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珍
作品数: 63被引量:50H指数:4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刘研
作品数:110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地能利用 太阳能集热器 地下换热器 井群 集热
王国华
作品数:112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电池 汽车 热管理 热舒适性 动力电池组
解方喜
作品数:500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活塞 发动机 可变压缩比 活塞销 压缩比
苏岩
作品数:494被引量:3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活塞 可变压缩比 发动机 活塞销 压缩比
李明
作品数:318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热管理系统 汽车空调 电子膨胀阀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系统
基于车辆余热蓄能利用的作用特性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暖车热环境需热量确定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蓄热能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余热蓄热器设计,并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PCM,采用模块封装,组合成不同规格的蓄热器。通过CFD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车余热利用在车内热环境中的作用,特别分析汽车运行工况和蓄热器并联迭加蓄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对未来汽车余热相变蓄热研究与利用具有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
高青王永珍王国华王琱李明马纯强
关键词:相变蓄能数值模拟传热
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
为践行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协同育人目的,作者在工程热力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过程,尤其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中把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案例、多路渗透的融合方法值得广大同行在进行课程思政时借鉴与参考。
王永珍高青金英爱刘研李明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
射流角度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通过模拟冲击射流除霜时风窗玻璃外表面上霜层的二维固、液融化现象,研究了射流角度(碰撞角和平面角)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效果的影响。文章重点阐述了射流角度对流动状态、玻璃表面温度、平均液相率、液态分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碰撞角和平面角对除霜效果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存在最有利的作用参数区间;在约定条件下存在最佳效果的碰撞角(60°)和平面角(10°)。
王永珍高青王国华马纯强马宁
关键词:车辆工程风窗玻璃除霜冲击射流
一种基于减温水量的主蒸汽各过热器进出口温度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减温水量的主蒸汽各过热器进出口温度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锅炉额定蒸发量D,过热蒸汽温度t℃,过热蒸汽压力PMPa,锅炉给水温度t<Sub>gs</Sub>℃;步骤2:确定各段进出口压力;步...
江彦李明黄海珍王永珍蒋志鹏
文献传递
地能利用技术及其供热供冷装置研制开发
高青于鸣白金玉乔广丁宁李明玄哲浩王国华崔树琴金英爱王永珍尹涌兰陈海波刘研肖宝兰肖忠成方瑛赵晓文矫振伟
利用地能供热供冷是新型的暖通空调形式,它集环保、节能、良好的可再生自然能量资源利用、蓄能再利用、保护建筑周遍环境和美化室内建筑环境于一身的新技术。可以预计地源热泵将对建筑环境采暖与空调发展进步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推动建筑环...
关键词:
关键词:供热供冷地下换热器
锥面传动的可变压缩比活塞
本发明公开了锥面传动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紧凑型差、可靠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由过渡轮、传动齿轮、定位板、保持架、轴套、传动轴、直齿锥齿轮、电机轴、活塞销孔、电机、法兰盘、活塞销、活塞头下体、螺钉孔、定位板座...
苏岩靳理想姜北平韩永强解方喜王忠恕王永珍王静文
文献传递
柜式空调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柜式空调。;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调节室内温度。;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王永珍沈纯王国华
一种具有电磁式位置反馈的可变压缩比活塞
具有电磁式位置反馈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属于活塞往复式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动机(14)进行驱动,实现对内燃机压缩比的调节,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同时在活塞上部(19)与活塞下部(12)之间安装一种具有短路环的传感...
苏岩沈博解方喜李小平金兆辉姜北平李盛成王永珍马家义
文献传递
空调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空调。;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王永珍沈淳王国华
新工科高校课程教学及评价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变化,高等院校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多。以新工科院校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分析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课程科学的评价手段,同时在学生和教师中进行调研,意在从教学对象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一种优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法,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刘研王永珍金英爱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程评价传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