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汉波
-

-

-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杨大文

- 作品数:148被引量:2,149H指数:2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分布式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长江上游 流域 水文学
- 吕华芳

- 作品数:52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墒情 传感器 土层 GSM 器型
- 雷慧闽

- 作品数:46被引量:4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位山灌区 华北平原 归因分析 蒸散发 冬小麦
- 胡庆芳

- 作品数:124被引量:1,60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降水 太湖流域 赣江流域 城市 洪涝灾害
- 丛振涛

- 作品数:75被引量:1,233H指数:1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冬小麦 干旱区 绿洲 蒸发
- 径流预报误差校正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径流预报误差校正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待进行径流预报的目标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数据,然后,将区域特征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从而获取分布式水文模型输出的目标地...
- 杨汉波何玉芬
- 快速城市化对上海代表站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通过比较上海城区代表站洋泾和乡村代表站夏字圩1979—2014年日降水记录,对各降水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辨识2000年前后2个站降水阶段性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揭示城市化对局地降水的影响特征。结果发现:2000年之后上海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且2000年前后洋泾和夏字圩2个站的降水关系发生了系统变异,降水差异明显扩大。由于洋泾和夏字圩均位于太湖东部平原地区,且台风性降水的阶段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剥离区域降水变异的影响后,将1979—2014年洋泾站降水表现出异于夏字圩站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归因于城市化局地增雨效应,且2000年以来上海快速城市化总体上对城区代表站的降水产生了显著的强化作用,增加了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概率。
- 金义蓉胡庆芳王银堂黄勇杨汉波崔婷婷
- 关键词:城市化降水
- 基于无线传输的紧凑型、低功耗土壤水分自动检测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土壤信息测试装置范围的基于无线传输的紧凑型、低功耗土壤水分自动检测仪。所述土壤水分自动检测仪的外壳由埋入支撑杆、转换接头、主板及锂离子电池固定仓和检测仪顶帽依次连接组成,在埋入支撑杆底部固定传感器探头...
- 吕华芳杨汉波雷慧闽郑航
- 文献传递
- 华北平原的大气逆辐射参数化方法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大气逆辐射对地表能量平衡及蒸发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为准确计算大气逆辐射,该文基于6种常用的晴空大气发射率计算公式并根据日太阳辐射率(太阳辐射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比值)对云的影响进行修正,建立大气逆辐射的参数化方法;并将6种方法与位于华北平原的位山生态水文实验站与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arshunova公式具有最好的模拟精度,确定系数(R2)高于0.97,平均偏移误差(MBE)小于4W/m2,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11W/m2,尤其是日辐射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1.00±0.05范围内,截距小于15W/m2,能精确模拟气候变化下的大气逆辐射。
- 杨汉波吕华芳胡庆芳雷慧闽杨大文
- 关键词:华北平原
- 蒸发互补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被引量:5
- 2009年
- 蒸发互补关系中的湿润环境蒸散发量一般采用Priestley-Taylor(P-T)公式进行计算.基于海河流域38个子流域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及山东位山通量实验站的观测数据,发现P-T公式中参数α值的年际变化规律是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季节变化规律是冬季大夏季小;日内变化则从清晨到正午逐渐减小,从正午到傍晚逐渐增大.上述变化的机理可以解释为:年际变化是因为大气系统对陆面蒸散发变化的负反馈作用,同时大气系统本身的开放性削弱了这种反馈作用;季节变化是由海陆间平流输送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日内变化是因为大气系统对地表能量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 杨汉波杨大文雷志栋孙福宝丛振涛
- 干旱区绿洲耗水分析被引量:23
- 2006年
- 耗水分析是干旱区平原绿洲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断面法、水量平衡法、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等。以新疆叶尔羌平原绿洲为例,应用四种方法,分析了叶尔羌平原绿洲2002年水资源转化及消耗,重点是四水转化模型的分析模拟。四种方法的总耗水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还得到了不同分区、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月份的耗水结果。分析表明,叶尔羌平原绿洲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耗水比例各占50%,自然生态耗水维持一定水平,水资源配置基本合理。
- 雷志栋杨汉波倪广恒杨诗秀丛振涛李平张玉平朱刚王教堂陈俊鹏
- 关键词:耗水干旱区绿洲叶尔羌
- 径流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申请涉及一种径流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流域内目标水文站的历史径流数据和目标流域的历史降水数据;基于预设的基流分割规则,对所述历史径流数据进行基流分割,得到所述目标水文站的历史基流数...
- 杨汉波周俸嘉
- 五台山区地形雨减少与能见度减小的可能联系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揭示气溶胶对地形雨的影响,以五台山站为研究站,其南部山下的原平、阳泉为对比站,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五台山站与对比站年降水量、降水日数的比值与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五台山区能见度显著降低,年降水量及降水日数显著减少;研究站与对比站的年降水量比值、年降水日数的比值均显著减小,并且与能见度显著正相关(p<0.05)。究其可能原因,能见度的降低反映出气溶胶浓度的增加,气溶胶浓度的增加抑制了山区地形雨的形成。山区地形雨的减少导致山区水资源的减少;在缺少山顶站的情况下无法捕捉地形雨减少对面平均降水量计算的影响,导致低估面平均降雨量的减少量,低估山区水资源的减少量。
- 杨汉波杨大文李萍云雷志栋
- 关键词:地形雨水资源气溶胶
- 赣江流域高分辨率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被引量:25
- 2013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雨量计空间插值数据,从栅格单元、子流域以及全流域3种空间尺度上综合验证和比较卫星降水数据精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针对长江中下游赣江流域,以2003~2009年325个雨量站空间插值数据为基准,在日时间尺度上,综合评价了TRMM 3B42,TRMM 3B42RT,CMORPH,PERSIANN,GSMaP MWR+和GSMaP MVK+共6种高分辨率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揭示了精度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地面雨量计校正的3B42综合精度最高,在日均意义上略为高估了基准降水量,其他未经校正的5种数据均有较大程度低估.同时,6种数据在汛期的精度显著高于非汛期.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展,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3B42最明显.在赣江流域西部山区及北部山前区,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较低,而在中部及东南部丘陵、盆地相对较高.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展,6种数据的精度不断提高.本文为验证其他区域卫星降水数据精度提供了范例,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卫星降水数据分析流域水文过程提供了直接依据.
- 胡庆芳杨大文王银堂杨汉波
- 关键词:TRMM赣江流域
- 荒漠灌丛碳通量对极端水分和温度的响应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利用位于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的两个观测站(陕西榆林站和内蒙古通辽站)的碳通量及气象数据,获得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动态特征,并定量估算环境因子的极端状况对该生态系统各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榆林站2011—2012年和通辽站2015年的净碳交换量(NEE)分别为-132.8 gC/m^2/yr和-59.6 gC/m^2/yr,表明榆林站碳汇功能更明显;(2)极端水分状况对NEE的影响大于极端温度状况的影响。以生长季平均而言(4—10月),水分和温度的极端状况对榆林站(和通辽站)的NEE的影响最大值分别为0.51 gC/m^2/s(0.26 gC/m^2/s)和0.17 gC/m^2/s(0.20 gC/m^2/s);(3)生长旺盛期(6—8月),高温(榆林站>27℃;通辽站>29℃)状况会抑制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力,导致榆林站和通辽站的总初级生产量(GPP)相较于正常温度状况分别减少0.37 gC/m^2/s和0.53 gC/m^2/s。
- 龚婷婷雷慧闽杨大文杨汉波刘廷玺段利民
- 关键词:涡度相关极端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