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庆
作品数: 49被引量:283H指数:10
  • 所属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沈玉英
作品数:75被引量:45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阿尔茨海默病 MRI 动态增强MRI
蔡庆
作品数:38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MRI 阿尔茨海默病 肺腺癌
刘晨鹭
作品数:15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肺腺癌 乳腺癌 HRCT MRI
王培军
作品数:529被引量:3,079H指数:2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阿尔茨海默病 X线计算机 肝癌
李铭华
作品数:34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学 磁共振成像 APP/PS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狂犬病毒糖蛋白修饰外泌体构建神经靶向磁共振分子探针的实验研究
2023年
目的利用狂犬病毒糖蛋白(RVG)修饰的外泌体与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构建神经靶向分子探针RVG-Exo-SPION,研究其表征及体外磁共振成像(MRI)效果。方法构建RVG-Lamp2b质粒并转染HEK293细胞,提取膜表达RVG的外泌体,电穿孔与SPION合成磁性分子探针RVG-Exo-SPION。采用免疫印迹、透射电镜分析(TEM)、纳米粒径追踪分析(NTA)及体外毒性分析(CCK-8法)方法分别对分子探针外泌体膜蛋白表达、形状、尺寸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普鲁士蓝染色和MRI联合评估Neuro-2A细胞对分子探针的摄取能力。结果双酶切法证明目的基因重组至pcDNA3.1质粒中,免疫印迹显示重组质粒被有效转染至HEK293细胞,外泌体标记蛋白CD9和CD63呈高表达。TEM显示修饰和电穿孔后的外泌体保持其正常的形状、尺寸和膜结构,外泌体电穿孔后能见到SPION的存在。NTA显示工程化的外泌体粒径分布窄,粒径分布峰值为140 nm。Neuro-2A细胞与1~100 mg/L不同浓度梯度的RVG-Exo-SPION共同孵育时,细胞的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分析显示外泌体能高效地进入细胞,线形图显示实验组荧光强度更高;普鲁士蓝染色验证了RVG-Exo-SPION对Neuro-2A细胞的靶向能力,靶向组的阳性细胞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5.6)%比(19.1±2.5)%),P<0.05];体外MRI显示灰阶值在不同铁浓度(5、10、25、50、100 mg/L)之间有明显区别,且在Fe≥25 mg/L的浓度下易于识别。结论基于RVG修饰外泌体构建的磁性分子探针RVG-Exo-SPION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神经靶向性,为进一步用于体内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张帆刘晨鹭严彩英童明敏陈双庆
关键词:外泌体狂犬病病毒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药物靶向分子探针
72例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价值和合理的诊断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内镜证实的72例麦克尔憩室患者的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资料,按不同年龄(儿童组和成人组)和症状(出血组和腹痛组)分组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各检查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分别为:异位胃黏膜显像50.00%(3/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50%(1/8),CT平扫7.14%(1/14),CT增强14.29%(1/7),CT小肠造影(CTE)57.45%(27/47),胶囊内镜(CE)16.00%(4/25),双气囊小肠镜(DBE)95.83%(46/48)。CTE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均P<0.05)。CTE对出血组的诊断率高于腹痛组(χ^2=6.27,P<0.05),但儿童组和成人组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DBE的诊断率高于CE和CTE(χ^2=36.54,16.47;P<0.01),CTE的诊断率高于CE(χ^2=8.13,P<0.01)。结论诊断率高的3种检查依次为DBE、CTE、CE,CTE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且对出血性憩室的诊断率高。宜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诊断路径。
陈颖唐永华陈双庆胡春洪
关键词:麦克尔憩室手术前期
基于T2加权MRI瘤周和瘤内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T2加权MRI瘤周和瘤内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的准确性与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中心一)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二)共189例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87例为FIGOⅠ/Ⅱ期,102例为FIGOⅢ/Ⅳ期。中心一的患者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中心二的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集。基于肿瘤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分别向外扩展2 mm、4 mm、6 mm、8 mm和10 mm以获得多重瘤周信息。从瘤内及各瘤周ROI分别提取1223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比较各瘤周外扩范围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效能,以选择最优的外扩范围构建瘤周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瘤内模型及临床模型。通过列线图将三者结合构建联合模型。将各模型应用于外部验证集,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评估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对比模型之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2 mm的外扩范围下表现最优,其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0.840。在外部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性能最佳,其具有最佳的准确度(74.2%)、特异度(80.8%)及AUC(0.837)。基于DeLong检验,联合模型显著优于瘤周模型(P=0.047)。结论基于T2加权MRI的瘤周、瘤内影像组学方法,有潜力有效预测上皮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其中联合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临床信息的模型表现最佳。该模型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状况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心怡魏明翔陈双庆
