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艳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阴赪宏

- 作品数:551被引量:2,627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广州管圆线虫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脓毒症 急性胰腺炎
- 王国兴

- 作品数:171被引量:1,297H指数:1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急诊 脓毒症大鼠 疑难病例 心肌损伤
- 肖红丽

- 作品数:63被引量:5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胰腺炎 心肌损伤 脓毒症
- 刘颖

- 作品数:79被引量:4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分析 耐药性 产气荚膜梭菌 抗菌药物 烧伤
- 张会英

- 作品数:101被引量:56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型胶原 强直性脊柱炎 烧伤 C反应蛋白
- 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进展
- 急诊室就诊病人繁多、拥挤是普遍现象,其中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常常被延误治疗。医师延误对病情的评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不良结局的出现。腹痛占急诊就诊的6.8%,是急诊患者的最常见临床症状,其诊断繁多,包括良性疾病和危险...
- 肖红丽王艳王宇阴赪宏
- 文献传递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免疫介导性肝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但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CI引起的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在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等方面均与经典药物性肝损伤不同。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ICI阻断了负向免疫调节的关键节点,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或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在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作用下失去对肝脏的免疫耐受而发生肝损伤。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可分为免疫介导性肝炎和免疫介导性胆管炎。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及胆管的损伤,多有中央静脉内皮炎,可有肉芽肿性病变。诊断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后应根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选择治疗方案,多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 王艳赵新颜贾继东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
-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设计并应用了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单,经过12个月的临床应用,有利于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的疼痛管理的开展,简洁、方便,适用于日常的临床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孙胜男张春玲王艳黄雷
- 关键词:创伤骨科
- 文献传递
- E3泛素连接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本文通过研究E3泛素连接酶在与TGF-β1信号通路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探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良恶性肿瘤、炎症、创伤、器官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病机制。
- 刘瑞霞齐海宇王婧王艳阴赪宏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信号转导泛素连接酶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7株侵袭性非伤寒沙门菌(iNTS)基因组和毒力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侵袭性非伤寒沙门菌(iNTS)的基因组和毒力特征。方法针对收集的7株iNTS菌株开展全基因组测序,通过与相关数据库进行比对检索,对菌株的血清型和基因组信息以及毒力因子进行鉴定、注释和分析。结果 7株iNTS菌株中有6株单相菌,包括1株鼠伤寒血清型、2株I 4,[5],12∶i∶-(ST34型)、2株肠炎血清型、1株科瓦利斯血清型和1株未知血清型I 4,[5],12∶d∶-(ST279型)。基因组组分未发现较一致规律,不同血清型菌株间差别大于同种血清型不同来源菌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之间毒力因子分布差异较明显,尚未发现iNTS菌株共有的毒力因子分布特征,荚膜/免疫逃逸、毒素、周生鞭毛、肠菌素Salmochelin可能与菌株高侵袭性相关。所有测试菌株均含有Ⅲ型和VI型分泌系统,且科瓦利斯沙门菌和I 4,[5],12∶d∶-沙门菌的Ⅲ型和VI型分泌系统蛋白数量分别高于其他菌株。分泌系统效应蛋白SseI在部分沙门菌基因组中可能存在与侵袭性增强相关的假基因化。结论暂未在毒力基因水平观察到与iNTS菌株高侵袭性相关的共性致病机制,仍需从功能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确定iNTS发生和传播的遗传基础。
- 胡豫杰王伟许学斌王艳崔鑫楠徐进李凤琴
- 关键词:血清型毒力因子基因组
- 以门静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以门静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特征、肝脏组织学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以门静脉高压症就诊,最终诊断为MPN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肝脏病理特征、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共纳入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脾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8例患者有门静脉血栓。所有患者肝功能及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6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均未见肝脏纤维间隔及假小叶形成,2例可见肝脏髓外造血现象。所有患者均行骨髓活检及基因检测,6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基因检测结果显示,JAK-2V617F基因突变7例,CALR基因突变2例。结论MPN是门静脉高压的少见病因之一,临床可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大,甚至巨脾,但无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等脾功能亢进表现。JAK-2V617F和CALR基因检测可提高MPN的诊断率。
- 冯丽娟王艳王民张冠华何福亮赵新颜王宇
-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骨髓增殖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
- 发热患者传染性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 目的筛选发热患者传染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传染性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 warning infectiosity score,EWIS)。方法收集758例急性发热患者(传染性病例402例,非传染性病例356例)临...
- 肖红丽齐海宇王婧李小丽马素霞刁宗礼郑晓燕孙芳芳王艳阴赪宏
- 文献传递
- 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标志分子
- 本发明涉及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标志分子,所述标志分子包括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
- 王艳余和芬黄蔚高天杨
- 文献传递
- 与胃癌预后相关的标志分子
- 本发明涉及与胃癌预后相关的标志分子,所述标志分子包括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
- 王艳余和芬黄蔚霍苗苗
- 文献传递
- 成人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MP)急性感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广外医院、空军总医院收治的452例CAP患者。于初诊时取患者静脉血和咽拭子标本,联合应用双份血清抗体滴度以及MP-DNA巢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以确诊成人MP感染患者,并鉴别急性感染、既往感染、病原携带者及非MP感染者。分析非MP感染者与MP急性感染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及胸部影像学结果,总结MP急性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结果452例CAP患者中,MP感染患者288例(占63.7%),非MP感染者164例(占36.3%);MP感染患者中急性感染者56例(占12.4%),既往感染者10例(占2.2%),病原携带者222例(占49.1%),说明成人容易携带MP。MP急性感染与非MP感染患者性别、年龄、体温升高程度、发热时间、咳痰、气促、肺部哕音、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夏季、秋季MP急性感染率(分别为43.9%和43.5%)较春季、冬季(分别为13.3%和12.3%)多见。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MP急性感染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eTnT)水平增高患者比例较非MP感染组明显增多(30.4%比9.8%,P〈0.01),说明MP急性感染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损伤;而两组其他血常规、电解质、血糖以及心、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部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与非MP感染患者比较,MP急性感染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双肺弥漫病变(57.1%比37.2%)和纵隔淋巴结肿大(60.7%比37.8%)为主,其病变较少发生在右肺中叶(12.5%比3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尸〈0.01);而两组肺部磨玻璃影、肺叶和肺段实变
- 宋莉红肖红丽辛德莉崔立建刘晓亚王艳刘春灵阴桢宏
- 关键词: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