖特性;载药纳米颗粒有逆转多药耐药作用。
孙茜陈宝安王雪梅高峰戴永援程坚丁家华高冲李景源许文林沈慧玲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阿霉素多药耐药
非清髓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非清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混合嵌合体模型的建立,并在其基础上输注致敏后的供鼠淋巴细胞,观察对于受鼠嵌合状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免疫重建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受鼠...
陈宝安张琰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程坚王骏赵刚
关键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文献传递
异硫氰酸苯己酯降低U266细胞株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探讨异硫氰酸苯己酯对p16基因高甲基化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是否有去甲基化的作用。用异硫氰酸苯己酯0、5、10μmol/L孵育U266细胞株,提取DNA备用。用亚硫酸氢盐处理正常人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设计1组特殊荧光标记探针以构建1种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3个CpG位点甲基化改变的芯片,特殊荧光标记探针包括1对非甲基化探针和甲基化探针,检测相邻的3个CpG位点甲基化的程度。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将完全未甲基化的DNA和完全甲基化的DNA混合后制成标准曲线,将U266细胞株样本处理后点在芯片上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后得出定量检测的结果。结果表明:芯片上探针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很好,0、5、10μmol/L异硫氰酸苯己酯处理后的U266细胞株p1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分别为78.2%、61.7%、54.8%。结论:异硫氰酸苯己酯可以降低U266细胞株p16基因甲基化的程度。
陈宝安寿倍明周冬蕊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宋慧慧鲍文刘德龙马旭东陆祖宏
关键词:异硫氰酸苯己酯P16基因甲基化基因芯片
非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慢粒慢性期(CML-CP)、慢粒加速期(CML-AP)的疗效。方法:用福达华(F)30mg/m^2×6d,白消安(B)4mg·kg^-1·d^-1×2d,环磷酰胺(CTX)600mg/d×2d,±Ara-C对7例HLA全相合者进行预处理,并对其造血恢复等指标动态观察。结果:7例患者造血顺利恢复.ANC>0.5×10VL平均为13d,BPC>20×10^9/L平均为11d。+30天时经短串重复系列(STR-PCR)检测,7例植活患者中4例为完全嵌舍状态(CDC),3例为混合嵌合体。+90天时又有1例患者转为CDC。中位随访6(1-13)个月,7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慢粒慢性期、加速期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年龄较大患者亦有良好耐受性。
丁家华陈宝安董伟民王骏赵刚高冲孙耘玉金宝翠程坚
关键词:异基因非清髓白血病慢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