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亮
作品数: 79被引量:69H指数:5
  • 所属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绍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唐欧杉
作品数:130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老年 疗效观察
成银宏
作品数:100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老年 起搏
陈丽娜
作品数:121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陈钟良
作品数:94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老年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秦丰明
作品数:123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房颤动 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基层医院双腔起搏器植入500例临床体会
2012年
心脏起搏器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虽然起搏技术日益成熟,但由于基层医院对起搏技术的掌握相对较低,且起搏器植入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从而限制了起搏器的应用。本文就我院500例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基层医院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
陈丽娜秦丰明唐欧杉成银宏陈钟良周浩亮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安全性并发症
Amplatz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操作中的常规应用
2016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用于治疗失同步的心力衰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能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左心室逆重构,改善远期预后。CRT起搏器的植入有别于常规起搏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冠状静脉窦,传统方法是先将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中十极电生理标测电极寻找冠状静脉窦,笔者采用Amplatz left1导管代替冠状窦电极寻找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电极,取得良好效果.
成银宏秦丰明唐欧杉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陶枫施涛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射频导管消融植入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窦
不同的抗菌方案对起搏器植入术后预防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起搏手术围手术期不同预防性抗菌方案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寻求较好的预防性抗菌方案。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选医院择期安装的单、双腔起搏病例270例,入选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均为头孢三代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或联合克林霉素;根据抗菌方案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110例,B组:110例,C组:81例,3组均在术前30min^2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A组持续1周、B组72h内、C组未使用;观察3组的术后发热病例数、白细胞计数及CRP升高例数,切口血肿及感染例数。结果 3组患者中术后发热发生率:A组5例为5.6%、B组6例为6.7%、C组3例为3.3%;术后白细胞及CRP升高1倍发生率:A组13例为14.4%、B组15例为16.7%、C组11例为12.2%;术后血肿发生率:A组4例为4.5%、B组3例为3.3%、C组2例为2.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选的270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急性起搏囊袋感染;3组患者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9例为10.0%、B组6例为6.2%、C组1例为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1,P<0.05)。结论起搏器经规范消毒处理,给予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制定适当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可有效遏制术后感染,并能有效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唐欧杉成银宏周浩亮陈丽娜吕进
关键词:围手术期起搏C-反应蛋白
胸痛微信群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胸痛微信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疗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建立胸痛微信群。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经本院确诊STEMI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由首诊医师床边心电图检查、并上传至2015年5月建立的胸痛微信群,心内科医师网上会诊,确诊为STEMI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PCI的30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门到导管室时间(术前时间),导管室内至血管再灌注时间(手术时间),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B时间),90和120min再灌注率。结果观察组术前时间(76.46±29.04)min和D-B时间(97.40±29.84)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9.21±49.16)min和(134.56±49.01)min(均P<0.05)。120min再灌注率观察组(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90min再灌注率[(21.26±6.06)min,36.67%]与对照组接近[(25.36±9.68)min,20.00%]。结论应用胸痛微信群能明显缩短术前时间、D-B时间、提高120min再灌注率。
唐欧杉葛孟华施凤梅吴坚成银宏陈洁陈钟良周浩亮陈丽娜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模式胸痛
不同起搏频率对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尖端扭转型室速的临床观察
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急诊,其有效治疗的方法是紧急心室起搏,但至今对这类病人的最佳心室起搏频率尚无明确,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心室起搏频率对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QT 间期影响及临床预后。1 ...
秦丰明唐欧杉陈钟良成银宏陈丽娜周浩亮吴群伟
文献传递
LDL亚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研究
陈丽娜陈钟良张伟光唐欧杉成银宏周浩亮吕进刘辉
该项目拟选取10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00例2型糖尿病对照者,通过高分辨率聚丙烯酰胺凝胶柱电泳及数字化扫描技术,检测低密度脂蛋白亚型。结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
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防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慢-快综合征常合并有心悸、头晕、黑朦,起搏治疗心动过缓和药物治疗心动过速相结合,可避免药物治疗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可抑制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旨在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或不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植入不同起搏器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以选择合适的起搏方法。
成银宏唐欧杉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秦丰明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生理性起搏疗效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报告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8例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为本科自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的住院病例,年龄61...
秦丰明唐欧杉成银宏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陶枫吴群伟
文献传递
50岁以上瓣膜性心脏病冠脉造影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情况。方法96例50岁以上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58例,常规予Judkins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并结合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瓣膜病的病因、病变部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冠心病11例,总发生率11.5%。其中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82例,合并冠心病7例,发生率8.5%,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14例,合并冠心病4例,发生率28.5%,两组相比P<0.05。多危险因素组46例,合并冠心病9例,发生率19.6%,少危险因素组50例,合并冠心病2例,发生率4%,两组相比P<0.05。主动脉瓣病变者合并冠心病2例,二尖瓣病变者合并冠心病3例,联合瓣膜病变者合并冠心病5例,各组相比P>0.05。结论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率不高且合并冠心病者多为非风湿性病因,其中危险因素组冠心病发生率较高,不同瓣膜病变在合并冠心病发病率上无显著性差异。
陈丽娜秦丰明成银宏陈钟良唐欧杉周浩亮吴群伟
关键词: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冠脉造影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戒烟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冠心病病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戒烟情况调查。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冠脉支架治疗的男性吸烟患者100例,平均年龄67.2±6.6岁,每日抽烟36±12支,烟龄17±6年,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8例,...
陈丽娜陈钟良唐欧杉成银宏周浩亮吕进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戒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