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熙
作品数: 231被引量:559H指数:14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跃忠
作品数:179被引量:2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体 光学探头 探头 水色遥感 海冰
李彩
作品数:147被引量:25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体 散射函数 海底底质 函数 光学探头
周雯
作品数:102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体 浮游植物 海底底质 光学探头 散射函数
孙兆华
作品数:122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底热流 抛弃 水体 浮游植物 海底
许占堂
作品数:104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光学探头 水体 白板 海底底质 海冰
环管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环管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环绕化学测量用的软硬管,形成储液管或反应管。;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外形。;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
李彩杨泽明徐聪辉苟马龙曹文熙
一种水下视频摄像系统的镜头防污染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视频摄像系统的镜头防污染装置及方法。一种水下视频摄像系统的镜头防污染装置,其中,包括驱动装置、清洁刷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刷,所述驱动...
李彩杨泽明许占堂周雯曹文熙杨跃忠苟马龙
文献传递
一种大孔径的长光程样品池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孔径的长光程样品池,其包括两石英光纤、两光液耦合器、一液芯波导管及两进样水管,第一石英光纤连接到第一光液耦合器的第一接头,第一水管连接到第一光液耦合器的第二接头,第一光液耦合器第三接头连接液芯波导管的一端...
孙兆华李彩曹文熙
文献传递
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生物-光学变异性被引量:2
1998年
在海上测量期间,观测到几次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过程,每次分别持续8—18d,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约3—10倍。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光束衰减系数随叶绿素a含量升高而增大。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光束衰减系数与叶绿素a含量的时间序列有较好的相干性,其相干系数在0.6—1.0之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物-光学变异性与海洋物理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层深度及水温等物理参数的变化是导致生物-光学特性在数十天时域尺度上变化的重要因素。
曹文熙杨跃忠钟其英黄良民
关键词:水色遥感西太平洋热带
水体光吸收和衰减测量仪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光吸收衰减系数测量仪,它主要由发光单元、采样单元、探测单元和信号采集分析单元组成;发光单元为水体参数测量提供光谱丰富性能稳定的光源;采样单元主要实现水体样品的采样;探测单元实现光辐射信号的探测,该信号中...
许占堂孙兆华邹国旺周雯王桂芬李彩杨跃忠曹文熙
基于光学浮标的赤潮生消过程半分析监测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赤潮爆发时水体叶绿素a质量浓度升高,引起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光束总吸收系数等水体固有光学性质(IOP)的变化,并导致水体表观光学性质(AOP)的改变。海洋光学浮标可实现水体表观光学性质的定点连续时间序列观测,基于此发展相应的模型方法有望实现赤潮生消全过程的监测。利用一次赤潮生消过程的海洋光学浮标数据,发展了一种赤潮半分析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光学浮标数据得到的水体光谱漫衰减系数Kd(λ)和遥感反射率rrs(λ),结合经验确定的水下光场平均余弦进行水体光束总吸收系数a(λ)的半分析估算,然后再半分析反演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λ)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经检验,该方法估算a(675),aph(675)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中值相对误差分别为8.6%,34.9%和38.9%。将本方法与半分析方法(QAA)和统计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反演精度较高,所采用的经验参数大都源自辐射传输理论计算、不依赖于浮标数据且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有限。
牟冰崔廷伟曹文熙秦平郑荣儿张杰
关键词:海洋光学赤潮监测浮标
一种模块化和多适应性的微流控芯片级联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和多适应性的微流控芯片级联装置,包括主芯片和外部芯片,外部芯片包括微混合器/微分离器芯片;主芯片中设置有X个外部芯片安装位,在每一外部芯片安装位中均设置有N<Sub>1</Sub>个流体入口以及N<...
杨泽明李彩赵金成周雯许占堂刘聪郑媛宁和嘉伟范乐诗曹文熙
水下余弦集光器漫射片浸没因子测量装置
一种水下余弦集光器漫射片浸没因子测量装置,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带积分球的测量装置,把带积分球的水密外壳安装在一个可注装清水的箱体中,积分球可绕水平转动轴转动,积分球上装有分立多光谱通道,将待测的漫射片安装在进光窗口处,从而可...
钟其英曹文熙邓崇仁吴廷芳陈维钧卢桂新
文献传递
琼东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模型
2022年
海洋中光后向散射系数的变化包含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信息,可应用于卫星遥感和光学剖面观测平台获取海洋中大时空尺度-高分辨率剖面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特征。本文选取了琼东上升流影响下生物—光学变异性较为显著的海域,基于2013年航次实测数据,建立了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_(bp))与叶绿素a浓度(Chl a)间的区域性关系模型。模型假定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由不随叶绿素浓度变化的固定背景值,以及较大粒级(>2μm)和pico级(微微型,<2μm)两类浮游植物的后向散射贡献累加所得。采集的数据集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琼东海域水体的b_(bp)与Chl a间的变化趋势,性能优于常用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尤其在低叶绿素浓度范围,很好地解决幂函数显著低估的现象;琼东海域的b_(bp)和Chl a关系存在显著的水层变化,底层后向散射固定背景值显著高于上层水体背景值,表明底层受上升流的影响,水体中不随Chl a共变的颗粒物浓度增大,其后向散射相应增强;叶绿素最大层的后向散射固定背景值显著低于上层其他水体的固定背景值,后向散射固定背景值的贡献百分比约为21%~35%;随着叶绿素浓度增大,较大粒级的浮游植物对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贡献也显著增大,可达到50%以上,pico级浮游植物贡献稳定在40%附近。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琼东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光学遥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区域性模型和基础支撑数据。
周雯魏盼盼李彩李彩郑文迪邓霖赵红五一余凌晖曹文熙
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
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析方法,是原位测得海水吸收光谱后,通过分解方法提取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贡献,采用生物光学反演算法,进一步提取藻类的平均粒径和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原位、高频及高垂向分辨率的测...
周雯孙兆华邹国旺许占堂王桂芬李彩杨跃忠曹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