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瑾
-

-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
相关作者
- 贡桔

- 作品数:68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CT引导 介入治疗 胆道 射频消融 胰腺癌
- 王忠敏

- 作品数:173被引量:9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CT引导 介入治疗 胰腺癌 射频消融 MRI
- 陆健

- 作品数:81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CT引导 脊柱转移瘤 胰腺癌 CT 组织间
- 夏宁

- 作品数:28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胆道 CT引导 胆道支架 恶性胆道梗阻 肝门部胆管癌
- 张丽云

- 作品数:41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CT引导 脊柱转移瘤 CT引导下经皮穿刺 介入治疗 射频消融
- 胆道内照射支架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临床研究
- 目的 评估携带碘-125粒子的胆道内照射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3例因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分别穿刺左右侧胆道分支,于肝门部狭窄处置入碘-125粒子胆道内照射支...
- 贡桔陈志瑾夏宁郑云峰孙锦跃
-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前后CEA、CYFRA21-1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 ^(125)I粒子植入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对2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NSCLC患者施行CT引导下植入 ^(125)I放射性粒子,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后随访1~37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0%、30.8%、6.2%。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5.5个月,1年、2年的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0%、20.3%。 ^(125)I粒子植入后1、3个月,患者血清中CEA和CYFRA21-1水平与植入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CEA降低组死亡率53.9%,升高组死亡率86.7%(P=0.055);治疗后CYFRA21-1降低组死亡率36.4%,升高组死亡率94.1%(P=0.001)。结论 CT引导下植入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进展期NSCLC,临床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且能有效降低CEA和CYFRA21-1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监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 陆健刘琳陈志瑾王忠敏程英升贡桔夏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T引导肿瘤标志物
- 胆道内照射支架应用老年恶性胆道梗阻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利用携带^(125)I放射性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应用于老年患者胆管癌所致胆道梗阻,评估该临床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例年龄中位数为72岁(60~82岁)因胆管细胞癌引起胆道梗阻病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的方法,分别穿刺胆道二级分支,于胆道梗阻处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胆道支架,术后留置胆道引流管3~5 d,经造影确认支架通畅后予以拔除引流管,封闭穿刺道。记录患者介入术前后肝功能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介入术后所有患者均经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支架通畅,总胆红素较术前下降(<0.05),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5.5~22.0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胆道支架在胆道恶性梗阻临床治疗方面能有效的达到引流胆汁退黄和近距离照射胆道肿瘤作用,对老年患者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 贡桔夏宁陈志瑾郑云峰孙锦跃王忠敏
-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胆道支架近距离照射
- 肿瘤辐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应用
- 王忠敏陈克敏刘芬菊丁晓毅吴志远陆健贡桔黄蔚张丽云陈志瑾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肿瘤辐射生物学效应和放射治疗领域。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部分癌症如胰腺癌、肺癌等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多己失去手术机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是有效的替代疗法之一,国内1...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治疗
- 红色荧光蛋白转染BxPC3胰腺癌细胞及体外荧光成像
- 夏宁贡桔陈志瑾王忠敏
- 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穿刺方法。方法接受PVP治疗的181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07个椎体进入研究。治疗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进行,经单侧椎弓根斜向进入椎体中央前1/3,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椎体完成PVP,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有效率95.58%。结论CT、C臂机联合导引下PVP安全、有效。
- 陈志瑾童国海孙长惠岑建平陆健
- 关键词:C臂机椎体成形术
-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前后CEA、CYFRA21-1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估
-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125I粒子植入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
- 陆健陈志瑾刘琳王忠敏
- CT、“C”臂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内电热治疗(IDET)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 0例4 1个椎间盘行CT和“C”臂X光透视引导下IDET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回顾性分析。采用WHO疼痛缓解标准[6 ] ,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轻微缓解(MR)和无缓解(NR)。结果 39个椎间盘穿刺成功并做IDET治疗。椎间盘电热治疗后即刻有轻微缓解31例(31 / 38) ,无缓解7例(7 /38)。术后随访在1~7d内的有效率为5 5 %,7d~1个月内的有效率为34%,术后1~3个月随访有效率为76 %,术后3~6月随访总体有效率达87%。2例L5~S1椎间盘突出因穿刺失败而未行治疗。结论 IDET适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破裂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疗效和疼痛缓解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
- 陈玮童国海黄蔚陈志瑾张振庆岑建平伍超贤陈克敏
- 关键词:CT疗效分析椎间盘源性腰腿痛
- 建立犬肺癌模型及制作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细胞悬液法及组织块法犬肺移植的成瘤情况。方法选取纯种比格犬20只,分为组织块组及细胞悬液组,每组各10只,于CT引导下分别行CTVT肿瘤细胞悬液及组织块肺内种植。结果细胞悬液组10只犬中7只犬最终肺内成瘤,第10周时16个接种点中最终10个成瘤,成瘤率为62.50%。组织块组10只犬13个接种点最终全部肺内成瘤,成瘤率为100%。细胞悬液组与组织块组成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5)。组织块组实验犬的一般情况较细胞悬液组好,未出现明显恶液质。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并发症。结论建立犬肺癌模型时,相比于细胞悬液法,组织块接种法成功率更高,且成瘤犬状态较好。
- 贡桔张丽云陈志瑾夏宁王忠敏
- 关键词:动物模型肺肿瘤
- ^(125)I粒子照射与^(60)Co放射治疗对肺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和^(60)Co照射两种不同照射方式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H1299及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分别行^(125)I粒子和^(60)Co照射。^(125)I粒子组和^(60)Co照射组的照射剂量分别为2、4、6、8Gy,将不进行照射的细胞设定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细胞存活分数、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照射组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降低。在照射剂量为4、6、8Gy时,A549细胞表达较明显的G1期阻滞,H1299和BEAS-2B表达较明显的G2/M期阻滞。同时在照射剂量为4、6、8Gy时,两种照射方式均能导致肺腺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在照射剂量为4、8Gy时,两种照射方式都能显著上调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与^(60)Co照射组相比,^(125)I粒子组的A549、H1299细胞有更低的细胞存活分数、更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效应及更高的细胞凋亡率,且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节效应更明显。对于BEAS-2B细胞株,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基本未发生改变。结论 ^(125)I粒子照射和^(60)Co照射均有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125)I粒子照射作用更明显。A549细胞较H1299细胞对放射治疗敏感性高。Bcl-2/Bax蛋白比的失衡和Caspase-3、PARP蛋白的激活在^(125)I粒子照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陆健陈志瑾刘琳王忠敏陈克敏程英升
-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