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富永
作品数: 36被引量:334H指数:8
  • 所属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陈玉成
作品数:352被引量:3,392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重金属 沼液 土壤 磷 生物炭
牟树森
作品数:40被引量:588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色土 汞 土壤 酸雨 蔬菜
青长乐
作品数:83被引量:1,297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紫色土 土壤 汞 腐殖酸 蔬菜
王定勇
作品数:273被引量:2,666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汞 甲基汞 土壤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皮广洁
作品数:14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汞污染 紫色土 汞 城市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三峡库区紫色土生态优化评价体系的探讨
1993年
本文计对三峡库区紫色丘陵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优化评价的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探讨了单项指数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与基准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紫色土生态优化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库区及库周生态与环境建设及经济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蒲富永牟树森陈玉成
关键词:紫色土生态系统生态评价三峡库区生态效益
紫色土再研究Ⅰ紫色土的母质—红层被引量:8
2009年
从地质角度分析了红层的形成与出露,阐述了紫色土的可能分布.紫色土由红层紫色岩所形成,紫色岩是红层岩石的最重要成员,它们是在干热环境下形成.其中的染色物质是地壳中的含铁矿物在合适的地表环境条件下与大气中的氧相互作用的产物.红层多在地史上的造山运动与海退之后出现,所以在全球有广泛的分布.各地红层紫色岩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沉积年代、质地、色泽以及岩层组合等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对紫色土性质的影响倒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青长乐牟树森王定勇魏朝富李航王正银朱波石孝均谢德体蒲富永皮广洁唐时嘉张先婉王文富
关键词:红层紫色土
紫色土再研究(Ⅱ)--全球性紫色土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野外观察和资料收集与研究,分析了中国称为紫色土,美国称为始成土,联合国有关组织归之于岩性土或雏形土的土壤是同一类的土壤.针对"紫色土是否是只是分布在我国的一种特有土壤"这一命题,文章初探了它在国外的广泛存在,即紫色土是全球性的土壤.应该关注和研究全球性紫色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以促进紫色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牟树森青长乐段文霞魏朝富王定勇李航朱波蒲富永谢德体
关键词:紫色土始成土
土壤毒质容量指标研究方法的初步探讨
1986年
土壤毒质容量指标既是判断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或数量界限,又是反映生态平衡与合理施肥的可靠依据。目前在研究土壤毒质容量指标的方法方面,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和判定方法,但一般都是从生物容量与化学容量两个方面入手。
牟树森青长乐蒲富永皮广洁
关键词:紫色土ZN水稻岩成土土壤化学
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的作物效应被引量:4
1995年
9种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配方在5种作物上的盆栽及大田对比试验表明,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是一种可以与目前推广使用的优质复合肥相媲美的新型优质肥料。应用于木本作物如柑桔、桑树等效果显著,可使锦橙与果树复合肥比产量增力9.9%,单株重量增力16.1%、总糖增加15.6%、Vc增力15.0%;桑树作追肥与等有效养分总量相比,叶产量增加高达17一50%、粗蛋白增加3一9%;应用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以及蔬菜四季豆,也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研究认为禾本科作物上应选用12#,木本科作物选用16#的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配方。
皮广洁陈玉成蒲富永
关键词:作物效应固体肥料
氨基酸厂的清洁生产工程技术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讨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意义,探讨了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在永川巨龙氨基酸厂生产中“三废”控制方面的应用,并指明该厂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噪声治理。
陈玉成蒲富永陈庭树
关键词:清洁生产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纸浆渣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初探被引量:1
1997年
张广莉蒲富永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
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作再生稻专用肥的肥理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根据试验研究和大田施用效果,对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作再生稻专用肥,在营养成分、保肥、供肥特性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肥理分析,得出氨基酸复合(混)肥料比现有各种肥料作再生稻肥更具特色。
蒲富永陈玉成骆东奇赵兴荣陈庭树
关键词:固体肥料再生稻肥效水稻
一种优化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
1995年
在工业企业效益估计中,很难分别估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典型企业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能区分上述各个效益的贡献。此法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模型模拟导出,在实际应用中,较其它方法更简便有效。
蒲富永陈玉成陈庭树
关键词:乡镇企业
增压溶样器的研制被引量:1
1992年
文章讨论了增压溶样器的设计依据与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150℃—180℃条件下,对土壤、植株样彻底消解时,产生的最大工作压为27kg/cm^2。设计的增压溶样器的抗压能力达90kg/cm^2以上。新研制的增压溶样器用于土壤重金属测定,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与操作简便等特点。
蒲富永青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