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英
所属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张曦彤 作品数:136 被引量:1,082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TIPSS 血管成形术 肝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冯博 作品数:90 被引量:625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并发症 布-加综合征 洗脱支架 疗效 徐克 作品数:678 被引量:4,446 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TIPS 肖亮 作品数:60 被引量:372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主动脉 吴瑕 作品数:9 被引量:57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中远期疗效 腔内修复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 腹腔脓肿
XP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危险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实验组(辽宁地区94例原发性肝癌)及正常对照组(1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XPD基因Lys75lGln多态基因型。结果:94例肝癌患者XPD751基因Lys/Lys,Lys/Gln,Gln/Gln多态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例(73.4%),24例(25.5%)和1例(1.1%),而111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7例(87.4%)、14例(12.6%)和0例(0%);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至少1个XPD751Gln等位基因(Lys/Gln和Gln/Gln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显著增高。结论:XPD7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XPD基因Lys751Gln多态性是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崔铉默 苏红英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DNA修复基因 XPD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输卵管积水行介入栓堵治疗1200例临床经验 目的 发生输卵管积水后患者自然怀孕的可能性很小,多数人需通过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技术来助孕。而输卵管积水会直接影响IVF-ET结局,因此在IVF-ET前对于输卵管积水的处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1200例输卵... 王毅堂 苏红英 付鹏 吴珂关键词:输卵管积水 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国人布-加综合征与FⅤ Leiden突变的相关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国人布 -加综合征 (BCS)与凝血第 因子 L eiden(F L)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 9例国人BCS(其中 2 5例为散发 BCS、4例为家族性 BCS)和 2 9名健康对照者 ,并对其血样进行 PCR- RFL P的 F L 突变分析。结果 :2 9例 BCS中 ,共有 3例 F L 突变阳性 ,均为家族性 BCS病例。其中家系 A姐妹均有 F L 突变 ,家系 B妹妹突变阳性 ,均为杂合性突变。散发病例无 1例阳性。对照组无 1例阳性。 2 9例国人 BCS中 ,F L 突变频率为0 .0 5 17,而 4例家族性 BCS的 F L 突变频率则为 0 .375 0。2 9例 BCS病例组与 2 9例对照组间 F L 突变频率无统计学差别 ,但家族性 BCS病例组与对照组间 F L 突变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结论 :国人家族性 BCS与 F L 突变相关 ,国人散发性 BCS与 F L 冯博 徐克 姜宏 金春元 傅伟能 李福才 李红 苏红英 张曦彤关键词:布-加综合征 LEIDEN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RECIST1.0和mRECIS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前、术后采用RECIST1.0和mRECIST测量比较,为肝癌患者RFA术后提供更准确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3例(29个病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至少做过1次RFA。分别于RFA术前1月内、术后3~6月内行CT或MR四期扫描。至少两名放射科医生参与阅片,根据RECIST1.0和mRECIST评价标准评估治疗的缓解、控制程度。两种方法评价疾病控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采用RECIST1.0标准评价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均为0例、疾病稳定(SD)为6例、疾病进展(PD)为23例,缓解率为00.00%,疾病控制率为20.69%;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肝癌RFA术后CR为25例、PR为2例、SD为1例、PD为1例,缓解率为93.11%,疾病控制率为96.56%。经x^2检验,P〈0.05.疾病控制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RECIST1.0标准低估了肝癌RFA局部治疗效果,mRECIST标准强调治疗后动脉期强化存活肿瘤的测量.疗效评价更客观、可靠.对肿瘤术后的后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孟宪运 戴旭 苏红英 丁婕 王冠关键词: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跨越Vater壶腹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低位胆道梗阻(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跨越Vater壶腹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低位梗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32例恶性胆道低位梗阻患者(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56.6岁),术前经CT和MRCP证实为恶性胆道低位梗阻。其中,胰头癌12例,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5例,膀胱癌淋巴结转移1例,壶腹周围癌6例,胆总管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32例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右侧腹壁穿刺28例,剑突下穿刺4例),于胆总管末端跨越Vater置入32枚自膨式胆道支架。结果:3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支架位置良好,胆汁通畅。术中无胆道出血,无胆汁渗漏及胆管破裂。术后总胆红素由(205.7±16.2)mg/dl降为(35.5±6.7)mg/dl。术后12小时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对症治疗后出院。