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红渝
作品数: 55被引量:312H指数:9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左川
作品数:94被引量:748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诊断学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类风湿关节炎 医学教育
刘芳
作品数:788被引量:4,194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新生儿 超声检查 超声
付平
作品数:631被引量:3,211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肾损伤 糖尿病肾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黄颂敏
作品数:222被引量:1,289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高糖 高糖刺激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钟慧
作品数:92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和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改变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147例,根据年龄分组,≥65岁患者为老年组(n=50),<65岁为非老年组(n=9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临床特点、ANCA血清学指标、肾脏病理改变及预后。结果老年组3例韦格纳肉芽肿(WG),45例显微镜下小血管炎(MPA),2例寡免疫复合物新月体肾炎(PICGN);非老年组8例WG,82例MPA,6例PICGN,1例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NCA血清学指标老年组中有5例患者胞质型ANCA阳性,44例核周型ANCA阳性。老年组患者肺损害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两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以及合并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P=0.326)。8例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行肾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发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6例(75.0%)。老年患者使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合并环磷酰胺治疗率低于非老年组(P=0.035,P=0.043);老年组复发率高于非老年组(P=0.040)。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伤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发病时合并肺受累多;老年患者使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联合环磷酰胺使用的比例较低,二者与血管炎复发率相关。
邱红渝冯萍刘芳李莉刁明书左川钟慧梁亚屏付平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肾功能不全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47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合并肾功能不全组(MN)和非肾功能不全组(NM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合并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以及合并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
刘芳钟慧邱红渝陶冶付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
高糖和MBL途径的补体激活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高糖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补体激活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表达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索糖尿病肾病(DN)新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HRGEC,随机分为正常糖组(5mmol/LD-葡萄糖)、甘露醇组(5mmol/LD-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和高糖组(30mmol/LD-葡萄糖),分别培养24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CR法(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蛋白浓度。另将HRGEC随机分为单纯高糖组和高糖+MBL组,两组用30mmol/LD-葡萄糖培养24h后,加入等量30%MBL缺乏的人血清,高糖+MBL组另外加入1μg/mL MBL,继续培养4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细胞表面MBL、C3和膜攻击复合物(MAC)的沉积;同时检测两组IL-6、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和甘露醇组相比,高糖组细胞IL-6、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流式细胞技术证实,高糖+MBL组细胞表面有明显的MBL和C3的共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表面有明显MAC沉积,单纯高糖组无上述现象;与单纯高糖组相比,高糖+MBL组细胞IL-6、TNF-α mRNA以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高糖可以诱导HRGEC炎症因子过表达;高糖和MBL共同存在时,MBL补体途径激活,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增加,提示MBL补体途径激活作为可能的未知发病机制对DN及其炎症状态起促进作用。
武晓慧黄颂敏樊文星唐万欣邱红渝
关键词:高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普卢利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普卢利沙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急性尿路感染患者144例,按计算机随机表产生的随机号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试验组服用普卢利沙星200mgbid;对照组服用左氧氟沙星200mgbid。疗程均为5~10天。结果两组各有67和61例可进入全分析集(FAS),各有63和59例可进行符合方案集(PP)分析。FAS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07%和88.52%;细菌阴转率试验组为93.75%,对照组为93.88%。PP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91.53%;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7.83%和97.87%。两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阴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卢利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5.6%。结论普卢利沙星对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邱红渝蔡永宁付平郑莉吴小候冷静张桂发钟慧沙朝晖李孜米绪华戴强陆丁
关键词:尿路感染普卢利沙星左氧氟沙星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膜性肾病合并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肺疾病伴既往食道癌一例
2019年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体重60kg,因"反复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5d"于201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晨轻暮重,伴夜尿增多,4~5次/夜,尿量不详,不伴血尿、腰痛,不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无关节疼痛、光过敏、口腔溃疡,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浆白蛋白19g/L,尿常规提示蛋白尿(++++),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性斑片结节影,具体性质不详,予以输液治疗(具体不详)2d,双下肢水肿稍有好转。
王婷立苟慎菊邱红渝
关键词:膜性肾病食道癌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在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及阻断机制中的作用
樊文星黄颂敏唐万欣邱红渝刘芳付平
黄芪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芪拮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UUO组和UUO+黄芪治疗组(AM)、UUO+氯沙坦治疗组(ARB)。在造模后7、14天处死动物,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和PAS染色肾脏病理改变,并对肾小管间质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定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术后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肾小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相对面积和肾小管萎缩程度评分均明显增高,黄芪干预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与ARB作用相似。结论黄芪能有效抑制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左川谢席胜樊均明邱红渝邓尧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病理损害肾间质纤维化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1
2008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心理学角度为医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医学院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45人和其他专业学生169人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SCL-90多数因子分明显低于大学生常模,但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和偏执5项因子分较全国青年组常模明显增高(P﹤0.0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强迫和抑郁两项因子分较其他专业明显增高(P﹤0.0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较其他专业CSQ分量表评分中自责和退避得分显著增高(P﹤0.05),且心理健康问题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SCL-90总分影响最大的是学业压力和专业满意度。[结论]该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中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问题较突出;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学业压力和专业满意度。
左川曾静黄慧邱红渝王一平易智慧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及与预后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前需建立一条血管通路,维持稳定且长久血流量,才能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目前没有最理想的血管通路类型,临床上能长期维持稳定血流量的血管通路类型主要包含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导管,而选择不同的血管通路类型可能后续也会造成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更好了解不同血管通路类型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现就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及与患者预后关联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类型的决策提供参考。
杨莉陈辉唐思凯邱红渝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糖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补体途径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TGF-β_1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高糖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LCP)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s)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GECs,根据不同体外干预条件,随机分为5组:正常糖对照组,正常糖+MBL组,高糖组,高糖+MBL组以及抗MBL组。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HRGECs表面LCP相关信号通路蛋白MBL和C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HRGECs中TGF-β1mRNA表达及其上清液中蛋白浓度,凝胶迁移滞后实验(EMSA)检测细胞核内NF-κB的活性。结果①高糖+MBL组HRGECs表面MBL、C3及MBL+C3蛋白沉积高于正常糖+MBL组、高糖组(P<0.05);而对高糖+MBL组进行抗MBL干预后,HRGECs表面MBL、C3及MBL+C3蛋白沉积明显减少(P<0.05)。②高糖+MBL组的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糖+MBL组和高糖组(P均<0.05);进行抗MBL干预后,其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③高糖+MBL组可见NF-κB活性明显增强,且高于正常糖+MBL组和高糖组(P<0.05);抗MBL干预后,其NF-κB活性明显减弱(P<0.05)。结论高糖和MBL可能通过激活LCP使人肾小球内皮细胞TGF-β1核酸表达及蛋白释放增加,并导致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增强;抗MBL干预可阻断LCP激活,下调TGF-β1核酸及蛋白表达,抑制NF-κB激活。
邱红渝樊文星左川黄颂敏刘芳唐万欣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