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瑞德
作品数: 103被引量:1541H指数:22
  • 所属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陕西省 咸阳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相关作者

王得祥
作品数:284被引量:3,210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油松 生态环境 环境因子 松栎混交林
刘建军
作品数:204被引量:2,252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油松 秦岭火地塘林区 黄土高原 锐齿栎 锐齿栎林
张硕新
作品数:179被引量:1,588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秦岭火地塘林区 木质部栓塞 木本植物 核桃 化感效应
尚廉斌
作品数:28被引量:216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秦岭火地塘林区 秦岭南坡 生态环境建设 油松林 华山松
党坤良
作品数:60被引量:741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秦岭南坡 秦岭火地塘林区 锐齿栎 油松 林地土壤
沙漠化土地振子模型研究——混沌振动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1年
将沙漠化的土地系统模拟为振子系统 ,在对Duffing方程讨论基础上 ,分析了这一特殊振子的结构组成是造成生态系统脆弱的根本原因 。
张社奇张广军雷瑞德
关键词:DUFFING方程
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度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秦岭火地塘林区原生森林景观曾因森林主伐遭到严重破环,经过20多年的恢复,到1988年该地区基本形成以次生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该地区198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对天然及人工干预形成的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破碎化程度比人工林低,并且主要林分破碎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分,同样外界干扰下,树种的生长习性决定其破碎化程度。
王斌刘华张硕新雷瑞德
关键词:火地塘林区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林破碎化森林景观森林资源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林分凋落叶分解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野外放置凋落物分解袋法,对秦岭南坡林区不同海拔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C、粗脂肪、粗纤维和热值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处于不同海拔的同一树种新鲜凋落叶的N、P、C、粗脂肪含量及其热值差异不显著(P〉0.05).(2)在一年的分解过程中,凋落叶N、P含量表现出逐渐富集的趋势,其中油松凋落叶N、P富集速度最快,分别达到165.60%和189.94%;凋落叶C、粗脂肪含量和热值、C/N、C/P、粗纤维/N在分解中逐渐下降,粗脂肪释放速率达到50.29%~77.82%.(3)分解一年后,不同海拔同一树种凋落叶N、P、C、C/N、C/P含量仍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海拔凋落叶粗脂肪分解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差距最大的锐齿栎凋落叶低海拔较高海拔粗脂肪释放率高19.38%;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粗纤维释放速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不同海拔油松、华山松凋落叶粗纤维释放无显著差异;处于高低海拔的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热值分别为17.12和15.68 kJ·g-1、17.74和13.51 kJ·g-1,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油松、华山松凋落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研究发现,一年中海拔差异所造成的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对各树种凋落叶中N、P、C的释放无显著影响,但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粗脂肪、热值、粗纤维/N的变化影响显著.
何帆王得祥雷瑞德王静王宇超刘金虎
关键词:海拔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休眠期的土壤呼吸被引量:12
2008年
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绝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林木休眠期土壤CO2释放过程测定困难,国内有关林木休眠期CO2释放,量化方面的研究开展较少。采用动态开路气室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土壤呼吸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mgCO2m-2h-1)与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的关系,基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和土壤日均温度指数方程与观测季的总天数,估算了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不同观测部位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各异,呼吸作用较弱的时段也不一致。同一观测部位不同观测月中,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变异系数分别为48.38%,82.51%和81.88%;(2)当土温>8.5℃时,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日均温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间存在极显著(p<0.001)的指数关系,Q10分别为1.297和1.323;(3)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关系复杂;(4)林木休眠期研究区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于(977.37±88.43)^(997.19±80.73)gCm-2(p=0.005)间。
侯琳雷瑞德刘建军尚廉斌
关键词:休眠期土壤呼吸Q10值油松林
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分布于太白山的太白红杉群落野外调查资料,经统计组成该群落的种子植物种类有270种,隶属于39科144属,其中草本234种,木本植物36种;中国特有种195种,其中秦岭特有种25种,分别占该群落总种数的72.2%和9.3%。据此,对该群落的区系性质、特点和起源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和特有性;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由于第四纪冰期和剧烈的造山运动,至更新世以来又趋活化的结果;太白红杉林发生的时间不会早于更新世。
康永祥雷瑞德梁宗锁
关键词:太白红杉
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格网取样法获得研究区样点基本环境要素数据及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数据;以环境要素数据为自变量,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因变量,采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建立趋势方程并生成立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及其组合对森林景观生物现存量影响显著,森林植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它干扰因素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徐志高王晓燕雷瑞德
关键词: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景观生物量森林植被景观生态学
加强秦岭山区天然林保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秦岭山区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秦岭山区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秦岭林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建设的几点建议.
雷瑞德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植被保护森林资源
文献传递
秦岭锐齿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基于秦岭林区锐齿栎群落31块400m2的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的重要值为生态位计算的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公式和Pianka公式对该林区锐齿栎群落24种主要乔木和29种灌木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
赵永华雷瑞德何兴元贾夏
关键词:秦岭林区锐齿栎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群生态
文献传递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估算(英文)被引量:11
2005年
火地塘林区地处秦岭南坡中段,是中国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林区森林主要为天然次生林,树木种类丰富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性。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在研究全国乃至全球碳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生物量的回归方程,估算该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大小,并运用GIS软件Citystar(4.0)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随海拔高度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华山松和红桦的分布范围广,且碳储量大小明显高于其它三种类型的;锐齿栎、油松主要分布于中低海拔地带;华北落叶松的平均碳密度值最大;锐齿栎和红桦的平均碳密度接近但低于华北落叶松的;油松和华山松的平均碳密度接近且较低。
刘华雷瑞德
关键词:碳储量碳密度林区锐齿栎华山松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林结构研究初报被引量:14
1994年
对秦岭林区天然油松林年龄结构、直径结构分析研究表明,天然油松林按林层和林龄可划分为单层异龄林和复层异龄林两类。单层异龄林的天然更新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而复层异龄油松林的年龄结构出现多世代波动现象。直径结构的波动随林龄的增加,其偏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雷瑞德彭鸿
关键词:油松天然油松林林分结构秦岭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