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义
作品数: 48被引量:194H指数:8
  • 所属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倪西源
作品数:39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棉花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黄吉祥
作品数:24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QTL定位
张冬青
作品数:90被引量:507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双低油菜 选育 油菜新品种
张尧锋
作品数:55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选育 品种选育 油菜新品种
陈飞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含油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BRASSICA
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张冬青张尧锋林宝刚王积军赵坚义王岳钧阮晓亮阮关海曹开蔚刘磊刘鹏汪继南王莹余华胜华水金
针对长江流域油菜品种存在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等难协调的技术瓶颈,该项目从种质资源创制和育种关键技术创新着手,开展高产、高油、多抗、适宜机械化油菜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历经20余年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1.创...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一个代表性核心种质的遴选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遴选核心种质。【方法】将来自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500余份,按照其品质特点、地理位置、生长习性分组并按比例取样,建立由87个品种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EST-STS标记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剔除遗传冗余,选出代表该500余份资源的核心种质并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评价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选择背景下,EST-STS和SSR标记的多态性检出率相仿(39%~40%),每对EST引物与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相近。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把87个品种分成中国和国外油菜两个类群,进一步在约0.70处类群Ⅰ和类群Ⅱ又分别产生中国"双低"、中国"双高"以及欧洲冬油菜和欧洲春油菜各两个亚组。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剔除遗传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85的遗传冗余,获得78个品种的核心种质。【结论】EST-STS是一种经济、有效具有功能信息的分子标记,功效与普通SSR标记相仿;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为甘蓝型油菜4个组的划分提供了依据;78个品种组成的核心种质保留了预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可作为本研究中500余份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加以利用和保存。
任丽平倪西源黄吉祥雷伟侠曹明富赵坚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ST标记核心种质
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后代DH群体种子硫苷分析(英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个来源于不同育种方法的DH群体的硫苷组成,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各DH群体单株硫苷总量及分量均发生不同程度分离;主要硫苷组分在不同群体中变异程度不同;两个低硫苷亲本杂交,小孢子培养后代(DH系)...
雷伟侠范志雄孙秀丽杨立勇何冬丽赵坚义杨光圣
文献传递
利用IF_2群体定位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QTL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利用Sollux/Gaoyou DH群体株系间随机交配构建了包括134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immortalized F2population)。采用QTL Network 2.0软件对含油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进行了4个环境下的联合QTL定位,分析QTL的加性、显性以及相关的上位性效应。结果在7条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上述3个性状相关QTL共8个。除qSWC6和qSPA2,1个含油量,4个千粒重和1个角果粒数QTL与多环境下SG-DH群体定位结果区间重叠,加性效应方向一致,效应值相仿;主效含油量QTL qOILA7和3个千粒重QTL qSWA7,qSWC2,qSWC4无显性效应;qSWC6兼具加性和显性效应,qSWC8加性为主,微效显性,显性效应均呈负向;但两个角果粒数QTL qSPA2和qSPA6除加性主效外,还存在正向显性效应;4对上位互作QTL中,除qOILA7,其余7个位点均只有微弱互作效应。并对qOILA7和qSWA7/qSWC8连锁标记辅助选育提高油菜含油量和千粒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加性效应为主,F1代无杂种优势,因而欲提高杂交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增加千粒重,需要培育高含油量和大粒亲本材料;而控制角果粒数基因同时具有较强的加性和正向显性效应,利用F1杂交种可望获得超双亲的杂种优势。
程爽孙中永黄吉祥曹明富赵坚义
关键词:永久F2群体QTL含油量
一种检测油菜除草剂抗性ALS基因的KASP标记引物组、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油菜除草剂抗性ALS基因的KASP标记引物组、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KASP标记引物组包括用于检测BnALS1基因和BnALS3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BnALS1和...
石江华余华胜傅鹰王枟刘张尧锋黄吉祥李素娟郑滔倪西源赵坚义
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3号的选育
2001年
浙双 3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以高产、抗病品系 82 769为母本 ,扬 2 0 0 8×鲁 6的F3 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寒、抗倒伏、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长江下游片 3年度区试结果 ,平均产量 2 132t 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6 71%。 2 0 0 1年 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张尧锋张冬青丁厚栋赵坚义
关键词:双低油菜选育栽培要点
油菜籽油脂形成相关候选基因定位(英文)
在已构建的具有高含油量遗传背景的SG连锁图谱上,新增BBSRC微卫星标记42个,芸苔属EST-STS标记31个以及15个具有含油量相关候选功能基因信息的STS或CAPS标记。这些标记位点涉及12个直接或间接与油菜籽油脂合...
赵坚义倪西源王锐之徐飞雷伟侠
文献传递
单、双低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3年
加拿大领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世界单、双低油菜品种发展迅猛.浙江省已育出适于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单、双低油菜新品种浙优袖1号和2号。
陈曼玲张冬青赵坚义蒋立希
关键词:油菜育种
甘蓝型油菜分子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筛选双亲配组,获得强优势高产组合提供依据.根据18个RAPD引物对3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分析,用获得的97条高分辨率多态性条带进行遗传聚类,在相似系数约0.65处所有材料被划分为中国双高品种、中国双低品种、欧洲和加拿大春油菜以及欧洲和加拿大冬油菜4大类群;从不同类群中选取来自不同产区的9个品种,采用半双列杂交产生的36个组合进行产量鉴定和性状考察.结果表明:1)按36个组合分析,遗传距离与产量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无显著相关(r=0.032和-0.042),但单株产量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8和0.718,均呈极显著相关;2)按10种组合类型分析,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为0.789和0.659,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平均产量与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06,达显著水平;3)产量前10位的组合中,中×欧组合占了6个,优势强度和产量表型均优于其他类型组合,尤其中×欧春组合优势和产量最为突出;4)分析10个高产组合的优势来源,分别有9个和8个组合的单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呈正向优势,4个组合粒数/粒质量表现出优势互补.说明单凭品种间分子距离不足以准确预测油菜杂种优势和决定亲本配组;中×欧组合类型中获得强优势高产F1杂交种的机率较大;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产量水平、品质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认为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中,应优先利用国外双低春油菜品种基因资源.同时,注重选择单位面积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同时有显著正向优势或千粒质量和角果粒数互补优势明显的组合类型.
徐小栋陈飞倪西源张晓伟赵坚义
关键词:杂种优势
甘蓝型油菜生育类型与产量构成的分析
1991年
用自交保纯5代以上,具有不同熟期和产量水平的100个国内外品种,于1987年和1988两年直播于本院试验场。通过常规、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1)年度间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油菜的生育进程和植株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其中以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变化为最大。(2)在多枝多果年份,影响产量潜力递增的主要因子是有效角果数;多粒少果年份,果数、粒数、粒重3因素均起重要作用。(3)浙江省油菜的育种应把有效角果数列为主攻目标,发展多果多村和多果大粒型的品种类型。(4)品种早熟性的选育,关键是选初花较早且花期较为集中,终花也较早的类型。(5)早中熟生育类型各生育阶段的理想构成是:适中的生育前期和中期,较长的生育后期。
赵坚义陈曼玲张冬青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生育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