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炎鑫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陈博来
- 作品数:270被引量:7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孔 临床疗效 腰椎退行性疾病
- 李永津
- 作品数:101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腹针疗法 经皮内镜 临床疗效
- 苏国义
- 作品数:107被引量:3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MR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
- 林定坤
- 作品数:358被引量:1,403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根型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林涌鹏
- 作品数:55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TLIF WILTSE 经皮内镜 椎间孔
- 3D-MR在特殊类型腰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3D-MR对手术治疗特殊类型(包括游离型及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MR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根据患者的术前影像、突出部位、临床症状,以及3D-MR下神经、突出椎间盘的关系进行术前设计,制定手术方式,采用开窗、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或微创椎间孔镜突出椎间盘切除术,或结合内固定融合进行手术治疗,应用VAS及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症状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技巧。结果术后随访(12.39±6.4)个月,无失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神经功能减退等不良事件,术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比术前减少,JOA评分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比术后2周减少,JOA评分比术后2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MR能够很好地阐明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椎间盘的关系,进而在三维定位的基础上完成术前设计;三维定位毗邻关系有助于充分暴露、精细分离,减少损伤的手术步骤与技巧可以帮助术者进一步规范手术思路,突出的椎间盘的形状特点能够更好地指导术中是否存在残余;减少髓核的遗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苏国义陈博来张刚李永津杜炎鑫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6年
- 为探讨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治疗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按患者就诊顺序1∶1比例,将55例症状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其中治疗组注射参麦液,对照组注射透明质酸钠,对55例患者61例膝关节进行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的功能指数及关节液中NO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参麦液与透明质酸钠均可有效降低关节液中NO水平,改善患膝关节功能,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表明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症状性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郭玉海朱建林林定坤杜炎鑫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参麦液透明质酸钠
- Mimics虚拟手术规划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Mimics虚拟手术规划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符合研究条件的72例病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Mimics软件重建腰椎三维模型,术前在计算机上模拟L5/S1PETD穿刺置管,寻找最佳穿刺路径;对照组采用经验式穿刺方法。比较2组术中通道建立时间、镜下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通道建立时间、镜下操作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的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之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硬膜囊撕裂、血肿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Mimics虚拟手术规划有助于提高PETD的穿刺置管成功率,有效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及镜下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 陈博来李永津林涌鹏屈锡亮王羽丰杜炎鑫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内窥镜检查
-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分析
- 目的评价 USS 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病例均采用后路减压、复位、USS 椎弓根系统固定,并取自体骨植骨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果术后 JOA 评分:其中优24例;良2例;中 2例;...
- 林定坤张琥杜炎鑫陈博来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系统腰椎滑脱症
- 文献传递
- 经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侧路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两种不同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行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TF组52例采用经侧路椎间孔入路,IL组51例经后方椎板间隙入路。记录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同时记录手术时间、置管过程中透视次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3例中,获得有效随访100例,其中TF组50例,IL组50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TF组(P〈0.01)。所有患者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结论经皮内窥镜下两种入路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确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率。
- 李永津陈博来王羽丰杜炎鑫林涌鹏刘伟杰
- 关键词:经皮内窥镜经椎间孔入路经椎板间隙入路
-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电脑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出现头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头痛、眩晕属颈源性,而且大多来自上颈椎。目前临床诊断尚无法统一,有"颈椎病"、"颈性头痛"、"颈源...
- 陈海云杜炎鑫孔畅陈博来林定坤孙树椿
- 文献传递
- 腰椎三维磁共振重建技术在经皮侧路椎间孔内窥镜手术的应用
- :探讨应用腰椎三维磁共振重建在经皮侧路椎间孔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012年3月~2012年8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A组18例术前均行腰椎三维磁共振检查,B组18例行腰椎MR平扫,两...
- 李永津陈博来杜炎鑫苏国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10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11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和临床症状因素在统计学上对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是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椎间盘退变程度4个因素,其中病程和临床症状为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症状为其主要独立影响因素。
- 董杰陈博来谭志宏李永津杜炎鑫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 MAST Quadrant管道下单侧微创TLIF联合对侧经Wiltse入路置钉治疗腰椎滑脱症
- :评价MAST Quadrant管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对侧经Wiltse入路置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
- 陈博来林涌鹏杜炎鑫赵帅林定坤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 椎间孔镜术后弥漫性腹膜后血肿1例报道被引量:3
- 2018年
-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
- 张鑫温勇杜炎鑫王羽丰
- 关键词:椎间孔腹膜后血肿ENDOSCOPIC术后LUMBAR病人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