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玲
作品数: 40被引量:302H指数:9
  • 所属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郭大梅
作品数:75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中尺度分析 湿位涡 急流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段桂兰
作品数:27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区域性暴雨 洪涝灾害 连阴雨 渭河流域 大降水
方建刚
作品数:98被引量:798H指数:16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降水 气候特征 连阴雨 环流形势
白爱娟
作品数:104被引量:1,099H指数:21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降水 青藏高原 大气环流 气温 环流形势
许新田
作品数:38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中尺度分析 强对流 环境场 急流 暴雨
湿位涡在陕西一次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陶建玲郭大梅许新田梁生俊
关键词:强对流湿位涡云顶亮温
秦岭邻近地区一次秋季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
利用美国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M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Reanalysis)资料,对2005年10月1~2日秦岭山脉及其邻近地区连阴雨中的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500hPa环流形...
方建刚侯建忠陶建玲郭大梅
关键词:低空急流天气动力学暴雨天气
文献传递
渭河流域两次秋季连阴雨天气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2003年和2005年渭河流域两次秋季连阴雨天气对比分析,为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定依据。对大降水落区及阴雨发生时的高低空形势等分析后得出:两次过程降雨落区、持续时间、降雨雨强不同,但在高空形势场、副高位置及远距离台风间接影响等方面却有相似之处。
段桂兰陶建玲郭大梅
关键词:渭河流域连阴雨
秦岭邻近地区夏季一次连阴雨的成因分析
2004年
对 2 0 0 3 - 0 8- 0 8— 1 5秦岭地区连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成因分析表明 :乌山长波脊稳定 ,巴尔喀什湖低槽不断分裂冷空气东移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脊线位于 2 5~ 2 7°N,是形成了秦岭地区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主要特征 ;而 2 0 0 h Pa西风急流在 40°N附近加强稳定时 ,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和西南风切变线的维持 ,形成了有利于秦岭地区阴雨天气产生和维持的低层辐合。
方建刚陶建玲白爱娟高炬
关键词:连阴雨大气环流西风急流
一次连续性强降雹天气过程分析
对2005年8月3~4日关中西北部一次连续性冰雹天气的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主要的影响系统是西北气流中的高空冷温度槽,低层大气能量不断积累,地面持续存在的露点锋(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了这次环流;...
陶建玲许新田段桂兰
关键词:冰雹不稳定层结
文献传递
陕西强连阴雨天气的综合分析
利用T213客观分析资料,对陕西2003年8月24~9月7日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表明,连阴雨发生在欧亚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稳定使东亚中纬度纬向环流得以长时间维持。偏北、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
方建刚张弘白爱娟陶建玲
关键词:连阴雨环流结构
文献传递
陕西强连阴雨天气个例的综合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利用T213客观分析资料,对陕西2003年8月24日~9月7日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表明,连阴雨发生在欧亚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稳定使东亚中纬度纬向环流得以长时间维持。偏北、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仅使冷空气受阻于秦岭山脉附近,同时其外围的偏南气流也为雨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崩溃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移南退则预示着持续的降水天气的结束。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阴雨期间秦岭邻近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连阴雨期间水汽的输送主要在对流层底部。热力学条件分析显示连阴雨期间河套始终为高潜热能区和位势不稳定区,偏南气流对热量的输送与高潜热能的维持有密切的关系,而低层偏东气流的加强促使了潜热能的释放,并导致了秦巴山区强降水天气的产生。
方建刚张弘白爱娟陶建玲
关键词:连阴雨环流结构
9608号台风与陕西大降水分析
1997年
从能量舌和稳定度对台风的发展及暴雨落区的关系与9608号台风对陕西“二华夹槽”地区的暴雨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用700hPa实测风场及分析,阐述了东南急流和北纬35°附近的东风对“二华夹槽”出现暴雨所起到的水汽输送和阻挡水汽北上的作用;通过对二华附近的地形分析,认为,地形对这次台风暴雨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狭管效应及地形抬升作用对台风暴雨起到增大雨强以及延长降水时间的作用。
王淑巧段桂兰陶建玲周笑美杨文敏
关键词:台风暴雨稳定度地形
秦岭邻近地区夏季一次连阴雨的成因分析
秦岭山脉作为我国地理气候的分界线。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偏南气流或来自极地偏北气流的天然屏障,对夏季来自海洋的偏南暖湿气流和冬季来自极地偏北的于冷气流均有阻挡作用。从而形成了秦岭及其邻近地区的特有气候特征。一年中降水量随季节变...
方建刚陶建玲白爱娟高炬
关键词:连阴雨大气环流西风急流
文献传递
2002年6月8日陕西暴雨高低空急流特征及地面中尺度系统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运用高空常规气象资料,通过对2002-06-08—09陕西大范围暴雨、局地大暴雨的高低空急流配置及地面系统演变分析,认为: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侧和高空反气旋环流第一象限内,有高层辐散叠加在低层辐合的上方,易于形成强上升运动,为这次大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是对流维持、持续的重要机制;在有利的环境背景和一定的触发条件下,地面上存在着中尺度系统,中尺度系统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组织者。
许新田郭大梅陶建玲宁志谦刘国生吴小林
关键词:暴雨急流反气旋环流切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