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作品数: 56被引量:596H指数:14
  • 所属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淳
作品数:46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广州大学城 儿童 大学生 流动儿童 地理学
王开泳
作品数:151被引量:1,56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化 政区 珠江三角洲
霍诗雅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区 广州新白云机场 文化地理 地理研究 中国艺术
胡春雷
作品数:4被引量:10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 城市 生态位 经济发展 人口素质
彭勇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都市圈 城市形象 可持续发展 结构特征 武汉都市圈
广东观光农业开发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文章论述了广东省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条件 ,指出广东观光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认为观光农业必须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 ,以市场为导向 ,强调在深度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旅游产品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
陈素谊肖玲王兴水
关键词:观光农业
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被引量:50
2003年
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形象系统,该文从地域的角度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系统层次性的表现:地区形象、地段形象与地点形象,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旅游地的背景形象与前景形象。论述了旅游地形象层次的转化规律及其在地区旅游发展与规划中的意义。
周志红肖玲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
大学城建设对广州城市发展的促进分析被引量:18
2003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城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一,大学城因此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在系统梳理中外有关大学城的概念,尝试从新角度重新认识大学城及其与大学园区、大学卫星城、大学城市、新科技城市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大学城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城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强化城市教育、文化、科技功能,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催生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的作用。
肖玲
关键词:大学城城市发展知识经济城市空间形态
广州市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在参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广州市人均收入状况、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多项指标的考察与分析 ,试图对“现阶段广州市工业化经济发展究竟处于何种阶段”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以期为广州市制定相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
夏丽丽肖玲
关键词:工业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市化
中国广州日本侨民的空间聚集、社会隔离及其原因被引量:2
2016年
以广州日本侨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半结构访谈、收集统计数据和资料、实地踏勘等方法,分析了广州日本侨民的空间聚集和社会隔离情况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在全球化资本配置和地方发展响应的条件下,伴随着日企的进驻和广州城市中心的发展,日本侨民多聚集于城市中心区,形成了环市东路、天河北―天河南、五羊新城―珠江新城等三大日本侨民聚集区;由于受到日本企业的安排、日本媒体、语言和社团活动、双边关系和签证政策等外部客观因素,日本民族特性、工作思维等内部主观因素,以及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日本侨民的社会隔离存在被动隔离和主动隔离2种类型,跨国活动使日本侨民构筑的跨国社会空间内部具有统一性和均衡性,对外界却存在排他性和防御性。
黄舒雨肖玲
关键词:社会隔离日本侨民
对佛山禅城区城市商业步行街建设的探讨
2007年
佛山市在五区合并之后,中心区禅城缺乏一条成功的商业步行街,因此,通过对交通压力、街道宽度、公共设施等问题进行分析后,建议把祖庙路在近期内设置为半商业步行街,既可促进当地商圈的发展,又可成为城市对外的一张"名片",并在未来发展成为佛山禅城区的经济、文化和形象的标志地段。
霍诗雅肖玲李小劲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市民视角的广州市居住郊区化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广州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居住郊区化,经过起始期、发展期,目前正处于加速期,空间分布表现出沿交通干道扩散、板块集聚、近郊化的特点.影响广州居住郊区化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政府、开发商、市民3方主体.在起始期及发展期市民主要处于被动地位,在政府及开发商作用下不得不选择在郊区居住,进入加速期后居住郊区化迅速发展,大部分市民开始逐渐接受居住郊区化,其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居住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
林琳肖玲陈淳
关键词:居住郊区化
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和旅游再发展被引量:8
2002年
针对西双版纳旅游在近几年出现增长趋缓的态势 ,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旅游文化开发不利。在分析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的基础上 ,指出了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文化对策 :注重文化创新 ,明确文化功能分区 ,改进现有的旅游线路 ,组建旅游文化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以名人文化扩大影响。
邓清华肖玲
关键词:文化特质旅游文化文化功能文化创新旅游线路
广州大学城意象的初步研究
2007年
对广州大学城进行意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城边界及区域清晰,但整体意象模糊;区域性标志物明显,但缺乏全"城"性标志物;节点和道路特色不明显,可识别性不高;文化氛围不浓,大学城的个性不够突出。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从"居民"的环境体验出发,着眼于大学城景观表面的可读性,为建设能够引起人们强烈意象的广州大学城提出建议:加快共享步伐,形成大学城的整体意象;建环"中心湖"标志性建筑群,凸现大学城精神;改善大学城道路,营造人性化环境;培育文化氛围,塑造大学城个性。
陈淳肖玲张战锋崔海波彭勇
关键词:大学城意象
广州的双核结构演变及其城市发展定位分析
<正> 双核结构是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广州在中国历史和地理上的特殊区位,使其经历: 1.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内地双核结构。广州是中国的门户港城,南大门(正门),是中国与海
桑义明肖玲
关键词:双核结构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