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晓雷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南通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通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汪晓莺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32被引量:4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慢性乙肝患者
- 季玉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5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 研究主题: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单克隆抗体 树突状细胞 内皮细胞 半乳糖基转移酶
- 段义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1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卡氏肺孢子虫 日本血吸虫 肝星状细胞 原核表达 人体寄生虫学
- 刘晓娟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3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小分子多肽 细胞生物学实验 肠上皮细胞 RNA序列 靶向
- 冯金荣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0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白念珠菌 蛋白 日本血吸虫 靶基因 基因
-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CD4+Th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粘附能力的影响
- 目的: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h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CD4+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lymphocyte,Th)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β-...
- 韩毓汪晓莺季玉红沈爱国孙晓雷胡迎青周晓荣吴琼
- 关键词:细胞粘附
- 文献传递
- 一种Z-IETD-FMK在制备用于治疗寻常型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申请公开一种Z‑IETD‑FMK在制备用于治疗寻常型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Z‑IETD‑FMK减轻小鼠痤疮模型的耳廓皮损,降低耳廓皮肤厚度,改善炎症反应,并减少C.acnes滴度,Z‑IETD‑FMK对AV具有治疗作用,...
- 刘晓娟孙晓雷孙翠莲那宇航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酶化抑制剂制滴菌素A(TSA)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组、预防性给药组、治疗性给药组、正常组.免疫后第35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足爪炎症的肿胀度,病理切片观察炎症变化,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对胶原的增殖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SA对小鼠脾细胞IFN-γ、IL-4 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IFN-γ、IL-4的含量.结果 CIA模型组关节炎评分、对CⅡ的增殖反应、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关节炎评分、对CⅡ的增殖反应低于CIA模型组;给药组IFN-γ水平低于CIA组,但IL-4水平高于CIA组.结论 TSA对CIA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Th1/Th2的失衡状态.
- 华馨卞勇华孙晓雷季玉红张洁汪晓莺周晓荣
- 关键词:IFN-ΓIL-4
- 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
- 2004年
- 孙晓雷苏丽贲志云朱轶晴
- 关键词:医学教育多媒体教学
- PKC在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IT—I)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再用TNF一仅刺激HUVECs,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1,4-GaIT—I表达变化,应用细胞荧光染色观察B-1,4-GalT—I催化的糖链的表达变化及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TNF-α刺激HUVECs引起的β-1,4-GaIT—I表达的上调,PKC激动剂能够使上调的β-1,4-GaIT—I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在HUVECs中β-1,4-GaIT—I与细胞骨架有共同定位,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和β-1,4-GaIT—I细胞内的再分布;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一单核细胞黏附能力的上调。结论:PKC可能参与调节TNF—α诱导的HUVECsβ—1,4-GaIT—I的表达,并且可能多种类型的PKC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PKC可能通过对β-1,4-GaIT—I的调节进而影响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及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
- 季玉红贲志云汪晓莺孙晓雷钱佶肖锋
- 关键词:蛋白激酶C内皮细胞TNF-Α
- HBsAg负载的慢性乙肝患者DCs诱导特异性Th1细胞分化的作用
- 目的:研究HBsAg负载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Dendritic cells,DCs)对自身Th1 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 r...
- 吴琼汪晓莺季玉红孙晓雷朱轶晴成翔
- 关键词:DC慢性乙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下调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表达对于结肠癌LoVo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LoVo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通过LSD1-shRNA质粒瞬时转染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后LoVo细胞中KSD1的表达情况,黏附试验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的同质性黏附和异质性黏附能力变化,RT-PCR检测处理后LoVo细胞TGF-β1、HES-1、VEGF-C、CD44v6、MMP7、β-catenin等分子的mRNA水平变化.多个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SD1-shRNA质粒瞬时转染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1h及2h后,细胞的同质性黏附能力均增加(F=151.52和96.47,均P<0.05),异质性黏附能力下降(F=87.54和81.50,均P<0.05);RT-PCR检测显示VEGF-C、CD44v6、MMP7和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 LSD1下调可以引起LoVo细胞黏附能力改变,过程涉及到β-catenin分子信号通路.
- 陈积贤孙晓雷张洁薛迪新陈澄亮余铭林道浙马艳林肖梁美珍蒋文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黏附
- PC-12神经元作为海分枝杆菌感染宿主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海分枝杆菌感染PC-12神经元细胞的感染潜能及其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特性。方法用海分枝杆菌感染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分化的PC-12神经元,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在PC-12神经元细胞内的定位分布,并计数细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以观察其在PC-12神经元细胞内的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海分枝杆菌感染PC-12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侵入PC-12神经元胞浆内并进行增殖。当细菌以MOI=20感染神经元细胞时,感染后24h与感染后6h相比,细菌在细胞内增殖了约25倍。同时海分枝杆菌感染后6h即可诱导促炎性分子TNF-α、IL-1β、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感染24h后TNF-α、IL-1β、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 PC-12能够作为海分枝杆菌感染的宿主细胞,并引起促炎相关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炎症反应。
- 秦永伟邵晓轶陈站臧琼梅孙杰冯金荣孙晓雷段义农
- 关键词:宿主炎症
- 一种杀伤基因突变肿瘤细胞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伤基因突变肿瘤细胞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杀伤基因突变肿瘤细胞药物至少包括重组腺病毒Adv‑Cas9<Sup>D10A</Sup>‑EGFP、Adv‑Donor‑gRNA和G...
- 孙伟范义辉冯金荣孙晓雷庄重
- 文献传递
- 基因熔解曲线谱型图技术分析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多态性
- 2013年
-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结合基因熔解曲线谱型图(gene melting curve spectratyping,GMCS)技术分析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细胞受体(TCR)β链可变区(BV)基因多态性。方法提取15例健康人和30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26个人TCRBV基因家族设计上游引物,共同的TCRβ链恒定区(BC)基因设计下游引物,荧光定量PCR扩增26个TCRBV基因家族谱系,样品谱系用荧光定量PCR中的DNA熔解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在15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TCRβ链中,同一BV位点PCR产物的熔解曲线谱型相同。但是与健康人相比,30例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CRβ链26个BV位点熔解曲线谱型存在差异,差异比率为6.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此外,26个位点中有13个位点熔解曲线谱型差异比率≥20%。结论荧光定量PCR结合GMCS技术分析TCRBV基因家族谱系情况,方法稳定、简便,能较好地监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的β链谱型。
- 张冬梅孙晓雷段义农汤伟周鸣鸣李正欣张菊张洁
-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遗传多态现象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