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清
作品数: 111被引量:677H指数:15
  • 所属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康才
作品数:249被引量:1,586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菘蓝 光合特性 半夏 氮素形态 中药材
陈暄
作品数:80被引量:493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菘蓝 丹参 茶叶
吴健
作品数:68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
研究主题:板蓝根 丹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溶性成分 GC-MS分析
吕婷婷
作品数:13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菘蓝 活性成分含量 氮素营养 5-氨基乙酰丙酸 氮素形态
肖云华
作品数:11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菘蓝 5-氨基乙酰丙酸 活性成分含量 活性成分 ALA
荆芥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29
2019年
为探究盐胁迫对荆芥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0、25、50、75和100 mmol·L^(-1) NaCl)下荆芥幼苗生长、质膜稳定性、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荆芥盐害指数逐渐升高,幼苗株高增加速率和比叶面积均逐渐降低,单株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均在25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分别在50和75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而可溶性糖含量则不断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5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持续下降。盐胁迫下,荆芥的根、茎、叶大量积累Na^+,但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同时各部位K^+、Ca^(2+)含量及K^+/Na^+、Ca^(2+)/Na^+值均显著下降。综上,荆芥幼苗对盐胁迫极为敏感,但对低浓度的盐胁迫(25 mmol·L^(-1) NaCl)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本研究结果为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和抗逆驯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莹赵永娟黄丽瑾唐楠煜唐晓清王康才
关键词:荆芥盐胁迫生理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栽培居群菘蓝中4种有机酸的变化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检测北京、内蒙古、河北和陕西等4个栽培居群菘蓝叶片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等4种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在淹水胁迫下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及水分胁迫下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叶片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居群叶片中有机酸含量不同,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栽培居群有机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升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结论:不同栽培居群的菘蓝所含各有机酸存在一定差异,在水淹等逆境条件下,其叶片中有机酸含量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并与其逆境生理密切相关。
陈暄周家乐唐晓清王康才
关键词:菘蓝水分胁迫有机酸
药用植物丹参的核型分析和C-banding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传统的核型分析技术,分析了栽培丹参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和C—banding。结果表明:丹参中期染色体长度为1.30-2.39μm,核型公式是2n=16=4m+2sm+2st,其核型为2A型;单套染色体组显示出19条清晰稳定的C—bands,其中包括13条末端带,1条着丝粒带和5条中间带。
唐晓清吴健余伯阳王康才别同德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丹参有性繁殖与变异现象的初步研究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根入药,为常用大宗药材。具有去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腹刺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等症。随着现代对丹...
王康才唐晓清吴键
文献传递
淹水胁迫对菘蓝苗期乙醇脱氢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下菘蓝中乙醇脱氢酶(ADH)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菘蓝抗涝害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NAD还原法测定淹水胁迫下菘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淹水胁迫下乙醇脱氢酶活性被诱导,淹水处理不同时间乙醇脱氢酶活性均高于未淹水处理。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根及叶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呈现出降-升-降-升的趋势,根的POD活性变化比叶的明显。结论:淹水胁迫下,菘蓝根系较高的乙醇脱氢酶活性有利于缓解淹水伤害。根系和叶片受淹水胁迫时POD酶活性变化大,对清除植株体内自由基具有一定的作用,ADH和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菘蓝抗涝害研究的一个参考指标。
唐晓清王康才陈暄
关键词:淹水胁迫菘蓝乙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5个种源菘蓝的生物碱类成分和多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5份不同种源的菘蓝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CK)、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等7个处理,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源植株的靛蓝、靛玉红和总生物碱含量、(R,S)-告依春及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差异,为菘蓝栽培生产中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氮素处理有利于提高山西运城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靛蓝含量,以及安徽亳州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的总生物碱含量;NH4+-N/NO3--N=50/50处理对山西运城菘蓝,以及酰胺态氮处理对山西运城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生物碱类成分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氮素处理亦能有效地提高甘肃张掖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根内的(R,S)-告依春及安徽亳州菘蓝根内的多糖含量;安徽阜阳菘蓝(R,S)-告依春含量在任一氮处理下均远远高于其他种质菘蓝。研究表明,不同种源菘蓝对氮素处理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生产中综合考虑菘蓝的来源和需肥规律,采用经济有效的施氮组合,以提高其活性成分含量。
吕婷婷唐晓清施晟璐杨月王雨王康才
关键词:菘蓝生物碱多糖
花期荆芥在盐胁迫下离子吸收、分布和挥发油成分的变化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盆栽砂培实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25,50,75,100 mmol·L^-1)对花期荆芥离子吸收、分布和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荆芥根、茎、叶、花中Na+含量显著增加,且地上部位的Na^+含量逐渐高于根部;根中K^+含量降低,而茎、叶、花中K+含量有所增加;Ca2+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但总体受盐胁迫的影响较小。荆芥各部位K^+/Na^+,Ca^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度盐胁迫(50 mmol·L^-1NaCl)促进荆芥挥发油含量增加,重度盐胁迫(100 mmol·L^-1NaCl)抑制挥发油的合成和积累。荆芥挥发油中98%以上的物质为萜类成分,以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的含量最高。盐胁迫对荆芥挥发油组成成分的种类影响小,但改变了各主要成分所占的比例。盐胁迫促使胡薄荷酮向薄荷酮转化,胡薄荷酮/薄荷酮值(相对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薄荷酮相对含量在75,100 mmol·L^-1NaCl处理下高于胡薄荷酮成为第一主成分。其他成分如D-柠檬烯在中度和重度盐胁迫下含量上升,石竹烯含量仅在轻度盐胁迫下增加。该研究可为盐渍化土壤条件下荆芥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周莹黄丽瑾赵永娟唐楠煜屈仁军唐晓清王康才
关键词:荆芥盐胁迫离子挥发油
华东覆盆子果、茎与叶的酚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为探究华东覆盆子不同部位酚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果、茎及叶(嫩叶与老叶)的醇提取物中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嫩叶的总酚含量最高(69.49 mg/g),老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87.21 mg/g),果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36.70 mg/g)。嫩叶与老叶的酚类化合物组成相似,主要为山柰酚衍生物和槲皮素及其衍生物,与果和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差异明显。嫩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老叶和茎次之,果的抗氧化活性最弱。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酚对抗氧化活性贡献程度最高。可见华东覆盆子嫩叶的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具有一定的保健品开发潜力。本实验为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华东覆盆子的综合利用。
陈青青李柯唐晓清耿丽王磊彭雅萍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独活种子发芽特性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探讨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低的原因,以及适宜发芽条件,为大田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去果皮、清水以及GA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在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检测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清水浸种24h可提高发芽率13.7%,去果皮可提高种子发芽率10.6%;在浸种24h条件下,与暗培养相比,光照可提高发芽率16.6%;适宜发芽温度为20℃,高温对独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独活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光照可促进种子发芽。
王康才陈暄唐晓清兰才武
关键词:独活种子休眠
配方施肥对板蓝根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07年
目的:对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的板蓝根的产量及多糖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板蓝根的最佳氮磷钾配比。方法:采用L16(43)正交法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板蓝根产量最大和多糖含量最高的最优施肥配方是A2B2C1,即尿素869.0 kg.hm-2、过磷酸钙1 428.6 kg.hm-2、硫酸钾0 kg.hm-2。结论:磷肥能显著影响板蓝根的产量水平,氮肥能显著影响板蓝根多糖的含量。
王康才唐晓清吴健孙利萍
关键词:板蓝根正交设计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