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青
作品数: 18被引量:78H指数:6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相关作者

吴铁鹰
作品数:33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肺癌 同步放化疗 吉西他滨 体部伽玛刀 疗效分析
冯燕国
作品数:18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肺癌 吉西他滨 青年军人 恶性肿瘤 吉西他滨治疗
武智刚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264医院
研究主题:放疗治疗 吉西他滨 脑转移瘤 青年军人 全脑放疗
陈静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264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取栓 青年军人 吉西他滨 局部晚期胰腺癌 取栓术
韩小龙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264医院
研究主题:青年军人 吉西他滨 局部晚期胰腺癌 军事人员 恶性肿瘤
吉西他滨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制治疗联合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胰腺癌行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对照组50例仅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立体定向放疗,总剂量4000~4500cGy,10次分割。同步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500mg/m2第1、8天。对照组给予输注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15天。结果治疗结束2个月后CT复查,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16%,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7%、17%。疾病进展时间治疗组为14个月,优于对照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1,P=0.032)。中位生存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8个月及13.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8,P=0.082)。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较单纯化疗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高;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但未能改善总生存期。
吴铁鹰张峻青刘永兰肖振中冯燕国武智刚陈静韩小龙
关键词:胰腺肿瘤立体定位技术
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临床常用的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方法,近年在外周血中发现了许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合理的选择性的应用这些肿瘤标志物可以进行某些肿瘤的早期诊断,更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帮助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预后的判定等。外周血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峻青张贺龙
关键词:肿瘤外周血标志物
青年军人恶性肿瘤5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吴铁鹰张峻青肖振中武智刚冯燕国陈静韩小龙赵埃珍
关键词:军事人员肿瘤吸烟误诊
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 52例Ⅰ期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国产旋转式体部伽玛刀治疗,治疗时用真空负压袋固定体位,CT定位扫描三维计划。照射剂量肿瘤边缘(50%剂量线)4~5 Gy/次,每周5次,肿瘤局部总剂量40~50 Gy。结果 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CR):65%(34/52),部分缓解率(PR):31%(16/52),稳定(NR):2%(1/52),总有效率98%(51/52)。52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放射反应轻,放射性肺炎Ⅰ级占7%(4/52),Ⅱ级占3%(2/52),放射性食管炎:周围型肺癌无,中心型肺癌6例(12%)。白细胞下降Ⅰ级占5%(3/52),Ⅱ级占2%(1/52)。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47/52)、79%(41/52)、69%(36/52)。生存质量中情绪功能、呼吸困难和咳嗽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食欲减退无加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放射反应轻能为患者耐受,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吴铁鹰刘永兰冯燕国张峻青
关键词:疗效比较研究体部伽玛刀
青年军人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及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认识青年军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92~2006年收治的山西地区驻军36例恶性肿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7岁。经手术及术后确诊为结肠癌13例,其中黏液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3例;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11例,其中包括腺癌8例,小细胞肺癌2例,鳞癌1例;经骨髓穿刺确诊为白血病5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1例;经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经活检、手术、膀胱镜检查确诊鼻咽癌、脑恶性胶质瘤、膀胱癌各1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4天~6个月,平均4.5个月。结论:青年军人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误诊率高、预后较差。
吴铁鹰张峻青武智刚冯燕国陈静韩小龙赵埃珍
关键词:结肠肿瘤小细胞鳞状细胞军事人员
肺癌特异性脑转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VEGF、MMP-9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分析特异性肺癌脑转移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因子表达,揭示肺癌脑转移的部分机制。方法:通过裸鼠体内多次接种部分脑转移肺癌细株PC14,筛选出特异性肺癌脑转移细胞株PC14/B,与原株、非脑转移肺癌细胞株A549比较,测定它们在细胞外基质上的黏附、迁移、侵袭活性,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比较其VEGF、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所筛选的PC14/B在细胞外基质上的黏附、迁移、侵袭活性都较PC14及A549增强(P<0.05),PC14/B表达的VEGF和MMP-9也比PC14明显增高。但PC14及A549之间并无显著区别。结论:VEGF和MMP-9提高了肺癌细胞的侵袭活性,促进脑转移的发生,但仅VEGF和MMP-9表达增高尚不足构成肺癌脑转移的全部条件。
张峻青张贺龙冯英明姬统理马楠
关键词:肿瘤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吴铁鹰王科成陈竹赵毅张峻青郭凌余敏安王江渝党学义
关键词:外科手术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6例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总剂量4000~4500cGy,10次分割)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单药化疗(500nag/m^2第1、8天)。对照组50例仅行盐酸吉西他滨单药化疗(500mg/m^2第1、8、15天)。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CT复查,治疗组及对照组缓解率分别为82%(46/56)、36%(18/50)(P〈0.05),疼痛控制率分别为67%(33/49)、15%(7/47)(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0个月,较对照组的7.5个月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8、13.2个月(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较单药化疗近期疾病控制率较高,能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吴铁鹰张峻青刘永兰肖振中武智刚冯燕国陈静韩小龙
关键词:局部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吉西他滨
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观察胸腔热灌注化疗对比胸腔置管化疗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103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热灌注化疗组65例,胸腔置管化疗组38例.观察胸腔积液控制率、胸腔积液进展时间、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与疗效的关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热灌注化疗组和置管化疗组的胸腔积液控制率分别为81.5%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34,P=0.002).两组患者的中位胸腔积液进展时间分别为3.10个月和2.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12,P=0.001).胸腔积液中VEGF低浓度患者接受胸腔热灌注化疗和腔内置管化疗后的中位胸腔积液进展时间分别为3.34个月和2.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09,P=0.002),但VEGF高浓度亚组,两种治疗方法的中位胸腔积液进展时间分别为2.85个月和2.1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29,P=0.11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乏力及血液毒性,热灌注化疗组患者乏力较置管化疗组常见(67.7%∶13.2%;x2 =28.595,P<0.001).结论 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较常规腔内置管化疗提高了胸腔积液控制率,且可延长胸腔积液进展时间,不良反应易于耐受,胸腔积液进展时间延长在胸腔积液VEGF低浓度亚组中尤为明显,VEGF可作为胸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预测因素.
张峻青王军成张改英陈静吴铁鹰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岩舒注射液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6例疗效观察
2010年
武智刚吴铁鹰张峻青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热灌注治疗岩舒注射液疗效观察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