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强
作品数: 7被引量:15H指数:3
  • 所属机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所在地区:湖北省 宜昌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文松霖
作品数:59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桩基 承载力 GRF 数值模拟 离心模型试验
王孝兵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大直径长桩 倾斜荷载 荷载 FLAC3D 接触面
任佳丽
作品数:57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锚头 堤防 锚板 抢险 复合地基
柴洪涛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
研究主题:倾斜荷载 土抗力 大直径长桩
荷载倾角对大直径长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数值分析与荷载传递相结合的方法,利用FLAC3D对倾斜荷载下大直径长桩进行模拟,分析了荷载倾角对桩的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倾角影响桩的承载方式,随着荷载倾角的逐渐增加,桩的承载方式由竖向承载为主逐渐向水平承载为主转化.荷载倾角在0°~20°范围内变化时,桩顶以沉降为主;在30°~90°范围内变化时,桩顶水平位移大于沉降.随着荷载倾角的增大,上部桩体侧移显著增大,桩两侧合土抗力零点向深部移动,桩端阻力减小.桩前侧和桩后侧最大合土抗力与荷载倾角的正弦值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桩前侧最大合土抗力受荷载倾角的影响比桩后侧最大合土抗力大.
王孝兵文松霖徐文强柴洪涛
关键词:倾斜荷载土抗力大直径长桩
GRF桩基承载力增强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F桩基础工法是一种增强桩基承载力的技术;该桩基工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可以作为一桩一桩结构的基础,提供极大的承载能力,是大直径桩基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GRF桩基础工法的基本思路、研究成果及应...
文松霖徐文强任佳丽
关键词:承载力
铅直荷载下GRF基础承载机理研究
GRF(Geo-Reforcing type Foundation)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异形桩,首先应用于日本并取得专利。该种桩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承载力大、沉降小、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一桩一柱...
徐文强
关键词:异形桩模型试验FLAC3D
文献传递
GRF基础承载机制试验研究
GRF基础是一种新型桩基础,首先开发应用于日本,与普通直桩相比,该基础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锚杆间距、锚杆长度以及锚杆数量对GRF基础承载力的影响...
文松霖徐文强
关键词:模型试验承载力
文献传递
竖向荷载下GRF承载机制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岩土加固基础(geo-reinforcement foundation,简称GRF)是一种新型岩土增强型桩基础,其承载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通过建立GRF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并考虑地基中的桩-土接触、锚杆-土接触效应,利用岩土专业计算软件FLAC3D,分析研究了GRF桩土变形以及土体屈服特性、桩身轴力变化规律、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GRF更能调动桩周土体来承载,其侧阻力、端阻力、极限承载力均大于等直径桩;由于锚杆作用,GRF的桩身轴力在锚杆附近出现"台阶式"突降;锚杆作用的发挥与桩顶位移密切相关,只有在桩顶产生一定位移条件下,锚杆才能发挥其承载作用,且土体在锚杆上部形成松弛区,在锚杆下部形成压密区;锚杆随桩体向下移动,与桩体相互作用,锚杆下部及锚杆附近桩体内会产生拉应力。研究结果为GRF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设计GRF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文强文松霖
GRF基础承载机制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GRF基础是一种新型桩基础,首先开发应用于日本,与普通直桩相比,该基础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锚杆间距、锚杆长度以及锚杆数量对GRF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RF基础的承载机制。得到以下结论:GRF基础的承载性状和直桩不同;锚杆不仅可以提高GRF基础的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端阻力也有增强作用;在相同的桩顶荷载作用下,GRF基础的位移远小于直桩的位移;与同体积的大直径桩相比,GRF基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基础承载力、减少沉降;在一定的锚杆间距范围内,锚杆间距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对极限侧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锚杆临界长度,当锚杆长度为临界值时,锚杆利用效果最佳;GRF基础的极限承载力随锚杆数量而变化,适当地增加锚杆数量,可以获得满意的承载力增量。
文松霖徐文强
关键词:模型试验承载力
大直径长桩接触面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基于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探讨了大直径长桩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桩土间接触面参数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接触面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对桩的承载性能影响较大,而剪切刚度的影响存在一临界值;水平荷载下,需考虑桩侧接触面参数对桩与桩侧土体之间摩阻力的影响;竖向荷载下,需考虑剪切刚度随深度的变化;倾斜荷载下,需考虑桩端土的剪切作用。
王孝兵文松霖徐文强
关键词:大直径长桩FLAC3D接触面倾斜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