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亮
作品数: 14被引量:71H指数:4
  • 所属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邵新中
作品数:288被引量:1,509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皮瓣 外科皮瓣 月骨 手指皮肤缺损
于亚东
作品数:78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周围神经 显微外科 皮瓣 正中神经
王立
作品数:46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腕关节 压敏片 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镜
许娅莉
作品数:30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关节镜 腕关节镜 慢性 端端
刘宁
作品数:10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复方丹参滴丸 正中神经 疗效分析 腕横韧带 腕管综合征
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肝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54例予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0d。比较2组住院时间、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伤口局部溃烂、植体坏死、伤口淤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10d APTT,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0.7%(49/54),对照组优良率70.7%(32/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再植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10d APTT较本组术前延长(P<0.05),治疗组术后3、10d APTT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10d APTT均短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创面放血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无静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再植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对APTT影响较小,并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晓飞杨晓亮邵新中于亚东刘宁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放血法丹参凝血酶时间
腕背中、远动脉弓第二交通支带蒂骨瓣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腕背中、远动脉弓之间第二交通支为蒂的骨瓣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4至2021-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和武警河北总队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舟状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带血供的第二掌骨背侧基底骨瓣治疗,骨瓣血供基于腕背中、远动脉弓之间第二交通支。记录患者手术参数,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采用测角仪测量,并与术前记录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手腕疼痛指数,并使用Mayo手腕评分对术后手腕功能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骨瓣平均尺寸为11 mm×6 mm×5 mm,平均血管蒂长16 mm。骨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周;平均随访30个月(26~37个月)。术后平均舟月角为13°(-4°~16°),明显好于术前的28°(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桡月角为10°,也明显优于术前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CT冠面平均高长比、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也明显优于术前。结论采用腕背中、远动脉弓之间第二交通支为蒂的第二掌骨背侧基底骨瓣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效果显著。
沈强张旭杨晓亮于亚东吴帆堵泽
关键词:舟骨带蒂骨瓣
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恢复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3例临床诊断为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患者,其中2例为初发,1例经外院手术后复发。3例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术中完整剥离及刮除囊壁,并一期取髂骨块植骨,切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3例病理诊断均为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6~7个月,其中2例Ⅰ期愈合,1例发生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残余囊壁后获愈。3例患指外观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骨性愈合,手指活动度按TAM评分均为优。结论末节指骨内表皮样囊肿多由创伤后表皮组织移植于皮下或骨皮质旁所引起。手术完整剥离及彻底刮除囊壁方可减少术后复发。一期植骨,术中注意保护甲根及末节指骨基底,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赵书明刘旭辉韩超刘娜邵新中杨晓亮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囊肿末节指骨植骨
带蒂逆行掌背动脉骨瓣的解剖观察及其治疗近节指骨坏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腕背动脉相关解剖学特点以及带蒂逆行掌背动脉骨瓣治疗近节指骨坏死的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6年5月,观察5例新鲜腕部标本(成年男性4例、女性1例)腕背动脉弓与掌背动脉的关系;收集因外伤后手指近节指骨骨坏死13例13指,其中合并慢性骨髓炎3例(3指).本组骨缺损位于示指2指,中指3指,环指8指,骨缺损1.2 cm×0.5 cm×0.8 cm~3.0 cm×0.8 cm×0.8 cm;损伤到骨瓣移位治疗之间的平均时间为135(95~201)d.掌骨瓣以第2掌背动脉为蒂5指,以第3掌背动脉为蒂8指,切取掌骨瓣1.1 cm×0.6 cm×0.5 cm~3.1 cm×0.9 cm×0.7 cm,动脉蒂3.5~4.7 cm,平均4.0 cm;4指行近侧指骨间关节融合.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手指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程度.结果解剖观察到腕背部的腕中动脉弓和腕远动脉弓之间有交通动脉,与腕远动脉弓形成一个"Y"形结构.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8~52个月,平均47个月,所有患者骨愈合,平均时间为12(8~20)周,未见骨吸收;骨瓣移植的手指术前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48°(5°~87°),术后平均为58°(17°~88°).近侧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术前平均为15°(0°~38°),术后平均为25°(0°~54°).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受区(0~4.0 cm,平均2.0 cm)和供区(0~3.0 cm,平均1.0 cm)仅报告轻微疼痛.结论切取掌背动脉骨瓣应熟悉骨瓣周围的解剖结构.采用带蒂逆行掌背动脉骨瓣治疗近节指骨坏死骨缺损,可提供充分的血供,有利于骨愈合.
