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
-

-

- 所属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高海军

- 作品数:49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介入治疗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
- 王浩

- 作品数:47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 门静脉 门静脉狭窄
- 祁吉

- 作品数:482被引量:2,386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CT MRI 肝移植
- 王鹏辉

- 作品数:30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 介入治疗 门静脉狭窄 肝纤维化
- 温连芳

- 作品数:21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 门静脉狭窄 疗效分析
- 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闭塞的介入治疗
-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结果及植入支架的时机.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6月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30例患儿资料,男性16例,女性14例.移植时患者年龄29.2±40.11个月.成功...
- 高海军陈光王浩
- 关键词:儿童肝移植介入治疗
- 经切割球囊联合普通球囊扩张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切割球囊联合普通球囊扩张治疗成人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应用切割球囊联合普通球囊扩张肝移植术后单纯胆管吻合口狭窄/闭塞患者10例,年龄为34-64岁,平均为(50.8±9.89)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患者预后等情况。结果切割球囊结合普通球囊扩张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为90%(9/10),其中1例带管12个月的患者复查胆管吻合口仍狭窄,继续带管支撑引流。9例成功拔管患者带管时间为3-6个月,平均为(4.33±1.22)个月。10例患者切割球囊结合普通球囊扩张术后随访时间为5~16个月,术中有4例球囊表面带有血迹,术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引流导管移位,未出现大出血、气胸、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经切割球囊联合普通球囊扩张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技术成功率。
- 高海军陈光王浩伊正甲
- 关键词:切割球囊肝移植吻合口狭窄
- 原位肝移植后并发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四例被引量:2
- 2007年
- 原位肝移植后的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ASS)可导致肝动脉血流量低,灌注不足,血栓形成、闭塞,进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移植物功能丧失。我中心在2005年共完成肝移植641例,其中有4例发生SASS,现报告如下。
- 陈立天沈中阳郑虹朱志军邓永林潘澄陈光
- 关键词:肝动脉血流量移植后并发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
- 肝移植术后残留脾肾分流的逆行介入封堵治疗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静脉逆向封堵治疗肝移植术后残留脾肾分流的技术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移植术后残留脾肾分流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肝门静脉穿刺造影、测压,经股静脉逆向于脾肾分流道远端植入房间隔封堵器,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CT发现脾肾分流静脉完全闭塞,且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超声显示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1例患者因胆道并发症接受二次肝移植,在平均4个月的随访中,该2例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血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静脉逆向封堵治疗肝移植术后残留脾肾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方法。
- 王浩陈光高海军伊正甲温连芳王鹏辉杨颐馨张莉
- 关键词:脾肾分流肝移植
- 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SASS)可导致肝动脉血流量低、灌注不足、血栓形成、闭塞,进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移植物失功。因此,早期诊断并正确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回顾性分析天津东方器官移植中心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1年期间内完成的647例行OLT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4例发生SASS,并对其行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 陈立天沈中阳郑虹朱志军邓永林潘澄陈光
- 关键词:窃血综合征肝移植术后原位肝移植介入治疗脾动脉肝动脉血流量器官移植中心
- 肝动脉-门静脉序贯栓塞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实施肝癌术前肝动脉-门静脉序贯栓塞,扩大肝切除适应证,本中心成功治疗5例肝右叶巨块型肝癌。5例晚期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计算FLR/TELV(残肝体积/估计标准肝脏体积)比值均小于40%。行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后,全部患者均成功实施右半肝切除。术前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序贯栓塞可以扩大手术切除的指征,提高手术安全性。
- 王浩陈光高海军伊正甲温连芳王鹏辉杨颐馨张莉
- 关键词:介入治疗门静脉栓塞肝切除
- 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介入栓塞在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超过米兰标准肝癌接受载药微球栓塞的30例患者,随访降期的效果,分析病理结果及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情况。结果载药微球介入栓塞的技术成功率100%,降期至符合UCSF标准76.7%(23/30),降期至符合米兰标准53.3%(16/30)。13例患者降期成功并接受肝脏移植,病理结果显示完全坏死率为30.8%(4/13),肿瘤坏死率>50%者占92.3%(12/1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为7.7%(1/13)。结论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降期治疗中具有安全高效的作用。
- 王浩陈光高海军伊正甲温连芳王鹏辉杨颐馨张莉丁青婵
- 关键词:肝移植载药微球
- 经皮经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总结经皮经腔介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经验 ,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使用西门子 12 0 0mAC形臂机 ,采用“Z”形不锈钢裸支架 ,对 15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经腔介入治疗。释放支架使用RUPS 10 0 14F鞘及 90cm长鞘。 15例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5 4~ 72岁 ,平均 6 3岁。 12例为中心型肺癌 ,2例为转移瘤 ,1例为恶性胸腺瘤。 13例经右颈静脉入路 ,2例经右股静脉入路。并对其中 13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15例患者中 14例置入支架 15枚 ,1例失败 ,2例并发血栓形成。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11例术后 2 4h内症状缓解 ,1周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内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
- 杜景生郭德安祁吉陈光陈凯王辉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性放射学
- 儿童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16年
- 1背景
移植肝脏重建血管的通畅是肝移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够保障肝脏的有效灌注和排泄。儿童肝移植特点是受体血管直径较小,供受体不匹配,从而增加了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陈光高海军
- 关键词:儿童肝移植介入治疗供血动脉血管直径肝坏死
- 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结果被引量:6
- 2014年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介入治疗的中长期结果及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移植术后PVS5例患儿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个月~8岁,中位年龄2岁10个月。患儿原发病:1例为Carolis病,4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均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对患儿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5例肝移植术后PVS患儿球囊扩张治疗均成功,成功率为100%。肝移植术后早期狭窄1例,发生于术后0.5个月,迟发性狭窄4例,发生于术后3~30个月。PVS部位均发生在门静脉吻合口部位,狭窄部位门静脉直径为(2.3±0.6)mm(1.2—3.0mm),狭窄程度为70%~95%。患儿均采用球囊扩张,球囊扩张后狭窄部位的直径为(9±1)mm(8—10mm)(t=32.560,P〈0.05)。扩张前狭窄两端压力梯度为(11.0±3.2)mmHg(8~16mmHg),扩张后狭窄两端压力梯度为(2.2±1.5)mmHg(0~4.0mmHg)(t=8.242,P〈0.05)。术后随访10—66个月,患儿门静脉均通畅,通畅率为100%。结论肝移植术后PVS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长期随访结果通畅率高。
- 高海军陈光王浩温连芳杨颐馨王鹏辉
- 关键词:小儿肝移植门静脉狭窄介入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