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楠
作品数: 85被引量:286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仕明
作品数:621被引量:2,53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 耳聋 内耳
冀飞
作品数:253被引量:1,06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听神经病 听力损失 言语测听
王倩
作品数:82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耳蜗植入术 植入者 糖尿病肾病
洪梦迪
作品数:68被引量:36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耳聋 耳蜗植入 植入后
韩东一
作品数:736被引量:4,492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 突变 耳蜗 GJB2
听神经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回顾和追踪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为更好地应用人工耳蜗治疗听神经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听神经病并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语后聋5例(植入年龄14.3~38.6岁)、语前聋30例(植入年龄1.1~13.7岁)。术后听觉言语评估方法包括:①声场助听听阈测试;②言语识别测试,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句子识别率测试,以及噪声条件下(信噪比为+10 dB)句子识别率测试;③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Mandarin Early Speech Perception test, MESP)、普通话儿童言语理解力测试(Mandarin Pediatric Speech Intelligibility test, MPSI)以及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MAIS)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 Toddler -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问卷评估。 结果22例受试者声场下250~4 000 Hz纯音平均助听听阈为(41.1±11.7)dB HL,其中语前聋患者平均为(39.1±10.9)dB HL,语后聋患者平均为(44.9±12.3)dB HL。4例语后聋听神经病患者进行了多次言语识别测试,其单音节识别率呈现逐渐提高趋势,而双音节和句子识别得分变异较大,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得分低于30%。30例语前聋听神经病植入者中,4例在开机1~3年后获得了言语识别能力,单音节、双音节和句子识别得分均超过60%,其中1例患者在开机1年后获得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得分。25例语前聋患者MAIS(IT-MAIS)的平均得分为(28.6±11.7)分,但个体变异度较大。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明确改善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阈,但对语前聋患者言语识别能力的补偿效果并不像听阈所反映的那样乐观,个体差异较大。
冀飞王倩陈艾婷洪梦迪李佳楠赵辉杨仕明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蜗植入术
内耳不完全分隔Ⅲ型(IP-Ⅲ)畸形病例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耳蜗不完全分隔Ⅲ型(IP-Ⅲ)患者的临床表现、干预手段和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3月-2016年6月间11例IP-Ⅲ耳蜗畸形患者病例。结果 11例患者均表现为出生后听筛未通过、对声音反应迟钝或听力丧失,听力学检查均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单纯IP-Ⅲ畸形7例、IP-Ⅲ合并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1例;IP-Ⅲ合并IP-II型(Mondini)耳蜗畸形2例;IP-Ⅲ合并Mondini畸形、LVAS畸形1例。共有10例患者实施并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术中出现"井喷"9例,无电极误入内听道,电极阻抗及神经反应遥测均无异常;植入后患者均1~4周内正常开机调机,1年后听觉表现趋于稳定,声场助听听阈测试示平均听阈为39.6±5.5dB HL,言语识别率单音节词表平均为40%,扬扬格词表平均为57%。结论IP-Ⅲ患者经人工耳蜗干预后对听力补偿效果佳;术前影像学检查为判断耳蜗发育情况的金标准,可有效预判和降低手术风险;尽管IP-Ⅲ畸形耳蜗植入存在井喷风险,但可被有效控制,术中CT的运用可避免电极误入内听道。
卢宇涵李佳楠孙丽冀飞杨仕明
关键词: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
听神经病患者普通话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neumpathy,AN)患者单音节识别测试的错误模式,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障碍方面的特点,探讨单音节言语识别测试对于AN诊断的作用。方法AN患者16例,共32耳;根据听力图曲线分为两个亚组:上升型听力组(15耳)和非上升型听力组(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2例(共32耳)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编制的言语测试材料在较高的测试强度下进行单侧单音节识别测试,记录每个测试耳的单音节识别得分和错误模式。错误模式分为8种:仅声母错、仅韵母错、仅声调错、声母错+韵母错、声母错+声调错、韵母错+声调错、声韵调全错、无反应。结果AN患者单音节总体识别得分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0.001)。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其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与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值均〈0.001)。AN患者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识别的错误所占比例较大。上升型听力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和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高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P值均〈0.001)。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和韵母的识别错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普通话四声识别能力差是AN患者区别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在单音节识别率、韵母和声调错误所占比例等方面存在特征性差异。心理物理测试对AN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冀飞陈艾婷赵阳郗昕李佳楠王秋菊李兴启韩东一杨仕明
关键词:前庭耳蜗神经疾病测听法言语单音节
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报道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尤其有特殊情况者)的应用,探索其在该类患者的适应症。方法对4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行振动声桥植入术,均为男性,年龄3-18岁(平均13.5岁),3例双耳畸形,1例单耳畸形,均为左侧植入,对具有特殊情况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完成手术。手术径路分为经面神经隐窝径路(3例)和面神经后径路(1例)。振动声桥植入方式分为镫骨振动型(2例)和圆窗振动型(2例)。对比开机前后听力与言语测听结果,及日常交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开机后,听力改善明显,0.25k-4kHz平均纯音或条件反射测听气导听阈改善35dB(开机前69dB/后34dB),助听后安静环境下65dBSPL语句识别率,双耳畸形者平均为86%(术前0%),单耳畸形者100%(术前100%),但噪声环境(-8dBSNR)下为20%(裸耳0%)。结论振动声桥植入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一种良好的听力解决方案,即便有些特殊情况者。
