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爱玲
作品数: 30被引量:91H指数:5
  • 所属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潍坊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季泰令
作品数:52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AG490 脑损伤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 窦血栓形成
李敬田
作品数:79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 抑郁症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孙金红
作品数:16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心肌梗死 遵医行为 糖尿病
刘晓红
作品数:17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遵医行为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护理
曹少鹏
作品数:4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AG490 穿刺引流术 CT片 CT机 脑内血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MMP-9、TIMP-1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5例(COPD组)、查体健康者20例(对照组),根据COPD组肺功能及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及TIMP-1;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记录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析COPD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血清MMP-9、TIMP-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P<0.01或<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OPD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3、-0.776,P均<0.01)。结论血清MMP-9、TIMP-1水平与COPD病情程度相关,病情越重,MMP-9、TIMP-1越高,且与FEV1%呈负相关;提示血清MMP-9、TIMP-1变化可作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林松娟刘美娟季泰令杜爱玲王萍李蕾
关键词:明胶酶类肺功能
褪黑素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正常者的白昼和黑夜的尿中褪黑素的代谢产物6-羟基硫酸褪黑素(6-SMT)的变化,以研究褪黑素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对入选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昼夜血压。用ELISA法测定患者白昼和黑夜尿6-SMT含量,并计算黑夜/白昼尿6-SMT比值。结果各组患者的黑夜尿6-SMT量高于白昼(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的黑夜尿6-SMT量和黑夜/白昼尿6-SMT比值低于杓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1)。在各组内,各黑夜/白昼尿6-SMT比值与其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褪黑素在人体存在昼低夜高的生理节律,血压节律呈现杓型分布的杓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其褪黑素在黑夜分泌较多。而在非杓型高血压组褪黑素黑夜分泌明显减少,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存在密切关系。褪黑素的黑夜分泌量与夜间血压下降程度相关,其节律性分泌与血压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黄丽红郭民杜爱玲崔洪伟郭占利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褪黑素生物钟高血压病
AG490对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AG490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创伤组、AG490干预组各48只,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对应伤后4 h、1 d、3 d、7 d时间点,每亚组各12只大鼠。应用液压冲击法制作脑创伤模型。应用伊文思蓝渗透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6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的表达。结果 (1)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损伤后4 h、1 d、3 d、7 d,创伤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创伤脑组织伊文思蓝渗透量分别为(10.4±1.2)、(16.0±1.4)、(22.3±2.0)、(8.4±0.9)μg/g湿脑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G490干预组各时间段伊文思蓝渗透量分别为(9.1±1.0)、(12.8±1.1)、(17.5±1.4)、(7.1±0.8)μg/g湿脑组织,均明显低于创伤组(均P<0.01)。(2)IL-6 mRNA及TNF-αmRNA表达:脑创伤后4 h、1 d、3 d、7 d,创伤组IL-6 mRNA及TNF-αmRNA表达量分别为2.31±0.35、2.73±0.35、3.32±0.29、2.14±0.24和7.46±1.18、9.42±1.54、13.76±1.89、6.28±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AG490干预组IL-6 mRNA及TNF-αmRNA表达量分别为1.14±0.22、1.54±0.23、1.94±0.32、1.26±0.21和5.57±0.88、7.78±1.02、11.51±1.29、5.05±0.97,均低于创伤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P-JAK2的表达:脑创伤后各时间点,创伤组P-JAK2阳性细胞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分别为17.4±2.7、56.2±6.7、26.1±5.4、15.3±2.5;AG490干预组分别为12.2±1.4、41.5±4.6、19.4±4.1、9.6±2.0,均低于创伤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TBI后急性期,AG490可通过抑制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明显抑制脑组织炎性因
张合鹏杜爱玲李磊孟宪兵王振刚曹少鹏李广文季泰令
关键词:脑损伤AG490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脑屏障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内皮功能障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研究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障碍的有关标志物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脏病患者房颤组 (30例 )、无房颤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7例 )的血浆P -选择素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水平。结果 房颤组血浆P -选择素及vWF水平显著高于无房颤组及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无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亦增高 (P <0 .0 1)。结论 慢性房颤组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血栓的形成。
杜爱玲孙金红
关键词:慢性心房颤动内皮功能障碍血浆
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123例冠心病(CHD)及可疑CHD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其中A组20例(Gemini评分0分),B组20例(Gensini评分1—20分),C组49例(Gensini评分21—40分),D组34例(Gensini评分〉40分);均于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比较四组血浆BNP水平,分析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四组血浆BNP水平经Lg(BNP)转换后,B、C、D组Lg(BNP)均明显高于A组,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明显高于C组(P〈0.05或〈0.01);血浆BNP水平与Gem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a=0.849,P〈0.01)。结论CHD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正相关;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程度,为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宇彬马娟孟春杜爱玲刘思伟李敬田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B型钠利尿肽
AG490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系统的主要介质,是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各种创伤、感染等病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被激活,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炎症反应。
曹健锋季泰令杜爱玲张兴光曾现伟杨斌李瑜潘顺张波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激活创伤性脑损伤AG490急性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急性冠脉综合征国产药物支架置入患者血清hs-CRP、sICAM-1和sFas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国产药物支架置入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ACS患者55例分为PCI国产药物支架置入35例(观察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 d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较术前升高(P均<0.01),术后3 d hs-CRP及sICAM-1较术后1 d升高(P均<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sICAM-1、sFas含量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 d以上三者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s-CRP、sICAM-1和sFas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0.272、0.456、0.537,P均<0.05)。结论国产药物支架置入术可能短时间内触发及加重炎症反应,支架置入患者体内存在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不足。
王宇彬张玉清马娟杜爱玲隋萍李敬田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凋亡相关因子
心悦胶囊对介入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介入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成功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心悦胶囊,连服6个月。观察所有入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血清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检测血清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NT-proBNP,LVEDV,LVESV,NF-κBp65,TNF-α及MD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IL-10,SOD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NT-proBNP,LVEDV,LVESV,NF-κBp65,TNF-α及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IL-10,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悦胶囊可保护急诊PCI术后AMI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杜爱玲刘晓红刘晨辉宋吉哲李敬田
关键词:心功能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AG490对大鼠脑损伤后CD40和CD45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AG490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D40、CD45表达以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大鼠60只;各组根据脑损伤时间再分为6、12、24及72h亚组(各15只)。应用液压冲击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CD40、CD45的表达,采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创伤组伤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其中6 h为高峰期,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AG490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创伤组低,24和72 h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创伤组脑组织CD40表达水平逐渐升高,24 h达高峰,然后开始降低;CD45表达持续增高,72 h最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CD40、CD45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G490干预组各时间点CD40、CD45表达水平均低于创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AG490可能通过降低脑组织CD40、CD45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王伯胜杜爱玲曾现伟曹健锋杨斌季泰令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G490
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3g/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GSH-Px、MD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GSH-Px及M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
胡慧李敬田杜爱玲
关键词:左卡尼丁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