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晓燕
-

-

- 所属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相关作者
- 刘正坪

- 作品数:120被引量:60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 研究主题:茄子 拮抗细菌 桃褐腐病菌 贵重仪器 引物
- 魏艳敏

- 作品数:90被引量:3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 研究主题:抑菌谱 线虫 抑菌活性 贵重仪器 微生物菌肥
- 尚巧霞

- 作品数:123被引量:2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
- 研究主题:草莓 病毒检测 抑菌谱 贵重仪器 引物
- 刘素花

- 作品数:37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桃褐腐病菌 芽孢杆菌 拮抗细菌 抑菌作用 BJ
- 王树雪

-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抑菌作用 草莓根腐病菌 草莓根腐病 拮抗细菌 抑菌物质
- 北京昌平地区草莓根腐病菌种类鉴定被引量:28
- 2015年
- 明确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真菌种类,可正确有效地指导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本试验采用单孢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从昌平地区所采集的草莓根腐病株中共分离得到41个菌株。采用病土定植法测定菌株对草莓幼苗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菌株均可引起草莓根腐病,致使草莓根部及根茎基部发育受阻,缢缩变黑,腐烂折断;造成地上部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甚至死亡。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其中39株可以鉴定到种,分别属于10个属的15个种,另外有1株只鉴定到属,1株只鉴定到科。在41个菌株中,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4个种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菌株总量的29.25%、12.20%、12.20%、9.75%;致病力最强的种类为伏革菌科真菌、棒形拟盘多毛孢和胶孢炭疽菌,其次为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木贼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发病率均可达50%;淡色生赤壳、伏革菌科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Stachybotrys chartarum、Neonectria radicicola等为首次报道的草莓根腐病致病菌。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北京昌平地区草莓主产区中草莓根腐病的防治,并为草莓根腐病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参考。
- 张阳刘正坪魏艳敏尚巧霞李永强赵晓燕
- 关键词:草莓根腐病病菌分离病菌鉴定
- 三种中药提取物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菌作用被引量:9
- 2009年
-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标明: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 杨金凤李鹤刘素花胡海文刘正坪赵晓燕
- 关键词:中草药提取物桃褐腐病菌抑菌作用
- 桃褐腐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被引量:8
- 2009年
- 为了筛选和鉴定桃园土壤中对桃褐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16SrDNA基因分析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方法。从北京平谷区桃园土样中分离的42株细菌中筛选出了11株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其中F3和Y4的拮抗效果最好,抑菌带的宽度分别为13.83mm和14.67mm,F1和F4抑菌效果次之,抑菌带宽度分别为11.83mm和12.00mm。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F3和Y4对桃褐腐病菌的菌丝有致畸作用,并且F3和Y4的培养滤液还能够抑制桃褐腐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经鉴定表明:F1、F3、F4和Y4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胡海文杨海清王朋刘素花赵晓燕刘正坪
- 关键词:拮抗细菌桃褐腐病菌生理生化反应
- 部分葡萄品种酸腐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7
- 2012年
- 酸腐病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严重发生的病害之一,引起中后期果穗腐烂,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2010-2011年笔者调查了北京地区24个不同葡萄品种酸腐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对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1个酿酒葡萄品种聚为3类。第1类,‘小味尔多’、‘小芒森’和‘赤霞珠’病情指数最低(2.08~4.17);第2类,‘胡桑’、‘阿拉奈尔’和‘品丽珠’病情指数居中(5.83~9.17);第3类,‘长相思’、‘佳美’、‘雷司令’、‘梅鹿辄’和‘维奥尼’病情指数最高(16.25~20.00)。13个食用葡萄品种也聚为3类。第1类,‘茉莉’、‘红伊豆’、‘巨峰’和‘黑奥林’发病最轻,病情指数最低(1.00~5.00);第2类,‘世纪无核’、‘玫瑰香’、‘龙宝’、‘黄意大利’、‘京蜜’、‘金香玉’和‘魏可’病情指数居中(7.00~10.67);第3类,‘里扎马特’和‘亚都蜜’,发病最重,病情指数最高(15.67~18.00)。试验为葡萄酸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依据。
- 张夏兰李兴红蔡建波燕继晔胡盼耿文龙赵晓燕魏艳敏
- 关键词:葡萄酸腐病病情指数
- 桃树根际拮抗细菌CE抑菌物质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和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进一步了解拮抗细菌CE的抑菌作用机理,采用了膜透性试验、抑菌试验、电镜观察、孢子萌发和离体接种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拮抗细菌CE抑菌物质能引起桃褐腐病菌菌丝细胞膜透性变化,导致电解质外渗和培养液电导率增加;致使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异常,细胞内液泡增多,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并对桃褐腐病菌的侵染和病情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的效果。同时通过温度、紫外线、酸碱度和蛋白酶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抑菌物质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CE的抑菌物质具有抑菌活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 杨海清赵筱萌赵晓燕刘正坪
- 关键词:拮抗细菌抑菌物质抑菌机理
- 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被引量:6
- 2010年
- 以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为供试菌株,研究了酶系组成、液体培养基、菌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以及等渗液、固体再生培养基、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Fries(1/2)液体培养基培养24h,在10mg/mL崩溃酶+5mg/mL纤维素酶+20mg/mL蜗牛酶+10mg/mL溶菌酶的混合酶液中28°C酶解4h为桃褐腐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采用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以含Ca2+的STC为等渗液的液体培养基和含蔗糖及Ca2+的Fries(1/2)固体培养基为桃褐腐病菌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经过观察与测定,再生菌株保持了原有的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接种桃果实后发病率为100%。
- 薛伟赵筱萌刘素花赵晓燕刘正坪
- 关键词:桃褐腐病菌原生质体
- 李子干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正>干腐病是北方干旱地区果树主要枝干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核果类和仁果类等多种北方广泛种植的蔷薇科果树。该病在条件适宜时发病猖撅,苗期为害引起大面积幼树死亡,是苗圃最危险的病害。
- 赵晓燕魏艳敏刘素花邓旭楠刘正坪
- 文献传递
- 3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抑菌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菌株的抑菌作用,以草莓根腐病菌C16-4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孢子萌发法、产孢量统计法和光学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的菌株和代谢产物都能够抑制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生长,并且在代谢产物中含有脂肽类物质;这些脂肽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度可以达到9.5、8.5、7.0mm;3株枯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抑制率分别为79.2%、50%和33.3%;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推迟和抑制的作用,在处理24h内的任意时段孢子萌发率均低于对照;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变化,发现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能致使菌丝细胞壁表面粗糙,出现细胞膨大、扭曲等畸形现象。
- 刘双赵晓燕杨瑞魏艳敏尚巧霞刘正坪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草莓根腐病菌
-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7年
-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降解植物细胞壁果胶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是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因子之一。文中对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表达调控以及与病原真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赵晓燕刘正坪
- 关键词: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李子干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干腐病是北方干早地区果树主要枝干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核果类和仁果类等多种北方广泛种植的蔷薇科果树川。该病在条件适宜时发病猖撅,苗期为害引起大面积幼树死亡,是苗圃最危险的病害。大树枝干发病严重时,可造成主枝坏死,甚至整株的死...
- ZHAO Xiao-yan赵晓燕WEI Yan-min魏艳敏LIU Su-hua刘素花DENG Xu-nan邓旭楠LIU Zheng-ping刘正坪
- 关键词:病原菌鉴定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