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成
作品数: 38被引量:251H指数:8
  • 所属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杨益明
作品数:14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多中心 武汉城市圈
钟儒刚
作品数:19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茶产业 产业结构 武汉城市圈
汤进华
作品数:46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多中心 土地利用
宋成舜
作品数:57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武汉城市圈 集约利用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评价 土地利用效益
张敏
作品数:51被引量:375H指数:17
供职机构: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 道地药材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
武汉城市圈城乡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城乡关系是以流为载体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城市与乡村区域的动态演变过程,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子;城乡关联是城市与乡村地域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区域发展具有制约性影响,探讨城乡关联度对促进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乡关联度,从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陈志
关键词:城乡关联度武汉城市圈
浅析区域性大中城市超市运营管理及社会责任——基于上海、武汉、赣州、盐城四城市超市的调查分析
2010年
本文通过分区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个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体系、服务经济功能、超市运作与经营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管理及社会责任的建议。
徐吉祥朱俊成
关键词:超市运营管理客户关系社会责任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战略分析被引量:24
2004年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提出的振兴湖北经济 ,推动湖北经济率先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武汉城市圈是在中国出现“中部凹陷”经济现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对振兴中国中部经济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为中部崛起注入了强有力的经济活力 ,是带动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和龙头。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条件 ,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 ,发展其经济的战略措施。
朱俊成
关键词:城市圈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研究
2013年
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区域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激活发展潜力的重要路径。基于现代竞争与创新理论,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系统;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创新路线图;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文化、重点工程等角度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
朱俊成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武汉城市圈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被引量:1
2016年
低碳与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利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了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提出了咸宁基于空间、政策、经济、参与与技术路径的低碳城市发展与治理路线图。
朱俊成钟儒刚张敏李玲何国松
关键词:低碳城市
多中心城市视角下的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2010年
多中心与板块经济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中部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枢纽作用。中部地区协调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群,多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影响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要实现多中心互动、共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须以城市群经济体为载体,建立多中心互动与共赢机制,实现多中心协调发展;科学规划与布局,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城乡关系,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坚持产业集中式发展,培育区域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构建广域性产学研平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发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廊道经济"。
朱俊成张敏宋成舜汤进华
关键词:多中心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2015年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大转型、大发展背景下,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支持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现代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景。基于智慧城市内涵分析与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与建设方案。
朱俊成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及圈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中国中部区域板块新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采用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利用数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加强区域经济间的联系,实现产业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陈志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武汉城市圈
基于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的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多中心城市经济族群式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与财富积累与增长中心。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经济板块间的联系与关联性越来越明显。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经济多中心化与模块化成为其重要表现载体,如何实现多中心的互动、关联与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长三角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多中心共生作为多中心间新的关联形式,有利于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利用城市经济能级、城市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与城市外向功能指数等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运行态势,并在诊断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多中心协同共生、创新发展与集群式发展、新型城市化道路等对策。
朱俊成
关键词:城市能级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协调发展长三角
“两型社会”视域下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重构与公共政策研究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状态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发展状态数据库,在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历史轨迹与适时状态诊断的基础上,利用时间与空间双序列数据及断面数据库,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多目标整合为导向,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朱俊成
关键词:公共政策武汉城市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