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
作品数: 57被引量:540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相关作者

乔良
作品数:2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
研究主题:名将 麦克阿瑟 艾森豪威尔 将领 美国人
徐龙第
作品数:15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研究主题:战略伙伴关系 欧盟 外交选择 权力政治 《纽约时报》
李少军
作品数:3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不确定性 建构主义 理性主义 合法性 无政府状态
王玮
作品数:677被引量:82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单晶金刚石 金刚石 芯片 场效应晶体管 硅基
论中国双重身份的困境与应对被引量:15
2012年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李少军
关键词:中国外交
9·11之后美国如何面对世界?
2002年
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付敌对国家或是恐怖主义组织进行军事打击,目前已起来越接近于成为美国的一项正式的行动原则。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他的国家安全班子,要将“对企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和恐怖组织采取先发制人手段”写入美国新的国家防卫策略。美国目前所做的对伊拉克动武的准备,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李少军
事实与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哲学反思被引量:6
2009年
国际关系研究对象作为社会事实,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具有可以观察的外在现象,另一方面则有不可以观察的内在意义。对于前者,人们需要而且必须进行实证性研究,对于后者,人们需要而且只能进行诠释性研究。与这两者相对应,国际关系研究需要提出解释规律的理论,也需要提出解释意义的理论。现在的各种主流理论,尽管都有合理的逻辑与现实意义,但从哲学角度来讲,它们的争论却没有意义。由于国际关系事实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国际关系理论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准确的预测,而在于指出需要关注的方向与因素,以及事态发展的可能变化范围。无论从学理角度,还是从外交决策角度来看,这一点都体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所在。
李少军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不确定性
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被引量:52
2005年
 国际关系的大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进行解释的理论。在这个层次,始终存在着各种争论。对照现实可以看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实际上阐释的是国际体系的不同属性。由于国际体系原本就具有多元的属性,因此我们需要有多元的解释。建立这样的解释,把几种主流大理论的核心假定糅合在一起大概是不可行的,人们可以做的也许只能是在解释现实时对不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这种综合解释模式本身所需要的不是一种万能的理论,而是多种精到的理论。在这种解释中,每一种理论都是有用的工具。把不同的理论工具组合起来,就可以求得对现实问题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李少军
关键词: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
论“主体间世界”被引量:2
2010年
"主体间世界"是指行为体进行观念互动所构成的共有知识的体系,聚合着人们的理解、解释、意愿和认同,其中不乏有友善与敌意,还有规范与违抗。由于行为体的内在观念不能直接观察,但作为行为的指导会以某种外在形式表达出来,并以可以感知的形式进行互动,因此要解释"主体间世界",就需要说明观念的内在属性与外在属性。"主体间世界"作为行为体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对行为体有着全方位的社会化影响。在国际环境中,国家实施对外政策始终要把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同对体系的观念影响的评估结合起来。
李少军
关键词:建构主义共有知识社会化
探讨国际战略的研究框架被引量:3
2007年
2007年10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题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国际战略研究界的许多知名学者,就国际战略的概念、范畴、研究路径,以及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这一主题讨论即集中反映了这次研讨会相互交流和碰撞的思想成果。个别作者虽未参加研讨会,但其文章切近这一主题,因而一并收入其中。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并刊载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以期推进国内方兴未艾的国际战略研究。
李少军
怎样认识国际体系?被引量:15
2009年
国际体系是单元经由互动而形成的整体。体系构成的标准是单元的互动要达到影响彼此间政策的程度。作为社会系统,国际体系与自然系统的最大不同是具有社会意义。每一个国际体系都存在特定的"问题领域"和属性。由于每个行为体都会参与多个"问题"的互动,而问题之间又有密切联系,因此体系之间会呈现复杂的联系。在叠加的体系结构之下,单元行为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与塑造。对于单元与体系之间的双向关系,人们不但应了解各主流体系理论所阐释的单一机理和确定性,而且要思考复杂的因果链条和相关关系所导致的系统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所导致的不确定性。
李少军
联合国五十年留给人们的困惑
1996年
联合国五十年留给人们的困惑李少军联合国的五十年已经过去了。伴随着纪念活动。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意见、建议、批评乃至抱怨。最具争议的仍然是怎样看待联合国的问题。50年代就任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曾说过:“如果人们不再以为联合国是一幅毕加索的古怪...
李少军
关键词:联合国抽象画毕加索
论国际关系中的案例研究法被引量:10
2008年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案例法是基于特定目的,选择少数甚至单一事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运用普遍却又存在争议的方法,案例研究可以对个案做出历史性解释,可以通过确定新的变量与假设对因果推论做出贡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发挥验证假设的作用。通过联结个别研究和一般研究,案例法可以打开通向理论概括的门径,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研究,不适合需要用大样本进行分析的问题。鉴于这种方法的长处与短处,在进行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与条件,恰当处理好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李少军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
评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进程被引量:13
1995年
评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进程李少军美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主要创始国,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作为联合国经费的最大提供者,作为大国中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别国无法相比的。然而,在这个颇具“民主”色彩的组织里,由...
李少军
关键词:联合国世界主义孤立主义安理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