关键词:卵巢癌
多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与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的~1H-MRS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1H-MRS在多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M-a MCI)与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VCIN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M-a MCI、24例VCIND患者及20名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NC组)行多体素1H-MRS检查,以左侧海马、扣带后回、额叶白质及侧脑室体旁白质为兴趣区,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肌醇(m I)及肌酸(Cr)的峰下面积,比较三组间不同脑区NAA/Cr、Glu/Cr及m I/Cr比值的差异。结果 Ma MCI组及VCIND组左侧海马、扣带后回、额叶白质及侧脑室体旁白质区的NAA/Cr比值均较NC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M-a MCI组和VCIND组在各脑区的NAA/Cr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a MCI组扣带后回Glu/Cr比值较VCIND组与N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的Glu/Cr比值在其他脑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a MCI组在海马及扣带回的m I/Cr比值较VCIND组和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VCIND组在额叶白质区的m I/Cr比值较M-a MCI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a MCI及VCIND患者脑内m I及Glu代谢存在区域性的差异,1H-MRS是鉴别M-a MCI及VCIND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双庆蔡庆沈玉英周华赵中许传虓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方法鉴别Ⅰ型和Ⅱ型上皮源性卵巢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在术前鉴别诊断Ⅰ型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两个中心共181例EOC患者(中心一136例为训练集,中心二45例为外部验证集),其中Ⅰ型59例,Ⅱ型122例。从每例患者抑脂(FS)-T2WI、DWI及ADC图像分别提取1130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对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评价,确定了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的理想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诊断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随机森林(RF)算法是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的最优算法。联合模型在外部验证集AUC为0.912(95%CI:0.820~1.000),显著优于临床模型(AUC=0.718,95%CI:0.552~0.884,P=0.036)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810,95%CI:0.675~0.946,P=0.012)。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有潜力术前准确鉴别Ⅰ型和Ⅱ型EOC,并协助临床决策。
魏明翔丁聪严彩英柏根基陈双庆
关键词:卵巢癌磁共振成像
DR摄影参数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DR摄影中KV和滤过板的合理选择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胸片摄片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当滤过板为固定2.7mm铝当量和可变的0.1mm,0.2mm,0.3mm铜时,管电压(kv)分别从50kv开始,每增加10kv曝光一次,直至150kv。每次曝光后记录体模的入射剂量并将图像传递至PACS工作站,由质控小组成员分别对显示器上的测试卡图像仔细处理,阅读后打分,最高10分,最低0分。结果:所有测试卡图像在显示器上都能阅读。综合胸部摄片条件,以2mm铜滤过板90kv为佳。
许传虓陈双庆蔡庆
关键词:管电压滤过板
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与DR常规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与DR常规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名共计192根临床疑诊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双能量减影法摄胸部正斜位片,获得DR常规像和骨组织像,两组医师分别作出诊断,比较DR常规像、骨组织像诊断的结果。结果:DR常规像、骨组织像对肋骨凹陷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26.92%、23.08%;对裂隙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1.11%、66.67%;对错位状骨折的检出率均为100%。DR常规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76.7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3.79%,准确性85.94%;骨组织像则分别80.17%、97.37%、97.89%、76.29%和86.98%,两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有利于细小裂隙状骨折的显示;DR常规像观察凹陷状骨折与骨组织像效果相同或更好,两者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能力相当。
