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宁新
-

-

- 所属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王原路

- 作品数:26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隆乳术 创面愈合 乳腺组织瓣 术后并发 半导体激光
- 邓慧

-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天麻 唇裂 一期修复 完全性唇腭裂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宋儒耀

- 作品数:33被引量:2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腭裂 缝牵张 缝牵张成骨 腭裂修复术 乳房
- 邓慧

-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术后并发 激光治疗 包膜挛缩 隆乳术 矫治
- 寿柏泉

- 作品数:182被引量:5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平阳霉素 平阳霉素治疗 鱼肝油酸钠 海绵状血管瘤 混合性血管瘤
- 聚四氟乙烯薄膜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中的应用
- 1993年
- 用聚四氟乙烯薄膜作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中的截骨间隙的填隔材料,不仅可代替自体组织而且手术简便,本文报告9例,经随访1~16年,收效良好。
- 寿柏泉孟照业程宁新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聚四氟乙烯薄膜
- 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
- 目的通过两组不同腭裂修复术后患者的鼻咽内窥镜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患者分为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组(重建组,22例)和改良兰氏腭裂修复术(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观...
- 程宁新赵敏邓慧戚可名吴戴红方真宋儒耀
-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腭咽闭合
- 文献传递
- 口腔面颈部双原发恶性肿瘤(附8例报告)
- 1989年
- 双原发恶性帅瘤(亦称双癌或多癌)是指同一宿主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以上的原发癌而言。1869年Billroth首次报告了双癌病例。其后随着人们的不断认,国内外均有报道[’一"l,但发生在口腔面颈部的双癌报道不多。我科1979年4月至1988年4月收治了8例,均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面颈部双癌。现报告如下。了户病例简介例1:男、;
- 寿相泉孟昭业程宁新孙阳
- 关键词:口腔肿瘤恶性肿瘤颌面肿瘤
- 应用b-FGF刺激的软骨细胞构建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和体内组织工程化软骨构建的影响。 方法 细胞取自猪耳软骨 ,用Ham′sF 12培养液体外培养 ,实验分两组 :培养液含b FGF组 (b FGF组 ) ,培养液无b FGF组 (对照组 )。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 ,于 (12 75± 1 2 6 )d后分别收集 2组第 2代细胞 ,进行细胞增殖倍数比较 ,并按 5 0× 10 6 cell ml浓度与聚环氧乙烯 (Plu ronic)混合 ,制成细胞 生物材料复合物 ,按每一样本 0 5ml注射到猪自体皮下 ,8周后取材 ,从重量、体积、GAG含量和组织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b FGF组细胞贴壁呈类成纤维细胞样 ,对照组细胞贴壁呈多角形 ;各组第 2代细胞数和原代细胞数相比 ,b FGF组扩增 70倍 ,对照组为 5 4倍 ,b FGF组是对照组的 12 7倍 ;8周后取材 ,b FGF组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平均重量和体积为 0 371g 0 370cm3,约是对照组的 2倍 ;GAG含量和组织学上 ,两者均非常接近正常猪耳软骨。结论 培养液中应用b FGF ,原代软骨细胞能在 2周内大量扩增 ,并能在体内构建良好的软骨 ,这有助于解决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缺乏问题。
- 丁小邦程宁新陈兵夏万尧崔磊刘伟曹谊林
- 关键词:B-FGF软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学
- 整形美容外科可注射性材料的进展被引量:17
- 1999年
- 程宁新高尔清
- 关键词:整形美容外科
-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Gy/次,5次;或2Gy/次,8~10次,总剂量15~20Gy;γ射线的剂量为5~6Gy/次,2~3次,总剂量15~20Gy),放射治疗结束、切口拆线后1周内开始运用硅凝胶膜贴敷,每日至少贴敷12h以上,连续1~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经综合治疗后痊愈241例(192/49),占67.5%;显效74例(48/26),占20.7%;有效23例(14/9),占6.5%;无效19例(11/8),占5.3%;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例(2.0%)出现放射性损伤,创面发生溃疡,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瘢痕未复发;315例(88.2%)患者治疗部位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惠俐徐士亮陈元良李平程宁新
- 关键词:皮肤瘢痕疙瘩硅凝胶膜Γ射线
- 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为单侧唇裂鼻畸形婴儿期一次整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0~ 3岁正常儿童和唇裂患者的头部标本做显微解剖及铸形和透明标本。结果 :正常儿童上唇部动脉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 ,大多左右侧上唇动脉吻合成动脉弓 ,上唇动脉有分支分布于鼻端 ,分布于外鼻的动脉主要有鼻背动脉、鼻外侧动脉、鼻翼动脉和鼻翼下缘动脉 ,且形成非常丰富的吻合。单侧完全唇裂患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 ,终止于鼻翼基部 (患侧 )和鼻小柱基部 (健侧 ) ,外鼻的动脉来源及分布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
- 向宇燕邓细河徐达传周小兵唐茂林孙贺程宁新黎凡崔颖秋姜杰翟佳羽
- 关键词: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解剖学基础
- 对超声检查隆乳术后包膜挛缩与假体状况的检诊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应用超声检查探讨隆乳术后包膜挛缩与假体状况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隆乳术后严重包膜挛缩 2 2例。记录假体植入年限、临床表现及手术中的状况。结果 超声检查示严重包膜挛缩患者呈现典型的纤维包膜增厚 ,4 4个乳房假体有破裂 /渗漏影像的 33个 ,占 75 %。术中发现乳房假体破裂 /渗漏的 35个 ,发生率为 79 5 % ,均为置入 5年以上的假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77 1%。结论 隆乳术后 5年以上的乳房假体破裂 /渗漏是导致严重包膜挛缩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有助于包膜挛缩的评估、假体破裂 /渗漏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选择。
- 张小曼钟红程宁新丁小邦邓慧
- 关键词:超声检查隆乳术包膜挛缩
- 充注式乳房假体渗漏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充注式乳房假体渗漏分析程宁新自从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1991年宣布暂停使用硅凝胶充填的乳房假体后,充注式乳房假体已逐渐取而代之,应用最广。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其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假体渗漏,已开始有所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例进口充注式乳房假...
- 程宁新
- 关键词:乳房假体充注式
- 充注式乳房假体的研究
- 1995年
- 充注式乳房假体(Inflatable MammaryProsthesis 简称 IMP)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由于其质量问题而未能在临床上受到重视。1992年美国 FDA 强制性颁布了在1994年4月16日之前暂禁止使用硅凝胶乳房假体之后,IMP 产品再次出现在医用材料市场上。
- 程宁新郑东风
- 关键词:包膜挛缩硅凝胶乳房假体乳房再造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