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兆会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从学术思想取向及士人境遇看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 2009年
-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汉人梳理他们对屈原与《楚辞》的接受与评价,同时又对他们评价屈原与《楚辞》的方式、方法和得失作一总体评估。认为,决定汉人对《楚辞》以何种方式接受并给予评价的主要跟他们各自的学术思想取向及人生境遇有关。汉人或以儒家经义为标准评判《离骚》,或以道家思想赞屈原人格理想,这种或儒或道或儒道兼顾的角度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的方法反映了汉人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从义理角度评价作家和作品,有其局限性。而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关注并对其持肯定态度,实际上也是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生不逢时和不被重用的悲苦。这些都使汉人在评价屈原及其《楚辞》时呈现出了不同的面相和复杂的张力。
- 包兆会
- 关键词:汉人《楚辞》
- 中国基督教图像历史进程之十三:元代房山景教十字寺
- 2019年
- 在北京房山区(原河北房山县)周口店镇三盆山南,有一个元代遗址,2006年5月25日,该遗址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北京房山十字寺遗址。北京房山十字寺遗址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有遗址,又有十字石刻,又有文献记载的景教遗址。如今遗址尚有坐北朝南寺庙地基五间,年代久远的古银杏树一棵。
- 包兆会
- 关键词:叙利亚文
- 托马斯·默顿《庄子之道》的产生过程
- 2022年
- 本文主要研究托马斯·默顿的《庄子》译本即《庄子之道》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论述了默顿在译介《庄子》之前对道家和中国文化的喜欢,这成了他译介《庄子》这本书时的文化预备,接着论述了天主教著名学者吴经熊在默顿翻译《庄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最后论述了作为文本的《庄子之道》的形成过程。
- 包兆会
- 关键词:《庄子》吴经熊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十二:李问渔被引量:1
- 2017年
- 他是晚清从事西学传播的天主教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精通英、法、拉丁语,获神哲学博士学位,为耶稣会再次来中国后首批华人晋铎者;他又号称“担任外国教会报刊主编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位近代报刊的终身主编;他著有《天演论驳义》,是中国第一位从信仰和科学角度对达尔文学说以及严复译的《天演论))的不实之处及其负面影响发出质疑并进行辩驳的人。
- 包兆会
- 关键词:文化名人信仰知识分子西学传播博士学位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二十九:王徵
- 2016年
-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陕西西安府泾阳鲁桥镇人。机械工程学家,其译绘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力学和机械工程学的书;曾担任直录广平府推官、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他也是明末清初陕西天主教第一人,留下诸多基督宗教文献,与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一起被称为晚明"四贤"。
- 包兆会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人基督宗教杨廷筠李之藻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三十四:苏雪林
- 2016年
- 她是楚辞研究专家,写有《屈赋新探》;也是文艺评论家,著有《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也是著名天主教作家,曾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著有小说集《棘心》、《天马集》,散文集《绿天》、《屠龙集》等,各类作品共计五十余部一千多万字。她就是苏雪林(1897—1999)。
- 包兆会
- 关键词:苏雪林文化名人信仰女性作家文艺评论家楚辞研究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吴贻芳
- 2014年
- 她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中唯一的女性,中国参加联合国制宪大会的唯一女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首位女代表;她也是中国基督教大学第一位女校长,曾担任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会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她,就是吴贻芳。
- 包兆会
- 关键词:文化名人《联合国宪章》基督教女青年会信仰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十七:陈垣
- 2015年
-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他曾主编《震旦日报》、《鸡鸣录》。他是一位基督徒,研究编写了中国基督教史,著有《元也里可温考》等作品。
- 包兆会
- 关键词:历史学家文化名人信仰基督教史基督徒
- 论汉赋、汉画像艺术成像方式的相似性被引量:3
- 2011年
- 无论从像是否对现实直接生成角度还是从像的内容角度,汉赋与汉画像在以这两者划分像的构成类型上都存在相似性;虽然汉赋"巨丽"的造型风格和汉画像具有写意性的日常温情的造型风格十分不同,但它们区别中存在着联系:两种异质媒介艺术都开始意识到各自的审美性,并在图像造型风格上带有很浓的装饰性成分;汉赋与汉画像都是以平面化和繁密型的方式展开像。正是汉人以关注自我享受为基础的宇宙大观精神对汉赋、汉画像创作的影响,使两者在像的构成类型、造型风格及展现方式方面表现出相似性。
- 包兆会
- 关键词:汉赋汉画像
-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七:吴渔山
- 2014年
- 吴历(1632-1718),江苏常熟人,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清初著名画家、诗人.生逢易代变乱之际,为守遗民志节,终生不仕.幼年父逝,家贫,1 5岁就跟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学习丹青,以卖画为生.30岁其母逝,不久其妻也丧,益觉人生无常,加上对时局失望,开始寻求解脱之道,希望通过参禅和学道来减轻人生愁苦.早年学琴于陈珉,学诗于钱谦益,学儒于陈瑚,后钱谦益和陈瑚转向禅悦,吴渔山在心灵转向上与业师相合,自此,以桃溪居士自居,十余年间,喜托迹于僧寺,广结交于禅友.
- 包兆会
- 关键词:文化名人信仰著名画家钱谦益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