方义海沈玉英陈双庆朱文钟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肋骨骨折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脑白质损害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伴有白质损害(WMLs)的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伴有WMLs的AD患者、30例VD患者及30例年龄匹配健康对照者(NC)行多体素。H-MRS检查,测定受检者左侧脑室体旁白质区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l)、谷氨酸(Glu)及肌酸(Cr)的峰下面积,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NAA/Cr、ml/Cr及Glu/Cr比值的变化。结果在左侧脑室体旁白质区,1H-MRS检查显示AD组和VD组患者NAA/Cr比值分别为(1.59±0.15)及(1.53±0.12),Glu/Cr比值分别为(0.41±0.03)及(0.49±0.04),均较NC组(1.79±0.22及0.57±0.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但AD组和VD组患者之间NAA/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Glu/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ml/Cr比值为0.68±0.05,较VD组(0.57±0.04)和NC组(0.55±0.03)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组ml/Cr比值较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是鉴别AD与VD的有效方法之一,侧脑室体旁白质区Glu及mI的变化可能是伴有WMLs的AD患者区别于VD患者的特征性代谢变化。
陈双庆蔡庆沈玉英周华赵中许传虓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白质损害磁共振波谱
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参数对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半定量参数对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影像科行DCE-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65例。所有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er-2的表达,分为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两组比较对比剂流入浓度增强率(W-in)、对比剂流出浓度衰减率(W-out)、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TTP)、正向增强积分(PEI)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等半定量参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Her-2阳性的效能。结果65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er-2阳性31例,Her-2阴性34例。Her-2阳性组W-in值(1.25±0.19)、TTP值[(0.55±0.10)min]较Her-2阴性组[1.49±0.21,(0.71±0.12)min]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46;均P<0.01);Her-2阳性组W-out值(0.28±0.07)较Her-2阴性组(0.20±0.0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1)。两组间PEI值(145.12±15.81,141.54±1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Her-2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TIC类型以Ⅱ型(11例,15例)、Ⅲ型(17例,16例)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DCE-MRI半定量参数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890)明显高于W-in、W-out、TTP、PEI(AUC=0.813,0.802,0.829,0.589)单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5.24,3.08,7.34;均P<0.05)。结论DCE-MRI半定量参数对判断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孟优张帆刘晨鹭沈玉英蔡庆陈双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连续低剂量X线照射对孕鼠子代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孕期连续受低剂量X线照射对子代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回1区(CA1)锥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揭示造成影响的相关机制。方法确定受孕SD大鼠25只,抽签法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H组、M组、LI组及12组,分别接受0.09mGy/d、0.06mGy/d、0.03mGy/d、0.015mGy/d剂量的X线照射,照射18d,无间隔)及对照组(C组,接受假照射),每组5只,仔鼠分组同孕鼠。通过HE染色、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处理系统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进行观测(锥体细胞层次宽度及细胞密度变化)及胞质内细胞外信号反应激酶(ERK)1和(或)ERK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1)孕期连续受到低剂量X线照射可以促进子代海马CA1区锥体层次宽度的增加,H组、M组、L1组及L2组的锥体层次宽度(像素)分别为129.620±38.491、116.217±1.161、118.343±20.916、122.066±13.036,高于C组(89.797±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75、33.42、14.395、44.955;p值分别为0.002、0.048、0.030、0.012);但H组锥体细胞排列稀疏、松散,单位面积锥体细胞密度低于其他各组(0.1249±0.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466,P值为0.017)。(2)L1组、L2组大鼠海马CAl区ERK1和(或)ERK2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值(A值)(0.3082±0.0240、0.3125±0.0412)高于C组(0.2457-t-O.0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61、4.103,P值分别为0.044、0.035);M组及H组阳性细胞A值分别为0.2287±0.0228和0.2326±0.033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26、0.174,P值分别为0.888、0.951)。结论孕期连续受到低剂量X线照射可以促进子代海马CAl区锥体细胞发生增殖性改变,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内ERK1和(或)ERK2蛋白表达增加来实现的,达到一定剂量时�
张炜王培军姜文霞董宁欣李铭华张静江虹陈双庆高晓龙
关键词:电离SPRAGUE-DAWLEY海马锥体细胞