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
作品数: 218被引量:1569H指数:24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严昆
作品数:290被引量:2,442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超声检查 肝肿瘤 超声
陈敏华
作品数:297被引量:2,593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超声造影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超声检查
吴薇
作品数:128被引量:9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治疗 造影剂
戴莹
作品数:86被引量:1,227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尹珊珊
作品数:102被引量:1,325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射频消融 肝纤维化
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与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寻找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42例病理确诊为肝脏炎性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与30例同期病理诊断为H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的CEUS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动脉期片状强化(57.1%)及环状强化(23.8%);形态多不规则(64.3%);峰值时边界不清晰(69.0%);实质期病灶呈缓慢廓清(69.0%),廓清边界不清晰(61.9%);病灶内坏死区形态规则(71.0%)。HCC动脉期表现为团状强化(86.7%);形态规则(66.7%);峰值时边界清晰(90.0%);实质期快速廓清(56.7%);廓清边界清晰(76.7%);坏死区形态不规则(75.0%)。炎性病灶与HCC动脉期增强模式、形态、边界、实质期廓清速度及坏死区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为肝脏孤立性炎性病灶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与HCC进行鉴别诊断。
王凇杨薇严昆吴薇
关键词:超声造影原发性肝癌
超声造影在鉴别前中纵隔常见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前中纵膈常见占位的超声造影特点,并探讨超声造影对前中纵膈常见占位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超声造影并获得病理结果的69例纵膈占位患者,其中淋巴瘤33例,胸腺瘤17例及胸腺癌19例。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参数、...
孔晶付静静杨薇刘云白静王凇王红严昆
关键词:胸腺癌淋巴瘤常规超声中纵隔
文献传递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癌的现状及前景被引量:3
2015年
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非手术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对肝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已被广泛适用于治疗小肝癌,甚至可以与手术相媲美.然而,>3.0 cm的肿瘤往往易发生肿瘤残留复发而影响疗效.随着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消融技术的进步,为RFA治疗较大肿瘤提供了更多机会.成功消融较大肝肿瘤的重要因素包括消融的技术设备、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操作者手法经验等方面的结合.本文将根据这三个重要方面探讨较大肝肿瘤的治疗现状及前景.
杨薇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
超声对肺外周及胸膜转移癌的早期诊断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肺外周及胸膜≤ 2cm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中晚期肺、乳腺及消化系等恶性肿瘤患者行肋间及肋缘下肺底扫查 ,观察肺外周及胸膜下≤ 2cm小转移癌声像图特征及诊断率。结果 经确诊小转移癌 61例中 ,超声显示 5 6例 ( 91.8%) ,其中约半数病灶≤ 1cm。声像图表现多呈类圆形( 83 .9%) ,边界清晰规整 ( 73 .2 %) ,内部呈均匀的弱回声或无回声 ( 78.6%) ,局部胸膜不清晰或中断 ( 75 %) ,后方显示典型的长“彗星尾征”( 89.3 %)。根据以上特征 ,2 5例 ( 4 4.6%)在未知X线、CT、临床诊断结果情况下超声作出诊断 ,其中 6例为超声首诊。超声对检出的病灶定性诊断较X线、CT敏感 ,但易漏诊 ,肩胛骨、肋骨、肺气体等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肺周及胸膜下的转移癌 ,超声检查不受肺气体干扰 ,显示率较高 ,声像图典型 ,尤其后方长“彗星尾征”为敏感的超声指征。超声作为X线、CT的辅助诊断手段 。
陈敏华孙秀明杨薇严昆高文王洁张晓鹏
关键词:肺外周胸膜超声检查肿瘤转移
超声造影肿瘤微血管模式对周围型肺占位鉴别诊断的应用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的微血管成像技术,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孤立性占位的微血管灌注模式,探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周围型占位的价值。方法2011年4月~2013-5月于我院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病理诊断(穿刺或手术)...
王凇杨薇严昆张晖吴薇孙宇马兰陈敏华
关键词:肺占位周围型肿瘤微血管
造影增强超声在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应用
目的:了解造影增强超声(CEUS)对肝肿瘤射频消融(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56例、转移癌15例计71例肝恶性肿瘤拟行RFA治疗者为本文研究对象;62例...
严昆陈敏华杨薇戴莹沈理姜晓龙尹珊珊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治疗前射频治疗
文献传递
CEUS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29例胰腺癌患者和17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行CEUS检查,应用TIC分析计算病灶内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渡越时间(TT)。结果胰腺癌的AT大于肿块型胰腺炎[(11.06±3.54)s vs(8.41±3.11)s,P<0.05)],胰腺癌的Imax明显小于肿块型胰腺炎(44.30%vs 86.57%,P<0.05)。以AT≥9.45s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5.86%、70.59%、81.48%、63.16%、73.91%;以Imax≤72.14%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2.41%、64.71%、77.78%、57.89%、69.57%;以AT≥9.45s或Imax≤72.14%为标准诊断胰腺癌,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增大(93.10%、81.82%和78.26%)。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为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提供更客观、有力的依据。
范智慧严昆吴薇尹珊珊戴莹杨薇陈敏华
关键词:胰腺肿瘤超声检查造影剂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生命质量变化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前瞻性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前、后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QOL)动态变化,分析术前自我评价及QOL得分与无瘤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国内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QOL-LCV2.0)对经RFA治疗的31例HCC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共三个时间QOL问卷调查,并探讨术前自我评价得分及QOL得分与近期无瘤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FA后QOL总分和躯体功能领域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于2~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水平。症状和副作用得分在治疗后1个月后增高,并于2~3个月时保持不变。心理领域得分与自我评价得分的变化相似,先上升后于2~3个月时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水平。RFA后复发/新生组自评得分先上升,之后明显下降;非复发/新生组得分则上升后平稳至2~3个月。治疗前躯体功能得分>45、患者自评得分>70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无瘤生存率分别高于低得分组(χ2=4.30,P=0.038;χ2=4.34,P=0.037)。结论:RFA治疗后1~3个月内,QOL总分及躯体领域得分呈现上升趋势,但患者自我评价和心理状态在第3个月时下降;治疗前躯体功能得分≤45、自评得分≤70且治疗后自评得分下降的患者警惕有复发/新生的可能。
王艳滨陈敏华严昆吴薇杨薇戴莹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生命质量
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方案及治疗策略研究
陈敏华杨薇严昆高文戴莹武金玉王艳滨张晖吴薇范智慧
“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方案及策略研究”属肝癌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近年来,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由于可有效局部凝固灭活肿瘤,使临床大量不宜手术切除肝癌及复发癌的微创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RFA对大肿瘤、特殊部位肿瘤、...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介入治疗
肝周注射新型液固相变液体减少热消融损伤膈肌或胃肠的初步探讨
研究背景 射频(RFA)等热消融治疗肝外周型肿瘤存在易损伤周围结构的风险,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近年来,如何提高其安全性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既往研究报道采用注射液体(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的方法可以分离肿瘤...
付静静王凇杨薇关瑞宏任炜吴薇严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