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嘉斌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夏丽华

- 作品数:125被引量:68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三氯乙烯 药疹样皮炎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中毒
- 江嘉欣

- 作品数:42被引量:1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卫生应急 突发中毒事件 职业病 中毒 应急演练
- 黄永顺

- 作品数:130被引量:6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职业病 三氯乙烯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中毒 药疹样皮炎
- 黄汉林

- 作品数:177被引量:98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三氯乙烯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正己烷
- 郎丽

- 作品数:44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手传振动 手臂振动病 振动性白指 血管损伤 晶状体
- 正己烷中毒者尿中2,5-己二酮水平的分析被引量:3
- 1998年
- 正己烷中毒者尿中2,5-己二酮水平的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新港西路165号,510310)陈嘉斌陈利平正己烷作为饱和脂肪烃类,虽其急性毒性分类属低毒类,但因其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且有蓄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已考虑为高危险性毒物[1]。近年...
- 陈嘉斌陈利平
- 关键词:正己烷中毒尿液
-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涉及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文献,分析总结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点,为修订GBZ 84《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1990—2014年公开发表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相关文献,筛选有详细临床资料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5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文献共68篇,共计1 027例中毒患者,均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男性165例,女性862例,年龄中位数为28.3(13.0~59.0)岁,发病潜伏期以2.0~10.0个月多见。817例(占79.6%)患者有诊断分级记录,诊断为轻、中和重度慢性正己烷中毒分别为418、241和158例。736例(占71.7%)患者相关文献报告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水平,其中91.8%(676/736)患者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水平超过我国职业接触限值(180 mg/m^3)。慢性正己烷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626例(占61.0%)患者属感觉-运动障碍型,256例(占24.9%)患者单纯以运动障碍为主,145例(占14.1%)患者单纯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改变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且病情早期即可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156例(占15.2%)患者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尿2,5-己二酮水平,检出率为50.6%(70/156)。慢性正己烷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或方法,临床上以促进神经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效果更显著;954例患者报告治疗效果,治愈率为83.6%(798/954);156例(占15.2%)未治愈患者主要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其最重要的诊断手段;目前以综合治疗法为主,患者预后良好。
- 樊春月陈嘉斌宋燕芹王艳艳程樱郎丽
- 关键词:正己烷慢性中毒周围神经病文献计量学
-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初步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纳米碳酸钙接触水平以及纳米碳酸钙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35名接触纳米碳酸钙的工作人员为接触组,按照年龄和工龄1∶1匹配,以某事业单位35名无接触尘毒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接触组人群工作场所纳米碳酸钙颗粒计数水平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进行检测,计算累积CTWA。通过健康检查比较2组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分析接触组肺通气功能减退与纳米碳酸接触水平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接触组工作场所纳米碳酸钙颗粒计数水平中位数(M)为15716个/cm3,CTWA的M为2.419 mg/m3,上述2个指标均以包装岗位水平最高。接触组肺通气功能减退率高于对照组(57.1%vs 5.7%,P<0.01),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M:13.50 vs 10.70 g/L,P<0.05),补体3水平高于对照组[(1.15±0.15) vs (1.08±0.13) g/L,P<0.05],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1.17±0.18) vs (1.27± 0.13) mmol/L,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M均为0.50‰,2组上述2个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自变量引入标准为0.10、剔除标准为0.15的条件下,经校正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后,发现肺通气功能减退的发生和纳米碳酸钙累积CTWA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优势比为2.74,95%可信区间为(0.88~8.56),P=0.08]。结论纳米碳酸钙接触可导致肺通气功能减退、免疫系统反应和血电解质改变。肺功能检查可作为纳米碳酸钙接触人群的健康检查项目。
- 梁丽红黄振烈蒙得志阮小林董明杨展鸿赖关朝黄伟欣杨爱初陈嘉斌黄汉林
- 关键词:纳米纳米材料纳米碳酸钙肺功能损伤免疫球蛋白尿钙微核
