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强
作品数: 17被引量:170H指数:7
  • 所属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李永强
作品数:61被引量:413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应急 宁洱6.4级地震 GIS 宁洱地震
曹刻
作品数:26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云南地震 地震应急 宁洱地震 宁洱6.4级地震
赵恒
作品数:24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应急 地震 宁洱地震 宁洱6.4级地震 多重PCR
曹彦波
作品数:79被引量:412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应急 云南地震 地震现场 M
白仙富
作品数:46被引量:229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滑坡 地震滑坡 地震应急 灾情信息
云南相似大震人员伤亡差异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1976年云南龙陵、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相近,地震类型相近(双主震),极震区烈度相同,灾区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似,但人员伤亡相差10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云南两次相似大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差异因素:预警型前震(或临震预报发布)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因素;高烈度区(Ⅸ)面积大小是影响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因素。特定环境条件下次生灾害(震后火灾)对死亡人数有影响;集体行为的偶然因素对死亡人数也有影响。
李永强杨杰英曹刻龚强
关键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次生灾害澜沧-耿马地震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被引量:34
2010年
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上报、关键信息特征的识别和为辅助决策提供客观现实依据。按照信息内容的本质属性,依据发生什么事件、产生什么影响、对产生的影响有何响应,针对响应有什么成效这样的思路将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为地震震情信息、灾情信息、应急处置信息、处置效益信息4个大类。在对信息字段进行定义时,考虑了信息来源,将信息本质属性与信息源进行有机结合。分类成果可以应用于地震行业应急处置和各级政府应急处置的信息汇集、分析、处理,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参与灾情速报。由于灾难事件的应急处置具有相似性,本研究的成果适当修改后也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应急处置工作。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戴雨芡曹刻曹彦波赵恒龚强
关键词:地震应急信息分类
云南普洱地区中学生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点的初步研究--以2007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为例被引量:35
2009年
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发生4个月后,以该次地震不同烈度区内的4所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当地中学生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以下初步结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地震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地震烈度越高的地区,学生目前对地震灾害知识的认知程度越高,对问卷中震时和震后表现的回答越积极、合理。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和响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只在灾时自救互救行为方面较为明显。学生的认知程度与其响应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即认知程度好则响应行为更加积极、合理。媒体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当地学生认知地震灾害及学习基本减灾技能的两大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对该地区中学生进行针对性减灾教育的建议。
王若嘉苏桂武张书维龚强吴琼陈征山
关键词:地震灾害中学生宁洱地震
基于GIS的地震“数字村庄”被引量:2
2007年
阐述了地震“数字村庄”在地震工作中的意义。讨论了云南“数字村庄”的数据采集、字段设置、属性数据的输入,分析了数字村庄模型的假设及其合理性。分析表明,地震震级越大,该假设的准确性就越高。同时,用现有的数字村庄所含的数据,详细叙述了它的查询检索、地理分析作用。最后,假设在小江断裂上发生一次7.5级大地震,利用地震“数字村庄”可视化计算方法计算了各烈度区的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总户数及其四类房屋的面积。
龚强李永强王景来曹刻杨杰英赵恒曹筱璇
关键词:GIS可视化计算地震
云南地震应急卫星通讯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被引量:15
2007年
根据云南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卫星通讯技术系统的三类设计方案。实现了卫星通讯技术系统与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集成。该系统集成在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模拟应急演习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最后分析了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李永强曹刻赵恒龚强曹筱璇钱进
关键词:卫星通讯系统集成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中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研究——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灾区的实地考察和走访,结合对相关文献和救灾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宁洱镇民政行政村为典型实例,系统地阐述了该次地震灾害中农村民房恢复重建的模式,初步分析了这种恢复重建模式的关键环节、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该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齐文华吴琼苏桂武龚强马方毅王若嘉陈征山
关键词:宁洱6.4级地震地震灾害
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的多源性、复杂性、离散性、异构性特点,按照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兼容性、扩延性、唯一性等原则,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将灾情信息分为地震灾情信息、应急救援信息、救灾效益信息和地震行业信息共4大类30个子类。在分类基础上,采用树式结构和链式结构相结合的编码方法,提出一套灾情信息的编码机制,实现了灾区信息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管理。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白仙富曹刻赵恒龚强李敏
关键词:地震现场灾情信息
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系统在2007年宁洱6.4级地震中的应用及发展被引量:7
2007年
介绍了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系统的主要架构,各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及其在各种地震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模式。对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的应急通信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随着项目建设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思路的应用,对将来地震现场应急通信工作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赵恒周兰江曹刻李永强龚强曹筱璇
关键词:宁洱地震应急通信信息传输
基于GIS技术的地震应急异地疏散接受能力判断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疏散高密集人群,转移救治危重伤员是应急指挥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构建异地疏散专题模型和地震应急空间信息库,分析了伤员和灾民空间分布特点、异地疏散最佳路线和医疗机构空间分布情况。并以2007年宁洱6.4级地震为例进行了模型的模拟计算和分析,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者确定应急疏散的最优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曹彦波李永强曹刻余庆坤赵恒龚强白仙富
关键词:应急疏散GIS宁洱地震
基于GIS的数字等震线模型被引量:14
2006年
借助于GIS技术,完成了云南及其邻区175个强震的175幅(439条)等震线图的制作。把历次历史地震的等震线置于同一比例尺下,并在GIS平台上计算各等震线的长度和各烈度区的面积是一项创新。该项工作为等震线的研究、烈度衰减和等震线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在所绘制的数字等震线的基础上,对等震线的长、短轴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完成了数字等震线模型量板表,用于查阅不同震级、不同烈度等震线的长度。
李永强龚强王景来
关键词:地震等震线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