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科炎
作品数: 55被引量:270H指数:11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钱群
作品数:277被引量:1,360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慢传输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 手术治疗 直肠癌
江从庆
作品数:228被引量:976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 出口梗阻型便秘 便秘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吴云华
作品数:72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慢传输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 结肠 便秘
刘志苏
作品数:417被引量:1,924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 慢传输型便秘 腹腔镜 缺氧诱导因子-1Α
秦前波
作品数:39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慢传输型便秘 并发症及防治
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分析和临床对策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直肠阴道瘘的形成原因和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3~ 2 0 0 3年直肠阴道瘘患者 2 1例临床资料。结果 先天性直肠阴道瘘 12例行肛门成行术 ,患者均获痊愈 ,后天性直肠阴道瘘 9例采用不同修补式治疗 ,除复发 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外 ,其余瘘均一期愈合。随访 1~ 9年 ,无复发。结论 直肠阴道瘘形成原因复杂 ,选择恰当的术式和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加强术后管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郑科炎钱群刘志苏李颀江从庆何跃明秦前波罗亨卿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病因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钱群江从庆樊利芳唐胜利秦前波郑科炎吴云华胡金香刘志苏何跃明袁玉峰冯必龙丁召
该项目主要运用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诊断和外科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为特征的顽固性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无便意及排便困难,是功能性便...
关键词:
关键词:便秘结肠疾病病理诊断外科治疗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正>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14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术后随访...
钱群江从庆艾中立何跃明刘志苏胡金香郑科炎吴云华
文献传递
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分析和临床对策
郑科炎钱群刘志苏李颀江从庆何跃明秦前波罗亨卿
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正>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分成行预防性造口组(n=24)和未行预防性造口组(n=28),对比两组间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行预防性造口组...
钱群袁玉峰刘志苏江从庆何跃明吴云华郑科炎艾中立
文献传递
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比较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由直肠前突和/或直肠内脱垂引起的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STARR手术或者Bresler手术的临床资料各30例.结果 STARR术平均手术时间14~31 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3)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2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l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5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1例吻合口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6%.Bresler术平均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2±5)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 ±2) ml.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d.术后3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1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4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2例直肠切割线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3%.两种手术方式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短期临床效果评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严格筛选的ODS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短期治疗效果相当,但二者长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论证.
刘韦成黄乐张秋雷叶柳陈炜秦前波郑科炎吴云华钱群江从庆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中微小RNA-128表达与Cajal间质细胞异常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128(miR-128)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病变结肠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异常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结肠STC病变结肠组织miR-128及CDl17(1CC的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运崩牛物信息学微小RNA(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寻找与ICC关系密切的miR-128靶基因。结果与正常结肠组织比较,结肠STC病变结肠组织miR-128表达水平和ICC数同显著降低(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运用TargetScan软件共找}H1047个miR-128的靶基因,其中包括与ICC关系密切的干细胞因子(SC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结论miR-128可能通过其靶基因调节结肠ICC参与了STC发病的分子机制。
郑科炎赵建江从庆刘志苏汪名飞陈炜吴云华丁召钱群夏冰
关键词:微小RNA慢传输型便秘CAJAL间质细胞发病机制
TST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项新术式被引量:24
2015年
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常见病因。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是近年来国际上治疗ODS的最常用术式。常规STARR需要使用两把PPH吻合器,且操作较复杂、学习曲线较长、切除组织容积有限。 Naldini等[1]报道了一种外径为36 mm、吻合腔容积大于35 cm3、钉高4.2 mm且具备4个可视开窗的圆形吻合器,将其应用于ODS和脱垂痔的治疗,疗效显著,并将该技术命名为TST STARR+。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运用该技术治疗ODS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任相海江从庆张廷涛Yaseen S吴云华杨贵义钱群郑科炎丁召刘韦成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
小儿复发性骶尾部畸胎瘤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探讨骶尾部畸胎瘤(SCT)复发原因及降低SCT复发率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复发性骶尾部畸胎瘤(RSCT)疗效。结果12例RSCT,其中良性7例,恶性5例,施行骶尾路手术切除9例,腹骶尾联合切除3例。5例行化疗。随访1~20年,存活9例,恶性SCT复发转移于术后10月内死亡3例。结论良性SCT复发主要原因是肿瘤和尾骨残留。恶性复发为瘤组织局部侵蚀,以及淋巴、血道转移。化疗可降低复发和死亡率。
罗亨卿尹玉春郑科炎李颀
关键词:畸胎瘤脊椎肿瘤骶尾部
经会阴入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
本文以直肠脱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实践证明,Altemeier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Altemeier术为直肠脱垂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结直肠外科医生...
江从庆丁召钱群吴云华郑科炎张廷涛张秋雷秦前波刘志苏
关键词:直肠脱垂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