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素芬
-

-

- 所属机构:长治学院中文系
- 所在地区:山西省 长治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利

- 作品数:55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晋语 方言 实践教学 长治方言 读音类型
- 吴星晨

-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抗战时期 跟帖 网络语言 语言 《新华日报》
- 杨慧芝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 研究主题:词义 词形 《水浒传》 《诗经》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 山西民俗事项中的方言谐音词语被引量:1
- 2012年
-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语言载体。民俗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方言是反映民俗的一面镜子。文章以山西民俗为例,考察了谐音现象在民俗事项中的反映,从侧面揭示了人们重和谐﹑盼富贵﹑祈平安﹑求吉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 史素芬
- 关键词:方言民俗谐音
- 水浒文化歇后语研究
- 2016年
-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水浒传》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意蕴丰富、妙趣横生的歇后语的运用无疑使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史素芬杨慧芝
- 关键词:《水浒传》歇后语文化
- 山西长治方言“来”字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文章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长治方言"来"字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指出长治方言的"来"有三种功能:一般动词、趋向动词、助词。由于所在位置不同,"来"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各异。文章着重从历史和历时的角度,分析了"来"作为趋向动词的各种用法。
- 史素芬
- 关键词:长治方言句法语义
- 谈谚语的变异问题
- 2015年
- 谚语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靠书面语流传下来的,但大量的谚语是通过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播的。口耳相传,不能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个人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异。文章讨论的就是谚语的变异问题。笔者通过大量的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分析了谚语变异产生的原因。同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阐明了编纂谚语辞书应注意的问题。
- 史素芬
- 关键词:谚语语义语言形式
- 山西长治方言谚语的类型及其审美文化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共收集到150余条长治方言中的谚语,其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文章主要从其类型和审美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从类型上看,主要有事理谚、社交谚、生活谚、气象谚等四种类型;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主要有韵律美、对称美、联系美等审美文化特征。
- 王利史素芬
- 关键词:长治方言谚语
- 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文章在分析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普通话课程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分级教学、多渠道的评价考核方式、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分别讨论普通话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其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 王利史素芬
-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实践教学
- 晋东南方言的“子尾”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以晋东南17个县、市的方言为研究对象,对晋东南方言"子尾"的语音特征、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
- 史素芬
- 关键词:子尾语音特征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语法意义
- 从长治地名透视社会文化心态被引量:1
- 2006年
- 文章以长治地名为研究客体,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长治地名,揭示长治方言地名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态。
- 史素芬王利
- 关键词:地名学社会文化心态
- 简论新词语对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被引量:14
- 2002年
-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事物不断涌现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于是大批新词语就会以其敏感、活跃的特点反映这些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 ,因此也就涌现了一大批新词语。
- 史素芬
- 关键词:新词语构词法外来词方言词汉语词汇
- 长治市城区指路标牌用语用字考察及对策与建议被引量:1
- 2018年
- 指路标牌是一种道路交通指示牌,是城市语言环境和城市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用语用字的选择,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乃至国家的民族尊严。我国相关法规对指路标牌的设计、设置和制作早已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重点对长治市主要交通干道指路标牌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进行考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 史素芬吴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