邹艺辉李佳楠陈艾婷戴朴韩东一刘会占杨仕明
关键词:振动声桥先天性畸形
声源定位测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6年
综述听觉系统声源定位的机制及声源定位测试的研究现状。目前,听觉系统对于声音在双耳间形成的特定信号来辨识方向性的机制已研究得较成熟,但听觉中枢如何整合双耳间信号特性来定位的机制尚不明白。研究表明,大部分听障患者在经过听力干预后的声源定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使用双侧人工耳蜗或结合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患者的声源定位能力较单侧使用耳蜗的患者好。
俞倩李佳楠杨仕明
关键词:声源定位人工耳蜗
成人双侧序贯植入人工耳蜗调机病例报告
2024年
目的通过人工耳蜗调机改善序贯植入双侧人工耳蜗患者的听觉感受,实现双侧听觉的对称和匹配,改善人工耳蜗言语分辨能力。方法利用人工耳蜗调机硬件、软件测量患者双侧人工耳蜗所需各电刺激参数,根据双侧人工耳蜗响度、音色等设置两侧的平衡及对称匹配;通过声场助听听阈测试、言语测听和主观量表评估量化人工耳蜗疗效;辅导患者使用听觉辅助无线调频系统改善在噪声环境下的信噪比,评估不同信噪比噪声下语句测试改善效果。结果(1)双侧对称匹配调机后,双侧助听听阈为20~30 dHL,左侧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46.7%,双音节词得分63%,安静下语句得分74%,+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32%。右侧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66%,双音节词得分60%,安静下语句得分45%,+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45%。双侧人工耳蜗使用1年调机后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76%,双音节词得分75%,安静下语句得分96%,+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34%。(2)使用无线调频系统辅助下人工耳蜗言语测试语句识别率分别为+10 dB信噪比52%,+5 dB信噪比64%,0 dB信噪比30%,-5 dB信噪比34%,-10 dB信噪比18%。结论对重度以上听障患者,序贯双侧植入效果优于单侧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调机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人工耳蜗患者在复杂情况下言语分辨困难时应使用辅助设备。
洪梦迪冀飞王倩冀飞王倩
关键词: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瘫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CI)后的面瘫并发症病例,探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3月~201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1299例患者中发生的面瘫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9例患者中,4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发生面神经麻痹,其中3例为迟发性面瘫,2例行面神经减压术,预后良好。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相对安全的手术,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较低,为0.31%,经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预后良好。
刘军张宇丽陈星睿王若雅李佳楠韩维举洪梦迪冀飞陈艾婷戴朴杨仕明韩东一
关键词: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并发症面瘫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工耳蜗技术日臻成熟,双侧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不再满足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所带来的局限好处。为追求更好的听觉感受、更高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本文在回顾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就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发展历程、主要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杜海侨李佳楠冀飞杨仕明
关键词:人工耳蜗双模式
老年及老年前期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探索人工耳蜗在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和全聋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先后对8例5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2~76岁,中位数5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佳.观察患者手术耐受及并发症情况.开机后3个月进行助听听阈评估和言语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神经反应遥测均引出反应.术后康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开机3个月后声场内言语频率平均助听听阈啭音(听力级)为35~50 dB,但言语测听结果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单音节、双音节、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句子可实现较好识别率.结论 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可耐受全身麻醉状态下的人工耳蜗植入,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则为安全的手术,但部分病例为中耳炎(胆脂瘤)或颞骨外伤等因素导致,需要特别注意中耳情况.老年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可明显改善言语识别能力.
杨仕明李佳楠冀飞陈艾婷洪梦迪戴朴郗昕韩东一翟所强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老年人听觉丧失耳外科手术
CHARGE综合征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病例报道2例被引量:2
2020年
CHARG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由多种疾病组成,其每个字母代表一种疾病的英文名称首字母,即:眼组织病变(C)、心脏疾病(H)、后鼻孔闭锁(A)、生长与发育延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R)、生殖系统发育不良(G),以及耳部异常和/或耳聋(E)[1]。目前,随着其致病基因CHD7检测的发现,大大提高了CHARGE诊断的精准度[2]。Sanlaville等研究结果显示CHARG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三分之二的病例由于CHD7基因突变引起[3]。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此种病征的方法之一,但其术后效果在文献中存在较大差异[4,5]。本文对两例语前聋儿童的疗效进行了报道。
王倩陈伟陈伟李佳楠陈艾婷杨仕明
关键词:人工耳蜗言语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