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宁
作品数: 179被引量:852H指数:18
  • 所属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相关作者

徐浩
作品数:281被引量:1,216H指数:1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祖茂衡
作品数:356被引量:1,445H指数:20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顾玉明
作品数:208被引量:1,016H指数:1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BUDD-CHIARI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张庆桥
作品数:191被引量:967H指数:1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肝静脉
许伟
作品数:223被引量:8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 苦参碱 下腔静脉 介入性
经下腔静脉支架行肝静脉成形术
目的:探讨经下腔静脉支架行阻塞肝静脉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11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曾在外院经历了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治疗,但9例患者术后腹水不能消退,2例于术后3个月腹水重新产生。经下...
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许伟刘洪涛
关键词:肝静脉阻塞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经颈静脉插管间断性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髂股DV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插管间断性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髂股DVT的可行性及疗效。 材料与方法:173例急性髂股DVT患者(右侧16例,左侧151例,双下肢6例),其中,男72例,女101例,年龄18-65岁(平均3...
徐浩祖茂衡李国均顾玉明张庆桥魏宁许伟刘洪涛
关键词:髂股颈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
文献传递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中或术后1~2天股静脉(均为右侧)穿刺处出现搏动性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显示瘤体大小(长径×短径)为1.2 cm×0.6 cm^10.4 cm×4.8 cm.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 5例接受超声定位下加压治疗者,时间持续20~40 min,瘤颈闭合和瘤体内血栓形成;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术(瘤体大小为2.5 cm×1.6 cm、3.8 cm×2.1 cm和10.4 cm×4.8 cm),其中1例1次成功封闭瘤腔,2例行2次凝血酶注射并持续压迫瘤腔直至愈合,总剂量分别为200 U、300 U和800 U,术后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过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邵永魏宁徐浩祖茂衡王兴田冯栋栋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股静脉凝血酶
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被引量:62
2001年
目的 探讨Budd Chiari综合征 (BCS)合并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8例BCS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 ,2例为肝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 ,16例为下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采用术前抗凝 (复方丹参和阿司匹林 )或抗凝 +尿激酶溶栓治疗 ,术中分次球囊扩张 +支架压迫 ,术后尿激酶溶栓 +抗凝治疗。结果  18例BCS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皆成功地实施了介入开通术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下腔静脉压力由 (31 82± 0 5 2 )cmH2 O(1cmH2 O =0 0 98kPa)下降到 (18 17± 0 38)cmH2 O。 2例肝静脉压力术前分别为 :42、41cmH2 O ,术后分别为 :15、16cmH2 O。随访 6个月至 6年 (平均 38个月 ) ,12例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6例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BCS合并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
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王诚许伟
关键词: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移位后的回收和重置
2010年
目的探讨如何安全有效的取出或重置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和方法本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食管支架取出器共进行了16例次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的回收或重置。结果取出并重置食管上段支架4例次,取出支架2例次;重置中段支架3例次;重置食管下段支架5例次,取出支架2例次。所有食管支架的取出或重置操作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行研制的食管支架取出器对移位的食管覆膜支架进行取出或重置是安全和有效的。
魏宁李国均祖茂衡徐浩顾玉明张庆桥许伟
关键词:食管狭窄介入放射学
局部麻醉和通气导管辅助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在局部麻醉和通气导管辅助下气管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25例恶性气管狭窄患者行局部麻醉和通气导管辅助下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情况.25例患者气促评级为2-4级,其中2级3例、3级18例、4级4例.治疗过程中,预先将1根4F单弯导管通过气管狭窄段置入一侧主支气管作为通气导管,根据患者的病情设氧流量为2-4 L/min,然后在维持通气的状态下予以置入气管支架,支架释放后再撤出通气导管.术后统计并分析气管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随访的相关数据.术前与术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在局部麻醉和通气导管辅助下气管支架置入术均获得成功,共置入气管支架25枚,其中筒状支架19枚、Y型支架6枚.置入通气导管通气后,所有患者的SaO2迅速提升至94%-97%,当气管支架输送器通过气管狭窄段时,所有患者SaO2仍可维持在92%-97%,均无呼吸困难,支架释放顺利.术后2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气促评级术后O级2例、1级19例、2级4例,呼吸频率及SaO2由术前的(30.0±2.1)次/min与(76.0±3.8)%改善至术后的(19.7±1.6)次/min(t=23.33,P<0.01)与(93.0±1.7)%(t=23.5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11个月,3例患者出现了支架相关并发症,其中支架断裂1例、支架再狭窄2例.结论 局部麻醉下通气导管辅助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并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魏宁傅宇飞徐浩祖茂衡王文亮肖晋昌王洵
关键词:气管狭窄
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25例布加综合征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5~17岁,平均(14.5±3.4)岁。本组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25例均行造影检查,其中下腔静脉型5例、肝静脉型15例、混合型5例。其中24例行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1例未治疗。结果24例行介入治疗后受累下腔静脉、肝静脉即刻畅通,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2.1±4.2)cmH,0(37~50emH,0)(1emH,O=0.098kPa)即刻降至术后(17.3±3.3)cmH,0(14~26emH:O),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30.6±2.9)emH20(26~36cmH20)即刻降至(18.8±4.2)cmH,0(15~26cmH,0)。症状和体征即刻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总体初次成功率96%。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8个月,7例出现再狭窄,5例给予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治疗后患者受累静脉再次畅通,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介入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
王磊祖茂衡顾玉明徐浩张庆桥魏宁许伟崔艳峰滕飞华浅近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儿童青少年介入治疗
肝静脉性Budd-Chiari的分型及介入治疗
目的 评价肝静脉阻塞性Budd-Chiari综合征(HVBCS)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330例HVBCS的患者经历了下腔静脉(IVC)和肝静脉造影.306例实施PTA、PTA和支架置入或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
徐浩祖茂衡张庆桥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
关键词:造影介入治疗
肝静脉阻塞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评价肝静脉阻塞性Budd Chiari综合征 (HVBCS)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83例HVBCS患者经历了下腔和肝静脉造影 ,71例实施介入治疗。结果  83例HVBCS分为中央性肝静脉阻塞 (COHV ,n =65 )和广泛性肝静脉阻塞 (EOHV ,n =18)两型。 65例COHV型皆成功地实施了PTA(n =46)和支架 (n =19)治疗 ,64例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6例EOHV型接受TIPS治疗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4例 ,2例发生了分流道再狭窄。结论 COHV型适应于PTA和支架治疗 ,疗效满意 ;EOHV型可采用TIPS治疗 ,长期疗效尚不够满意。
徐浩祖茂衡李国均顾玉明张庆桥魏宁许为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成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气管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评价气管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因气管良、恶性狭窄或气管瘘而行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患者,其中恶性气管狭窄27例,良性气管狭窄2例,肺癌术后气管残端瘘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气管瘘1例,通过阅读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资料,观察气管支架的位置、形态和相关并发症的表现,并进行评估。结果 31例患者共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8枚,Ni-Ti记忆合金支架28枚,22例支架在位良好,支架再狭窄5例,移位3例,断裂1例。所有图像均以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CT仿真气管内镜成像方式进行后处理。气管狭窄和瘘口部位、支架的位置、形态、通畅程度和相关并发症如再狭窄、断裂等均能从不同角度明确显示。结论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能简便、准确、客观的评价气管支架及其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刚张庆桥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关键词:气管狭窄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