- 38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及神经-肌电图特点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住院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进行病史采集,神经病学、神经-肌电图、心电图、生化和眼科检查及尿25-己二酮含量检测,并对患者工作时所使用的洗面水正己烷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患者所使用的洗面水正己烷相对含量为7.0%;发病潜伏期2~58个月,平均(8.5±2.7)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是四肢远端为主的对称性感觉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肌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损害改变;尿中均可检出25-己二酮,浓度为0.15~6.52 mg/L,不同中毒程度患者间尿25-己二酮水平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采用促进神经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疗。3例(7.89%)患者遗留有双手或小腿肌肉轻度萎缩,其余临床基本康复。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周围神经病的早期、重要的诊断手段;尿25-己二酮是正己烷中毒接触指标,但不能用作诊断分级指标;临床以综合治疗为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肌注促进周围神经恢复较有效及安全;患者预后良好。
- 樊春月黄汉林陈嘉斌王艳艳郎丽张莹
- 关键词:慢性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
- 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动采样器研制及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无泵型被动采样器。方法基于Fick扩散定律,以耐高温、均匀分布的无机多微孔渗透管为气体扩散管,管内定量填装全碳气凝胶吸附剂,制备得到PT-1型被动采样器,并对该被动采样器对正己烷、三氯乙烯、苯和丙酮等14种有机气体的采样速率、采样时间、采样精密度和采样风速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PT-1型被动采样器对14种有机气体的采样速率为27.51~39.63 m L/min,采样响应时间不超过20 s;在质量浓度为150 mg/m3的混合有机气体中,采样量与采样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7~0.999,饱和采样时间大于11 h;采样精密度为4.01%~9.85%;在0.05~0.70 m/s的风速范围内,对14种有机气体的采样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PT-1型被动采样器能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采样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无泵型被动采样器研制要求。
- 阮小林戎伟丰丘静静何嘉恒梁莹莹黄汉林陈嘉斌
- 关键词:采样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采样
-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甲基氯化锡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甲基氯化锡(TMT)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用去离子水作为吸收液采集,用四乙基硼酸钠衍生化成三甲基乙基锡,用正己烷萃取,以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离子选择模式(SIM)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TMT浓度在0.005-0.518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 mg/m3(采集工作场所空气7.5 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8%,样品回收率为98.0%-101.0%,平均采样效率为98.6%,样品在室温中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的检测。
- 吴邦华谢玉璇阮小林戎伟丰朱光华赖关朝夏丽华陈嘉斌马争唐小江
- 关键词:三甲基氯化锡
-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继发银屑病1例报告
- 职业性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一种职业病,临床上以皮肤损害、发热、肝脏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TCE药疹样皮炎合并肝肾损害、多脏器功能障...
- 张莹陈嘉斌夏丽华
- 文献传递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激素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介绍1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激素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提示激素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时,除激素的一般副作用外,还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停用激素后症状可缓解。
- 梁顺华夏丽华刘甜曾子芳陈嘉斌陈念光
-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激素精神症状
- 柴可群基于"中医肿瘤四则四法"论治肝癌治验阐微
- 柴可群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老师。柴可群教授从医三十余载,积累了大量的肿瘤临证经验,并总结归纳为"中医肿瘤四则四法",即"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
- 余志红陈嘉斌叶欣欣
- 关键词:肝癌
- 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分析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析。结果246例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患者中,观察对象53例(21.5%);听力损伤40例(16.3%),包括职业性轻度听力损伤34例(13.8%),职业性中度听力损伤4例(1.6%),职业性重度听力损伤2例(0.8%);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听力损伤者153例(62.2%),其中伪聋或夸大聋患者102例,占66.7%(102/153)。102例伪聋或夸大聋患者中,91例表现为纯音测听检查重复性差,占89.2%(91/102),主、客观听力检查不符合者98例,占96.1%(98/102)。结论在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中,利用纯音测听的重复性特征,结合听觉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ASSR)、声导抗等客观听力检查,对做好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郑倩玲刘移民杨爱初陈嘉斌夏丽华梁伟辉
- 关键词:职业性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