杨晓亮邵新中张旭许娅莉
关键词:掌骨
应用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成人末节指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介绍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成人末节指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手指末节指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固定35例,克氏针固定43例,术后从疼痛、手指畸形、骨折愈合率、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两组患者在临床愈合优良率、手指非疼痛愈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指外形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2、3个月的TAM功能评价的优良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空心螺钉治疗末节指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以推广应用。
张万喜于亚东杨晓亮崔海斌付许伟
关键词:指骨骨折内固定
改良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效果及对凝血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改良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效果及对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复杂性断指再植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使用肝素钠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病人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病人均进行10d的抗凝血治疗。比较两组病人间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后两组病人间临床断指成活率和术后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P=0.556;χ~2=1.051,P=0.305)。抗凝血治疗后两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在术后第3天均有所延长,且观察组病人的APTT、PT[(39.78±2.56)s,(24.54±0.82)s]高于对照组[(36.18±2.17)s,(19.32±1.1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4,P<0.001;t=23.556,P<0.001)。而术后第10天,两组病人的APTT、PT水平明显恢复,对照组病人的APTT、PT[(34.49±2.76)s,(22.29±2.46)s]高于观察组[(30.76±2.91)s,(17.23±2.14)s](t=7.005,P<0.001;t=9.815,P<0.001)。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效果良好,对病人的APTT、PT影响较小,有效避免病人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复方丹参滴丸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肝素钠的替代药物,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抗凝血治疗。
杨晓亮于晓飞刘宁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肝素钠凝血功能血管危象
腕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对2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采用Cooney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掌倾角平均为11.9°,尺偏角为20.1°.按照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22例,良2例,可1例.术后腕关节功能按Cooney评分:优2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腕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等优点.
王立邵新中张哲敏许娅莉吕莉杨晓亮
关键词:关节镜外固定器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手是人类的劳动器官,常因外力作用而损伤,致手运动功能障碍。手部关节内骨折在工作生活中损伤较为常见,对于没有明显错位或手法复位位置尚可的骨折外固定治疗对患肢治疗远期效果较好[1]。但对于骨折复位效果差,或骨折处复位尚可,稳定性较差,外固定困难的手部关节内骨折来说,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2,3]。本研究探讨我院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
韩超邵新中赵书明刘旭辉杨晓亮王丰宇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指骨经皮穿针
骨折复位器与手法牵引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器复位和手法牵引复位对弹性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儿童股骨骨折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骨折复位器组(应用骨折复位器复位,25例)和手法牵引组(应用手法牵引复位,24例),均采用钛弹性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闭合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失血量等变化,并评价患儿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复位器组25例中24例(96.0%)闭合复位成功,手法牵引组24例中13例(54.2%)闭合复位成功,两组闭合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器组手术时间(41.8±6.5)min、透视时间(21.1±5.8)s和出血量(12.2±7.2)ml,均少于手法牵引组的(49.7±8.4)min、(26.3±6.4)s和(23.0±13.9)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器组25例股骨骨折评分优23例、良2例,手法牵引组24例优22例、良2例,两组优良率均为100%。结论对于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儿童股骨骨折,骨折复位器较手法牵引复位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刘玉昌苏云山杨晓亮罗军忠韩久卉李亚洲
关键词:股骨骨折牵引术髓内钉外固定器
第一跖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拇趾皮肤缺损被引量:2
2008年
龚志鑫高彦华韩金豹许娅莉杨晓亮王立胡春鹤
关键词:皮肤缺损逆行修复动脉皮瓣拇趾平均年龄致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