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红梅
-

-

- 所属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大庆市
-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金莲

- 作品数:87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热裂解 反应机理 聚丙烯酰胺 自由基 氧化降解
- 郝玉兰

- 作品数:36被引量:7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热裂解 反应机理 自由基 分子模拟 数值模拟
- 赵亮

- 作品数:180被引量:2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选择性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汽油 深度脱硫 催化剂 催化裂解
- 高金森

- 作品数:773被引量:1,77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催化裂化 催化剂 重油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汽油 数值模拟
- 尹云华

-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动力学 裂解 石脑油 动力学模型 集总动力学模型
- 集总方法在复杂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介绍了集总方法在反应动力学建模中的应用进展,并结合建立大庆重石脑油蒸汽裂解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经验,对用集总方法建立复杂反应体系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几点经验和建议。
- 张红梅尹云华赵雨波罗殿英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催化裂化催化重整裂解
- RFCC提升管注反应终止剂方案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1999年
- 利用已建立的重油流动反应模型,对某炼油厂106t/a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实施反应终止剂技术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该技术的实施解决了2个关键问题,即确定了注入位置,选取了终止剂和注入量.结果表明,终止剂注入改变了提升管反应器内的流动和反应温度的分布,从而改变了裂化反应的历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提升管中上部的温度,使轻质油收率提高,气体、焦炭产率下降,得到了较好的产品分布.以水为终止剂,从降温和终止反应的角度来看,效果是好的,且分段降温更有利.
- 王艳花张红梅高金森白耀华张建国
- 关键词:催化裂化数值模拟
- 用二维模型分析裂解炉管操作工况被引量:9
- 1998年
- 用经工业装置验证了的二维模型对大庆30万t乙烯裂解炉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EF111E炉乙烯收率未达到最佳反应深度。其原因在于由管内流速引起的停留时间分布及径向温度分布影响了焦层厚度,对生产起制约作用。通过计算,将进料量调整到1.1倍,烟气温度由1065℃提高到1120℃,炉出口温度由820℃提高到850℃,在不增加炉管出口焦层厚度的情况下,乙烯收率可由原来的27.15%提高到29.5%以上。
- 张红梅关志文毛国梁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裂解炉管乙烯
- 轻质油热裂解制乙烯裂解炉管二维工艺数学模型
- 张红梅
- 关键词:轻质油热裂解乙烯裂解炉管
- 紫外光助类-Fenton氧化降解低浓度甲醇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紫外光助类-Fenton氧化降解低浓度甲醇废水的方法,一种紫外光助类-Fenton氧化降解低浓度甲醇废水的方法,向浓度低于100mg/L的甲醇废水中用硫酸调节pH值,使甲醇废水的pH值为3-6,再继续向甲醇...
- 李金莲陈颖张红梅陈彦广林红岩吴红军
- 轻质油裂解炉反应管的二维数学模型被引量:28
- 1995年
- 对大庆石脑油裂解炉反应管用二维模型进行数学模拟。该模型包括每一反应组分的质量连续方程,能量方程,以及流体的压力降方程,描述反应管径向及轴向各类参数的变化。用二维模型计算沿反应管径向及轴向的温度分布,所有组分的浓度或组成分布以及反应管的压力降。也用一维模型进行对比计算,在相同的进料组成和进料量,相同的反应管进、出口温度及压力时,用二类模型计算得的产物产率、裂解炉热负荷接近相同;但由二维模型计算得到的管壁温度、需要的辐射室烟气温度均较用一维模型计算的低,须用现场实测温度进行检验。用二维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清楚地反映了反应管内、尤其是径向的一些实际变化过程。
- 张红梅王宗祥
- 关键词:石脑油裂解裂解炉数学模型
- 分子模拟在分子筛的结构优化及催化领域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分子筛结构构建和催化应用中的研究,简要介绍了分子筛的结构及改性,详细介绍了分子筛在吸附、扩散过程、异构化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合理分析和预测了分子筛应用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业生产。
- 李琼光聂春红张红梅葛小哲
- 关键词:分子模拟异构化反应分子筛
- 基于Aspen Plus的三组分混合物精馏节能方案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介绍了直接精馏、间接精馏及完全热耦合精馏3种精馏方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分离指数为0.69和1.2的三组分混合物,在中间组分摩尔分数为0.2,0.4,0.5,0.6及0.8,进料热状况q值为0,0.2,0.4,0.5,0.6,0.8,1的条件下,进行了直接精馏、间接精馏和完全热耦合精馏的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直接精馏和间接精馏,当进料组成相同时,进料热状况值为1时能耗最低;当进料热状况值一定时,中间组分摩尔分数为0.2时,能耗最低;分离指数为0.69的三组分混合物进行完全热耦合精馏时,进料中间组分摩尔分数与进料热状况值相等时,热负荷最小;对于同一分离体系,3种精馏方案中完全热耦合精馏最为节能。研究结果为减少精馏过程中的能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明张红梅李青月李金莲赵晶莹任铭琪马辽
- 关键词:精馏节能ASPENPLUS
- 1-丁烯热裂解反应机理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和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研究了1-丁烯热裂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丁烯热裂解的反应产物主要由4个链传递循环和2个链传递反应通过不断消耗原料而生成。其中,4个循环中有3个是由1-C4H7·-3循环反应组成,分别经过生成丁二烯和H·的反应,最后生成乙烯和乙烷、丙烯和甲烷、氢气,丁二烯收率是这3个循环的总和;另一个循环由1-C4H7·-4形成,产物为乙烯。2个链传递反应由1-丁烯链引发生成的CH3·和1-C3H5·-3两个自由基继续与1-丁烯进行链传递组成,分别生成等量的甲烷和丙烯。
- 李金莲张红梅李春秀孙维郝玉兰赵亮赵晶莹
- 关键词:1-丁烯热裂解反应机理分子模拟
- 丙烷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子模拟被引量:16
- 2012年
-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提出了一种建立烃类蒸汽热裂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新方法;以丙烷为例介绍了分子模拟计算的过程,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热裂解规律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子模拟方法与实验研究以及已有的动力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烃类热裂解反应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加快对裂解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度,以适应目前裂解原料频繁变动引起的工业生产优化困难的特点。
- 张红梅顾萍萍张晗伟赵亮
- 关键词:丙烷裂解反应机理分子模拟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