术后30天内发生胆系感染2例,抗炎治疗好转后出院。随访1~26个月(平均15.4个月),6例再发支架内梗阻(其中5例再行支架治疗或引流治疗,1例未治疗死亡),2例出现十二指肠梗阻,行十二指肠支架治疗后缓解。6例由于肿瘤转移非黄疸性死亡。结论:跨越Vater壶腹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低位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冯博 石强 徐克 苏红英 黄昆 梁松年 张曦彤 肖亮关键词:胆汁淤积 肝胰管壶腹 RECIST1.0和mRECIST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术后采用RECIST1.0和mRECIST测量比较,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提供更准确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7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至少做过3次化疗栓塞术,并于TACE术前1周内、术后1月、3月内行CT四期扫描,至少两名放射科医生参与阅片,根据RECIST1.0和mRECIST评价标准评估治疗的缓解程度。两种方法评价缓解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采用RECIST1.0标准评价的完全缓解(CR)为0例、部分缓解(PR)为9例、疾病稳定(SD)为38例、疾病进展(PD)为23例,缓解率为12.86%;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R为12例、PR为15例、SD为22例、PD为21例,缓解率为38.57%,经χ2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mRECIST标准对原发性肝癌TACE作疗效评价,强调治疗后动脉期强化的存活肿瘤测量,对判断后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丁婕 戴旭 苏红英 孟宪运 王冠关键词:肝肿瘤 肝脏肿瘤介入术后碘油异位脑栓塞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肝脏介入化疗栓塞中发生碘油脑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临床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发生碘油脑栓塞病例和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碘油脑栓塞的发生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肝脏介入术后碘油异位脑栓塞国内外共有报道1... 苏红英主动脉及分支血管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当主动脉夹层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时,有时需要植入两枚支架对主干和分支血管同时进行治疗。本研究应用Pro/engineer wildfire3.0建立人体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模型并模拟支架植入,依据主干内支架杆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情况不同建立3种模型,以未植入支架的正常主动脉弓为对照组,应用ANSYS11.0 CFX软件分别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比较支架杆突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情况不同对分支血管血流速度及血管壁面剪切力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突入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的支架杆引起分支动脉中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及大范围低剪切力区形成,文献报道这种低速、低剪切力环境可能促使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故有必要使用专门的预成型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吴瑕 徐克 陈冉 肖亮 张曦彤 苏红英 冯博关键词:剪切力 计算流体动力学 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及其对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 糖蛋白 (Pgp)表达对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47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穿刺活检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表达。依肿瘤分期及病人状况 ,应用常规剂量及半剂量化疗药物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Pgp阳性率为 72 .3 % ( 3 4/ 47)。常规剂量组Pgp阴性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 (P <0 .0 5 ) ,半剂量组二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Pgp阳性患者应用不同药物剂量疗效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Pgp阴性患者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多药耐药是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治疗前检测Pgp表达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刘瑞宝 徐克 张曦彤 冯博 赵仲春 苏红英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化疗栓塞术 血管内支架构型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及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的构型变化对血管壁面剪切力、血流速度及流动方式的作用,探讨支架构型对于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3.0建立5种支架模型,其中A为对照组,B加入横向连接结构,C加入纵向连接结构,D的支架厚度为A的2倍,E的网格密度为A的2倍,将其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Ansys11.0-CFX,建立流体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后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比较不同构型的支架植入后引起的血管壁面剪切力、管腔内血流速度及流动方式的变化。结果支架模型A、B、C、D、E植入后血管壁面低剪切力区域所占比率分别为:7.78%、6.65%、1.48%、16.52%、12.12%,D、E的低剪切力区域比率明显大于A,B的低剪切力区域比率明显小于A。支架横截面流速矢量(velocity vector)图显示,D、E中的血流低流速涡流区明显大于A,C中低流速涡流区明显小于A。结论支架构型变化能够引起植入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支架厚度和(或)网格密度增加是引起低剪切力区形成的主要因素,能够促进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在支架中加入纵向连接结构能明显减少低剪切力区,可以降低再狭窄形成概率。 吴瑕 徐克 肖亮 张曦彤 苏红英 冯博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再狭窄 计算流体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