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广志
-

-

- 所属机构:宁波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宁波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永岚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言语行为 言语 行为文化 中学生 日语教学
- 张彦萍

- 作品数:26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日本人 语里 用法 汉学 汉诗文
- 王妹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词性 同形词 同形 语义 词义辨析
- 周文雯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汉语能愿动词 误译 能愿动词
- 松野志步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语里 用法 学习者 日本语教育 中国人
- 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和服上高雅优美的纹样,不仅表现了日本民族对自然和风土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服纹样作为日本工艺美术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通过追溯纹样与和服演变的历史,总结出和服纹样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特点。同时,论证了和服纹样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唐服是日本服饰及其纹样设计的绝佳模本。
- 周燕佩李广志
- 关键词:纹样
- 象山徐福传说——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传
- 2015年
- 象山蓬莱山位于象山县城西北,相传徐福一行留此"掘井筑观",因此而得名。徐福在象山"隐迹"期间,足迹遍及象山半岛各地,留下的遗踪和民间传说十分丰富。这些民间传说于2008年被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搜集了象山民间传说20余篇,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东渡与起航传说、遗迹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和神话传说。
- 蔡丽欣李广志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论日本原始信仰中巫女的主体地位被引量:2
- 2010年
- 巫术在日本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期巫术的形态源于自然崇拜,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带有巫的性质的器物与符号,此后巫术信仰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其中,女子巫术在日本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从考古、文献、宗教以及民俗等多处视角,着重考察巫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指出巫女信仰是日本萨满教的核心,同时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底蕴。
- 李广志
- 关键词:原始信仰神话民间信仰
- 从世俗走向神圣的它山庙会
- 2010年
- 今宁波鄞州区鄞江镇内有一座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当地方言中读“tuo”音)山堰,它为流域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至今仍发挥阻成、蓄淡、排洪、引灌作用。
- 李广志
- 关键词:庙会世俗水利工程
- 明州与日本遣唐使关系辨误被引量:4
- 2014年
- 唐朝建立后,日本连续派遣使臣来唐朝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知识。在遣唐使实际到达唐朝的十几次中,有些航行线路史料记载不清。遣唐使曾多次在宁波登陆及返航,关于最后一次来华的遣唐使是否到达宁波以及是否从宁波归国等问题,学界观点存在分歧。文章对此做出详细考证和史实辨误。
- 李广志
- 关键词:遣唐使
- 日语里「こと」的用法和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在日语教学中,有关「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多而复杂,由于容易混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难掌握而经常出错。但是由「こと」所组成的语法项在国际日语能力测试2级、1级中,几乎每年必考,非常重要。所以由这个语法项组成的,如:「~ことだ」「~ことか」「~こととて」等等,以及和它们近义的语法项,是区别的重中之重。本文就「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分别进行详细归纳、分析、解说,以供参考。
- 张彦萍李广志松野志步
- 关键词:用法
- 日本人的命名文化研究
- 2006年
- 命名是个复杂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思想活动内容。日本人的取名方法有很多,虽然男女的命名方式基本相同,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所蕴涵的意义反映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想意识。通过归纳命名的类型,分析日本人命名的特征,较全面地总结了日本人的命名文化,论证了日本人的命名思想根源。
- 刘永岚李广志
- 关键词:日本人文化男子女子
- 明代东南海疆倭乱记忆中的烈女故事——以浙江方志书写为中心被引量:2
- 2018年
- 明代东南海疆的倭乱深刻影响了边海地区妇女的生活。当时倭乱烈女入方志的现象以今宁波市各地为最盛,可理解为倭乱烈女书写与地方社会受灾强度的耦合。在方志对倭乱烈女的塑造中,多元变奏之上有良家殉死、弱肩挑担两大母题,呈现了儒家道义、妇女实际境遇以及倭乱势态的三位共构。明代浙江方志中的倭乱烈女有突出的"男魂女像"、"无奈臆想"表征,是为地方男性创伤痛苦、愤懑的另类发泄,表达了倭乱焦虑中男性应激心理。
- 邹赜韬李广志
- 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对比研究——以汉语能愿动词为中心
- 2017年
-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着可能表现形式。汉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分为能愿动词形式和可能补语形式,日语可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形态变化形式和固定句型形式两种。本文以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特别是汉语能愿动词为考察对象,分析各自的特征,考察两者的异同,并针对汉日可能表现形式的误译进行阐述。
- 周文雯李广志
- 关键词:能愿动词误译
- 日语「Vてある」与汉语“V有”的考察
- 2017年
- 现代日语中,动词テ形后接存在动词「ある」组成的「Vてある」构式表示动作行为结束后所产生的结果状态,是一种「結果相」。同样,现代汉语中,除了经常被讨论的'V了'构式和'V着'构式以外,'V有'构式也具备此用法。「Vてある」和'V有'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多相似点,基本上都表示客体对象的存在状态,最容易进入这两种构式的动词都是他动性高的动词。但是,一部分主体变化动词可在'V有'中使用,而在「Vてある」中却显得不自然。
- 黄利斌李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